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1951年5月3日下午,苏州市金阊小学8岁小学生陈永康和邻居家的两个小朋友一起在离金阊小学不远的城墙上玩耍。突然,一个20多岁、梳西式发型、穿着黑色皮鞋的男子叫住了他:“小朋友,你在什么地方读书?”陈永康指了指自己的学校回答:“金阊小学。”男子随即拿出一包糖给他,又神秘地给了他一些钱和一包黄粉说:“这是面粉,放在你们老师的桌子上。”陈永康联想到老师上课讲过“反革命分子会用火药、手榴弹及杀人方法来破坏我们的工厂、学校。”他心想这个人鬼鬼祟祟的,一定不是好人,于是十分镇定地说:“我陪你一起去吧!”走了约100米左右,陈永康看见城墙的另一端有几名解放军正向他走来,于是马上放下手中的东西,紧紧抱住男子的腿不放,并大声喊:“解放军叔叔快来抓特务!”男子慌了,狠狠打陈永康的头,陈永康被那人打了几拳,口鼻鲜血直淌,但他仍死死抓住对方不放,直到解放军赶来制服这个男子。后来证实这名男子的确是特务,黄粉是炸药。
1951年5月9日,苏州市人民政府授予陈永康“革命小英雄”的光荣称号。不久,毛泽东主席获悉此事,亲笔题写了“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并派人制成锦旗赠给陈永康,同时向全国青少年发出了“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号召。
一段儿时的记忆,
一生无法抹去的烙印。
一句通俗易懂的题词,
让我解读了一生的感悟。
八个大字的笔画,
永远刻印在每个人的脑海里。
从天真清纯的目光,
到苍老浑浊的眼神。
几代人不知读过了多少遍,
陪伴我们从童年走到老年。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懂得它内涵的博大,
知悉它无穷的力量。
白天,
一次次解读它魅力的传奇。
夜晚,
一次次滞留在我甜蜜的梦里。

我的青春悄悄地走了,
皱纹爬满了我的额头。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它的印记越来越深,
越来越浓。
那是我们一生无法遗忘的记忆,
那是我们心灵永远的一块圣地。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让传奇诉说生命的魅力,
让故事延续不朽的灵魂。
这是一位历史巨人,
对未来、对后人恒久的期待。
这是一位领袖,
对祖国、对世界永远的牵挂

作者简介:布建忠,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济南市作家协会会员,<都市头条济南头条>签约作家,<山东广播电视报>专栏作家,<舜网文学>驻站作家,<中国诗歌网>、<网络诗歌网>、<中华诗歌网>、<中国微型诗歌网>等媒体会员、论坛元老及特邀作家。
朗诵者简介:李莉,网名:茉莉芬芳,中华文化促进会朗读专业委员会理事 ,声动淮安阅读会总艺术顾问;资深播音、主持、编辑、记者,在省市级广播电视台工作四十一年,任新闻部副主任,负责主持人节目的编导策划,职称主任编辑。荣获中国记协颁发资深新闻工作者荣誉证书和证章、淮安市优秀新闻工作者称号;作品多次荣获中央、省、市级一二三等奖。 党百年大庆荣获“光荣在党五十年”纪念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