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水娄湖
王金玉
对娄湖,是很有记忆的。那是童年钓鱼,游泳,捉蜻蜓,爬山的地方。
看着手机里朋友晒的游娄湖,点点画面很是精致,娄湖的瑰丽己是笼罩在心里的一方神秘的面纱,总想揭开她面纱来。但却想:我本俗人一个,徜徉在红尘之内,虽然平日里钟爱写小文,但若稍不小心惊扰了白石浮雕里的人,破坏了古亭里恬淡宁静,岂不也是丝丝罪过。
一个秋日,到了娄湖。沿石径登上山顶,云高风清,神气爽朗。静静地站立,一时童年里曾经美好的感受不自觉地在心中点染开来,扣住了心里厚重而难以割舍的情愫。人在山顶,极目远望,秋色己植入山野、田间、水纹里。腑视,瞄准的是如墨的倒影,还有没想到的如织走步的人群。
突然间,发现对面的山是一尊睡佛,顾盼生姿,极度清晰。一时心中引起无限遐思,这座山有了绝对福音,可以安抚颗颗悸动的灵魂。
站在山上,一时感慨,开发区政府是阔绰的,在这有山有水的地方拓展出这么一片养眼的空间,让这里从此寸土寸金。
下得山来,沿湖石径、廊道、栈道行走,置身于十二座生态浮岛,人与水,水与湿地,湿地与人溶为一体。仿佛丹青水墨画,直感瑶池落人间。走进望湖广场,抚摸亲子广场,站立听涛码头,呼吸着清新空气,望着靓丽怡人的公园式水库,童年记忆里的山和水已是美得都认不出了。
再行,亭、台、楼、阁融为一色,犹如一幅巨大的水彩画,“漠漠青山远,霏霏白鹭烟”是江南画卷的底色,竟也移植于此。我感觉是搭配得天衣无缝了。再与青山、湖水、垂柳溶合,娄湖的艳丽便升华为一种意境了。
湖中雕梁画栋围住湖的清澈,却围不住美不胜收的景,围不住一段段风雨读书楼里戴明贤手书的那句“晴雨雪霜皆是读书时候,” 的书气。“风雨读书楼”, 这名取得心存好感,觉得这名字不仅有诗意,还很励志。假如现在铺开宣纸,定会攒笔蘸墨,书写熟悉的诗句层层递进,把娄湖的一步一景排成了诗行。
如果说占地面积1100亩,总投资13亿元打造的娄湖生态公园是开发区政府书写的一幅现代第一壮观养眼的行书,建在水上的风雨读书楼就是这幅字上的印章。
不负时光不负卿。我与今日娄湖是一见如故、一见钟情、一见倾心了。秋色的娄湖气候宜人,风景透心。很是不舍娄湖,我便一个人在水边静坐到了月亮升起。
月光洒在湖面,娄湖的夜景撒入水里,身姿倒影颇具无限美丽,变幻的灯光是天地间一场集体的舞蹈,令人如痴如醉。
常到娄湖漫步,娄湖又升级中建造新的栈道,通往湖心,立一小亭,极度惹我喜爱在亭里听秋雨。
在亭里,看丛林浸染,听秋风呢喃。如果,顺着秋风来了秋雨,尽湿栈道半湿衣,那便是留得枯荷听秋雨声了。
听秋雨,其实是一种心情。
心情可以放飞,心情可以穿越,心情可以唯美文字。
秋雨唯美句:“红蓼渡头秋正雨,印沙鸥迹自成行。”写水乡秋色风情,先句写渡头秋雨、红蓼一片,水边沙上,鸥迹成行的水乡秋景;后句少女停舟于深浦,整鬟飘香,愁煞棹船郎。秋雨中待人,他人只觉得唯美,只有事人,才知其酸楚。
秋雨闲适句:“跳波自相溅,白鹭惊复下。” 风雨秋日里,浅浅的溪水轻快流动。急流而相互碰撞,吓到了水中专心觅食的白鹭,白鹭发现无碍后又下去抓鱼。以秋雨、溪流之声塑造极具张力的听觉意境,颇具动感的画面,反衬秋日的宁静和秀美。
秋雨乡愁句:“萧萧山路穷秋雨,淅淅溪风一岸蒲。”绵绵秋雨湿身,思乡之顿生。漫漫旅途,无人伴随,无处安身,仰看鸿雁:来时经过故家乡杜陵吗?一问,对故乡、对亲人的怀念,羁旅的愁思,宛转表现。
秋雨伤感句:“夜雨做成秋,恰上心头。”只要一想到秋天,先想到的是连绵细雨,还有早降临的夜晚,愁绪重回心头。真是秋风秋雨秋煞人,秋雨打在心上,思念难休。
秋雨伤怀句:“西风雁行,清溪渔唱,吹恨入沧浪。”西风大雁南飞,清溪渔歌传唱,恨不得早日荡游沧浪。忆往日之美好,与今日的凄凉形成鲜明对比,怎不让人伤怀。这淡淡忧愁和绵绵悲伤的情愫,一定是秋雨,且只能是秋雨。
不管是秋色宜人,还是秋色感人,抑是秋色愁人,诗句里少不了的是秋雨朦胧下。
娄湖的秋雨化为秋水,是一种温暖也是一种思念;娄湖的秋雨化为秋水,是一种刻骨也是一种呐喊。
娄湖秋水如歌,在思念里升华为凄美。
作者简介:
王金玉,中共党员,1965年生于寒素之家。读杂书、勤习字、开棋院、传棋道、喜美酒、好远行、持冬泳、写文章,是下棋里面写文章,写文章里面习字,习字里面下棋之人。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恋上文字,常年以棋写文,2015年至2020年,连续6年论文入选杭州国际棋文化峰会征文。现任贵州安顺若飞棋院院长,以授幼儿围棋,书法为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