一路向北到漠河之四:
呼伦湖与满洲里
文/洪炳君
蜻蜓点水似的游览完阿尔山与蒙古国交界的阿尔山口岸风景区,已是上午十点。为了以后行程和安全起见,我们在离开兴安盟阿尔山地界时,于一个设在路边的乡镇卫生院核酸检测点,每人花了14元做了核酸检测,拿到了核酸卡证明。谁知,在到达阿尔山与呼伦贝尔市交界的检查站时,被拦了下来,我们出具了核酸检测卡,那个穿白大褂的中年女人和一个交警蛮横地说:“这是呼伦贝尔市地界,你们的兴安盟阿尔山核酸检测卡无效,要做呼伦贝尔的核酸检测。”看着那排队等待核酸检测的黑压压、密麻麻的人群,轮到我们核酸检测时该是猴年马月啊,我们无奈、沮丧、焦急起来。头脑灵活,见多识广的齐二国显得很平静,他微笑地和交警搭讪 :“我们按照你们的规定重新核酸检测,你看后面的汽车一辆挨着一辆,让我们把车子停在前边再去做核酸吧。”说着还给交警递上一只香烟,用火点上。交警同意我们把车子停在检查站出口的最前边。齐二国紧紧盯着那个交警的注意力。看他低头盘查别的车辆的空隙,急中生智,招呼我们马上上车,一踩油门飞出了检查站。

从阿尔山到呼伦湖将近800里,一路马不停蹄,人停车不停,以一百多迈的车速疾驰。路上经过了好几个收费站,也没有人查验我们的核酸检测卡。等我们下午五点到达呼伦湖时,我们每人手机上也收到了核酸检测阴性的电子证明。终于放下了悬着的心,可以长出一口气了。北方最大的淡水湖泊呼伦湖影影绰绰映入了我的眼帘。
呼伦湖位于满洲里的东南方,湖长93公里,湖宽41公里,面积近2400平方公里,堪比三个半固安县的面积,素有“草原明珠”之称。来时,上网查了呼伦湖旅游攻略,知道有什么“水上日出、湖天蜃楼、石桩恋马、玉滩陶浪、虎啸呼伦、象山望月、芦荡栖鸟、鸥岛听琴”八大景观。我们从景区门口买到游览门票,进入景区的所见所闻,与我想象的大相径庭,也许是新冠疫情的原因,景区冷冷清清,游人稀少,根本无从找寻那如诗如画,令人向往的八大景观。我想描绘那么美丽八大景观的只是吸人眼球的广告语而已。还好,我们只有信马由缰地观赏呼伦湖风光了。
望不到尽头的呼伦湖,烟波浩渺,湖水清澈见底,绿的如晶莹剔透的翡翠。夕阳正好,无数道金色的光线射向了呼伦湖,湖边那随风摇曳的芦苇,在夕阳映照下通体金色。闪闪烁烁的湖面,也像是撒上了一层散碎的金子。那一群群游弋的水鸭、天鹅撅起尾巴,把头探进水里,是在尽情地啄食散碎的金子,还是啄食美味的鱼虾?再看岸边那些头戴斗笠的垂钓者,纷纷把那长长的鱼竿和饵线伸进水中,静待鱼儿上的钩来。看垂钓者脚下那红色的塑料桶里活蹦乱跳的鲤鱼、鲫鱼和鲶鱼,就知道湖里的鱼儿甚多,垂钓者的收获颇丰了。
我们坐在湖边万字长廊里的小木桌旁合影留念,我们逡巡湖边,不禁像儿时那样捡起脚下的鹅卵石,用尽全力抛向水面,被石子溅起的一圈圈涟漪向远处散去。我们停在了岸边茂密的草地上一尊奔跑着的梅花鹿汉白玉雕塑旁。关于骑白鹿民间有很多美丽的传说,于是我也骑在白鹿背上手握鹿角,开开心心地做起了一回“仙人骑白鹿”。
走马观花呼伦湖之后,我们把导航直接定位在了满洲里市政府。行政级别只是县级的满洲里市委、市政府的办公场所是刚刚竣工的,还没有彻底投入使用。
办公大楼如同黑灰色城堡和宫殿,奢华气派,完全欧式风格。它远离闹市区,紧邻崭新宽阔的街道,绿树、花坛包裹着它,俨然满洲里的打卡之地。
等到我们来到最繁华的满洲里闹市区,已是万家灯火。满洲里地处中蒙俄三国交汇处,形成规模始于清代,1901年建设东青铁路,在这里修建了进入中国的第一座火车站,才使这死寂的地方活跃了起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蒙俄人员的相互往来,更凸显了这里边境贸易的重要作用,于是才有了“亚洲之窗”的美誉。
满洲里处处充满异域风情,边贸活动异常活跃,极具旅游特色。街道宽阔,华灯林立,林林总总的建筑全是白色、黄色哥特式风格。每座楼宇、每个门脸装饰的别具一格,各种造型的无数盏霓虹灯、射灯、彩灯,把刚刚降临的夜色演绎的如同白昼,刹那间让这座城市变成了七彩的童话世界。难怪满洲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天堂下有苏杭,满洲里的灯火最辉煌”。
满洲里的街上门店有两多:一多是俄罗斯商品专卖店,诸如俄罗斯的望远镜、套娃、伏特加、披肩、巧克力、香肠,应有尽有。另一多就是当地山货专卖店,什么大兴安岭的木耳、蘑菇、黄花菜、榛子、蓝莓处处皆是。门店里外人头攒动,摩肩接踵,每个人的手里都拎着鼓鼓囊囊的手提袋,脸上透着收获的喜悦。
我们顾不上旅途劳顿,饥肠辘辘,也加入了采买大军的行列,大家都带着家人和朋友的期盼,买到了自己称心如意的商品。
第二天早上,我们匆匆游览了满洲里中蒙俄边境风景区,沿途看了看满洲里的地标俄罗斯套娃广场,就开始了继续北上的旅程。(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