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梁春云

中秋梦到阔别已久的老家。刚到高台子脚下,我就感觉到家里的热闹气氛。我兴奋不已,赶忙登阶而上。当我来到门前,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高悬的圆月发出明亮的光,正好朗照着整洁的稻场,父亲在月下给几位亲友边斟酒,边说道:“不要客套啊,这菜啊,都是自家种的蔬菜,自家养的鸡鸭,自家喂养的土猪,随便吃点儿家常菜啊!”
“嗯,这个好吃,那个筋道,这酒度数高,但爽口……”
餐桌上袅袅散开一股热浪,那是猪蹄火锅里冒出来的。家乡人信奉中秋佳节吃猪蹄火锅,寓意亲人团聚,走得勤勉。我掏出纸巾,擦干嘴角溢出的口水。
堂屋两旁的厢房里,分别立着一个长方体,是父亲用竹竿做成的,里面归置旧物,外罩乳白色纱帘,变得整洁一新了。平整的四角飘逸下来,微风吹拂,纱帘轻摇曼舞,如“仙女翠袖抛新月,神龙朱颜惜落晖”的景致。更令我欣喜的是,里面安装了父亲自制的中秋花灯,时而有“中秋快乐”四字隐现,时而闪烁着星星点点。这是在辉映皎洁的月色吗?
“上面要来检查,特地布置了一番。”
“被评为最美农家呢!” 福慧双修的父亲,发出浑厚有磁性的好声音,回响在我的耳畔。
我移步堂屋,几位伟人的端庄头像画挂在中堂上,一尘不染。画的上端,直贴高堂顶部,直抵房屋檩条,我仰视着、沉思着——阴晴圆缺都休说,聚散浮沉尚已知。人生的起起落落,正是垒叠厚重生命的基石。
我推开后门,一阵儿的“簌簌”声响起,是秋风在竹林里来回踱步呢,它慷慨得很呢。“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那起早睡晚,对着竹林“学子”练胆量的老师,如今已桃李满天下了吧?
那源源不断地为延续家里的炊烟,为营造冬暖夏凉的天然氧吧,功勋卓著的杨柳、榆树、泡桐、樟树、桑树等,在“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里,枝枝丫丫依然繁茂着、葱郁着呢!
那桂花、插荆条花、鸡冠花、长春花、乒乓球花,那白的、红的、粉的、黄的、绿的花儿,幻影成一个个笑脸,直直地盯着我。这甜甜的笑,印刻于我的脑海。没有剧本,没有导演,不用化妆,不用彩排,它们正按照自己的心性,你唱罢来我登场,表演着品质纯良的“连续剧”,缤纷着优美精致的绝技。
曾经有多少次梦回老家,每次都必到堂屋。
作者简介
梁春云,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湖北省作协会员,黑龙江省青年文学家作家理事会理事。出版散文集四部,担任散文集丛书《东栏弄雪》主编,担任多部书籍副主编和特约编委,有诗歌和评论在学习强国发表,有散文被列为《高考作文范文》,多篇散文作品获各种奖项。
曾任经典文学网散文学院副院长,获得经典文学网授予的2020年度“十佳精英版主”和“每周一文”金牌教练称号,获得经典文学网授予的2021年度“十佳精英作家”称号。
(图文供稿:梁春云)
《新京都文艺》
欢迎原创首发佳作投稿!
投稿邮箱:874376261@qq.com
来稿请附个人介绍、自拍照片
以及注明作者微信号等通联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