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徐静(湖南.祁东)
为什么人死后,我们要举行追悼会仪式呢?我们在这些仪式中究竟能获得那些能量和希望呢?
人死后大操大办,有什么好处呢?其实为了面子出风头,也是显出自己的经济实力罢了,这种劳民伤财的殡葬,被现如今厚养薄葬的新风尚代替了。当你所爱的人和爱自己的对象逝去,那一份爱也随风飘逝,举办追悼会仪式来寄托哀思,也是对活人心灵悲痛的一种释怀。死亡其实就是单程的车票,有去无回!对于这样一种“绝然”的分离,建立灵堂,举行追悼会仪式,来解相思和痛苦,与亲朋好友诉说一下,平复自己失去亲人的悲痛,也是应该的。

我国有清明节约定纪念日,用固定的时间、地点和程序来怀念死者,表达自己的哀思,是很好的纪念方式。但有些人大量烧冥币纸钱,搞封建迷信活动,幻想能够将已经逝去的,抓不住的亲人请回来,来化解自己的相思怀念情,是愚昧的行为。其实没有必要,逝去者活着的时候,对逝去者多孝顺体贴,包容和理解,死后举行个简单的追悼会仪式,比逝去者死后花钱花力,污染环境,去搞封建迷信那套要强多了。我个人认为不管对逝去者搞那种仪式,都隐藏着驱除自己内心恐惧的功效,害怕死去的亲人怪罪自己,通过仪式将自己内心无法言传的恐惧,无助和渺小表现出来,我想这就是活着人的心里状态。

举行追悼会仪式,是中国文化死之丧的一种形式,也是和逝去亲人离别世上的一种告别方式。不是哀伤遗忘的过程,恰恰相反,它是将失去所爱化到自己内心的过程,是使自己和亲人短暂停留的过程。所以,亲人逝去,我们举行追悼会仪式后,反复去谈论,提醒自己不忘祖先的恩德,不忘亲人在世时的点点滴滴,怀着感恩的心,激励自己好好活着,好好工作。
生命就这样,一老一少地传承延续下去,自然界来自然界去,生生死死,谁也阻挡不了。生活也依然是这样,不紧不慢地沿着它固有的轨迹走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