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旧作回眸51——叶落知秋的联想
荣玉奇
我每天去小区附近的达活泉公园晨练,如今已经过了“白露”,天气变得凉爽起来。有些树木开始落叶。有道是“一叶落而知天下秋”,其实落叶也是秋天美丽的风景线。我有一篇旧作,是专门谈这个问题的。
下面就是这篇文章:
叶落知秋的联想
我每天去小区附近的达活泉公园晨练,这几天走进公园颇感凉爽,走在公园小径上,不时有片片树叶飘落。
古人曾有“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的说法。是啊,萧瑟秋风,落叶纷纷,这飘落的树叶告诉人们秋天到来了。
秋风扫落叶,听起来未免有点肃杀和恐怖,因此古人免不了伤秋悲秋,写下不少类似的诗文。比如,战国时代的宋玉在《九辩)中就写道:“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索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宛然一幅令人伤感的悲秋图。
他们笔下的秋,多是伤感与落寞的。试想一位壮志未酬或失意的诗人看到秋风落叶之后,一时间敏感的神经被深深触动,多愁善感得想起故乡、亲眷、友人,而自己此刻仿佛是秋风中一片随风飘零的落叶,于是提笔蘸墨写下了许多令人感到凄凉和落寞的诗文,似乎也就不足为奇了。
其实,从另一个角度看,天高云淡,秋风送爽,时令转换,落叶纷纷,未尝不是秋天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落叶,是秋天里随风起舞的精灵,它用飘逸的动作,优雅的身姿,唯美的气韵,谱写出秋天的旋律。而有些树叶,只有秋风刮起,才会变成红色,令人喜爱,比如枫树。唐代诗人杜牧看到秋天的红叶,就吟出了“霜叶红于二月花”的句子。
自然界的事物,都会遵循自然规律而变化。鲜艳的花朵终将凋谢,喧闹的虫鸣终将沉默,涌流的泉水终将枯竭,鲜活的生命终将结束。唯独秋风中的落叶,虽然它离开母体,面临死亡,但它无所畏惧,欣然飘飞似翩翩起舞的蝴蝶。它让死亡成为一种快乐,成为一种轻松舒缓,成为一种令人慨叹的美丽,这是它对生命最无私无畏的礼赞和讴歌。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是大诗人杜甫的名句。请看,这是一幅何其壮观、何其美妙的画面啊!掩卷细思令人拍案叫绝,简直就是一幅永远无法绘就的画卷。 光是脑海里不断浮现的想象,就足以让我们跨越千年,流连忘返惊叹不已。
走在公园小径上,我看着飘落的树叶,一片、二片三片……不禁浮想联翩,想到了宋玉,想到了杜牧,想到了杜甫。我轻轻走在落满树叶的道路上,脚步也会变得轻盈,仿佛那静静躺着休息的落叶,是生命的时光,是美妙绝伦的年华。置身其中,自己犹如一片随风飘落的树叶,自由自在地飞舞起来,心情格外舒畅,不知不觉中这一切都成为可以珍藏的风景画 。
我漫步在公园的人工湖畔,喜欢看飘落在水中的树叶,它在水面成为一朵涟漪,随波漂泊成一叶轻舟。水的澄澈透明,风的无处不在,落叶的涟漪,一时间光与影重叠,暗与亮交融,动与静互替,那种美的感觉,是无法用镜头捕捉、用语言表达的,犹如隽秀的字在纸上漂泊,被风吹乱成诗文。
啊!达活泉的落叶,你太美了。
(原载2017年9月12日《牛城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