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穿越古镇,叹一湾岭南风情》
文:陈慧飞
壬寅年7月23日,我们一家五口有幸中签【科普广州】沙湾古镇一日科普游自由行。
那日风和日丽,从顺德自驾来到沙湾古镇,正是早上八九点的太阳温暖着这座我们常来常往,却极少走进它心脏部位的地方。

沙湾古镇因位于古海湾半月形的沙滩之畔而得名。东望东莞深圳,南邻中山珠海,西连顺德南海,四路交通便利。自古以打鱼为生的沙湾人,至今依然保持着蓬门荜户,舷舵扶靠的渔村风格。
古镇外面的门楣并不吸引游客,从文化中心大街“沙湾民俗文化博览馆”参观出来再步入东城大道,来到广场上有棵千年古榕的音乐庭院,可逐一游览成群的明清古建:留耕堂、聚福楼、三稔厅和青萝会馆。
从南宋1233年,何、王、黎、李、赵等各姓先后在广州番禺区沙湾定居、生息繁衍,并通过历代的辛勤劳动和创造,使这里成为一个以“耕读文化”而称著数百年的富裕名乡。到2017年,沙湾镇被认定为“中国特色小镇”,其4座古建与39条古街巷一直完整地保存着南粤古村落传统的梳式布局,被誉为岭南民间建筑艺术的博物馆。
随导游姗姗步入“沙湾广东音乐馆”,扉门对开,青墙黛瓦,砖雕古朴,如入古院。馆内青色悠然,曲艺清音绕梁。古老的琵琶、高胡、竹笛、扬琴、椰胡代表了何氏音乐的“五架头”。沙湾是广东音乐的发源地之一,沙湾广东音乐“何氏三杰”:何柳堂(1872-1933)、何与年(1881-1962)、何少霞(1894-1942)更是声名远播。除继承了前人粤剧、戏曲音乐特色,还吸收了西洋音乐的养分,《雨打芭蕉》、《赛龙夺锦》等不仅音色华丽,旋律优美,一曲抒情,更有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之余音。

穿过幽幽古巷,来到“何炳林院士纪念馆”,青墙金檐烫金匾格外吸引游人眼球。虽庭院深深,迎面而立的是何院士半身铜像(1918-2007),故人虽去,院内那份浸染岁月的沉香依然尚在。素有“科学救国,家风典范”的何院士不仅在科研领域取得累累硕果,在家庭教育和子女培养上也卓有成效。何炳林院士全家共有13人,获得博士学位的有4人,获得硕士学位的有3人。梓里清芬堂柱上的对联:“炳炳丹心为国防技术花开满树,悠悠赤子于民用科研果结成林”。厅中悬匾“垂范青萝”可谓实至名归,无不展示出对这位中国离子交换树脂之父的敬仰之情。

庭院踏步,影屏幕嶂,仿佛星移斗转。我们从现代走向古镇的留耕堂。留耕堂始建于1275年,为明天顺七年(1463年)诰授“亚中大夫”--何善承何氏宗族始祖祠,兴于明嘉靖元年(1522年)钦命“桂林府知府”--何炯恭,重修于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呈南北长条形,前有池塘、大天街、牌坊和钓鱼台等,主建筑占地3.3千平方,代表了广东民间乡村祠堂富有官家庙的典型风格与特色,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建筑群。“丽日映珠簾堂上椒花频献颂,和风临玉树阶前柏酒恰称觞。”饱含了留耕堂何氏世世代代薪火相传,子孙繁衍,富甲一方的景象。因此,有谚语云:“沙湾何,有仔唔忧无老婆”。

从沙湾何氏民宿的一砖一瓦到何氏满门才俊杰出,一湾芭蕉蒲扇,世代槐椿榆桦。家族的兴衰源于:凝气为精,聚能以场,思孝传家,一理万方。

(沙湾古镇留耕堂)
我喜欢古镇的民宿一条街。一偏一正的小户民居,三间两廊的书斋建筑,构成了沙湾清末民初农户的居住场所。清幽的步道,两两对生的长廊,串联着邻里之间的亲和与无隙。特别是那串串高高的灯笼,厚重的蚝壳墙,充满了历史的更迭与悠久的岭南文化底蕴。

我像一条快乐的鱼儿游弋在这处明清古道。巷内各种风情小院,既有现代文明又有古风的交错。悠悠之间,眼帘清晰地跳跃出由广东歌舞剧院演出的2020版舞剧《沙湾往事》。

舞剧《沙湾往事》是对广东音乐代表人物“何氏三杰”创作的《雨打芭蕉》、《饿马摇铃》等名曲的完美诠释。以肢体传递音乐故事,以音乐描写人生故事,将个体命运同家仇、国恨结合在一起,反映了广东音乐人对民族音乐创作的执着追求,体现了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特别是《雨打芭蕉》一组组唯美的肢体语言展现出来的场景,深深植入观众的神识里,将岭南的建筑、砖雕和石雕体现在舞台上,被誉为广府文化的杰出代表,成为一幅幅只此青绿般神话,也曾使我间接地认识了独树一帜的岭南文化。
在这条蕴藏着诗情画意的古巷里行走,别致隐于青墙中的“一物堂.茶器”屋牵引我入室。走过十来米的穿引廊,眼前一幕格外养眼:墙上汨汨水帘,廊池红鱼戏水,一条窄窄的青石板,几束沿池的挚天伞,栖墙的一株长芭蕉,一物堂茶器,楠竹蠔墙,别开洞天,极尽雅致。这似曾相识的场景,直落眉间心头,令我流连忘返。如果不是孙儿多次唤我,我很想在此打坐小歇。转身出来,我想:这也许就是我内心神往的禅意生活吧。

末了,一家人在“沙湾奶牛皇后”惬意地品一碗沙湾奶牛皇后姜埋奶,奶团软嫩滑口,唇齿留香,一个个樱口含笑,舒额弹腮。再去“噹噹云吞店”吃一碗噹噹云吞,炎炎夏日,休闲退优,涣虑受逍。都说沙湾除了别茨鹅、豉椒碌鹅、狗仔粥和牛奶宴等美食,还有沙湾飘色、鳌鱼“开路”、八音锣鼓柜“伴奏”也很有特色。这座集文化、艺术和美食于一体的古镇,不仅演绎了沙湾800年的春秋历史,今天,也成就了我们对一湾岭南风情的自在穿越。
2022.8.31写于顺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