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品文•生活中的"三"与"二"
作者 王天波
2022.09.14
事不由三古之谶,原生万物为根本。
行端此数常权衡,天道内合真理蕴。
三两平凡经验寻,正昏对错是非分。
牢承使命多良行,社会进趋发展运。

近日拜读文友在微信里发文,感触很大。由感而发,作了上面这首《七律•“三"“二"之道(中华通韵 押恩韵)》。感慨一下,聊有后文。
朋友微信里说:
“请鉴读这两段话:
古人言: 人生在世,有三不能笑:不笑天灾,不笑人祸,不笑疾病。 立地为人,有三不能黑:育人之师,救人之医,护国之军。 千秋史册,有三不能饶:误国之臣,祸军之将,害民之贼。 读圣贤书,有三不能避:为民请命,为国赴难,临危受命。 经商创业,有三不能赚:国难之财,天灾之利,贫弱之食。
以慈悲心待人,以谦卑心待己。有两种人,尤其需要谦卑,一是政治人物,二是知识分子。政治人物身居高位,上一呼而下百诺,很难听到不同意见,很容易把权力当作能力,把附和当作赞同,把吹捧当作民意。知识分子以文字为业,往往自以为博古通今、学究天人,很容易把知识当作智慧,把观念当作现实,把偏见当作真理。”
短短的两段话太震撼了!第一段很智慧地提醒人们生活中应注意的常识,更体现了中华文明博大精深的人文智慧,无不透射出"中"的光辉。中者,不偏不倚且恰如其分也。如前中后、左中右、上中下,“中"无处不在,无论时间还是空间,总能彰显,是谓中庸之道,又名三点论、三分法,讲的是融合发展,于是道家名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言简意赅地说明“三"的重要性。
而第二段更是旗帜鲜明地向人们昭示了人性的弱点和向善的意愿。近代盛行一种哲学观点叫“两点论",更确切地说叫"矛盾论",事物总是在对立统一中运动变化着,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深刻揭示了宇宙世界发展的根本规律。
"三"与“二”既充分体现了中华文明的核心内涵“中庸之道",揭示了近代哲学史上的最基本的最重要的哲学观点“两点论",也向世人展示了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更加集中地诠释了人文智慧和经验。在这两段文字中充分说明了社会实践的重要性,知识源于生活,文化贵在传承,只有坚持实践勇于担当,在现实生活中总结发现规律性的的经验智慧,才能更好地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发展。让我们充满自信,用知识武装头脑,用智慧指导实践,幸福生活每一天。2022.09.14.


作者简介:王天波,男,河南省封丘县人,1965年4月8日出生,回族,大专文化,中医,善调慢性疑难杂症,尤攻颈肩腰腿疼痛。中华志愿者协会会员,美丽中国德孝文化示范村联盟副主任,热衷公益、爱好文学。常有作品见于主流报刊。愿用满腔赤诚传播华夏文化,唯图神州大地温暖祥和充满真善美,祝福祖国富强美丽永为伊甸园!
联系我:158361273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