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约诗人何光宇老师风釆

请欣赏都市头条【江南文学】第299期特约诗人何光宇老师为莸容撰写的《诗作墨痕》序

诗文随世运
无日不趋新
★★★★★
为《诗作墨痕》序
文/何光宇 (四川)

2022年初秋达州连日高温40°以上,烈焰如焚,河枯水干,又遇轮翻停电, 让人日日闷蒸,夜夜桑拿。正在心烦意乱时我收到了同庚诗友蔚冰发来的《诗作墨痕》电子稿,细细品读,犹如缕缕凉风徐徐吹来,顿觉甘露洒面,神清气爽,气温似乎突然间陡降了许多。

蔚冰自幼喜读诗书,惜乎生不逢时,受父亲冤狱之累,初中毕业便无缘黉堂,几经展转去工厂当了个小学徒。好在他天赋极高,又得益于教师母亲的耳提面授,学艺之余兼学文化,借书读书几乎是他业余生活的全部。书读多了也试着写作,时兴的专栏墙报少不了他的涂鸦,由是在同伴中在厂区里他成了小名人。
1979年命运之神降临了,他被推荐考上了电大。毕业后分配作技术工作,不久又获得了工程师任职资格 ,在当时也算是小有成就了。可是他心心念念的仍是文学梦、作家梦,诗人梦。他不停地写诗作文,收集素才,创作剧本,为梦想作前期准备。

《荀子劝学篇》说: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多年的深耕广积,知识阅历不断丰盈,蔚冰具有了深厚的国学功底。退休后,又多了属于自已可支配的时间,于是他心无旁婺,潜心写作,一首首酣畅淋漓让人耳目一新的诗文在朋友圈中传唱,一时名声雀起,洛阳纸贵,并先后出版《伍蔚冰诗文集》《鹰嘴岩流韵》和即将付梓的《诗作墨痕》。真所谓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
蔚冰的诗有思想,有创意,有哲理,有生活。几乎每首都具有强烈的家国情怀和经纬分明的爱恨情仇,绝无谀词媚句,更无口号标语。自出机杼,突显风骨。写人纪事,羁旅怀古,聚散感时,隐逸闲适无不忧愤率性,言必有我言,意必出其胜。

我最爱读他的行赋或曰叙事诗,读罢总让人联想起唐诗三吏三别、兵车行、长恨歌。特别值得一读的是那千回百转、让人肝肠寸断的《川军碑》,他以蒙太奇手法为你展现一出壮怀激烈的抗日英雄大剧。
抗日战争期间川军阵亡三十余万、伤残三十余万,为保卫祖国立下了汗马功劳。1944年成都文化界、有关社团出资为川军阵亡将士修建记念碑,著名雕塑家刘开渠以国军邓锡侯部一传令兵班长张朗轩为原型,雕塑了一个穿短裤,缠绑腿,背大刀斗笠,执老式步枪,胸挂两枚手榴弹呈冲锋状的铜像。这一英雄形象激励了不少热血男儿驰骋沙场(1944年抗战尚未胜利),激发了蓉城人民高昂的爱国热忱。诗人以生花妙笔描写了川军出川悲壮场景 和马革裹尸的英雄气慨:

“男儿立志出䕫关,
不灭倭奴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
人生处处有青山”。
川军在台儿庄战役中屡建奇功,在淞沪会战中坚守五天五夜,直到弹尽粮绝。
“牺牲堆积成战壕,
忍將忠骸作城堞。
八年抗战为干城,
一寸河山一寸血”。
1965年川军纪念碑被拆毁,诗人以万分悲愤的心情写道:
“秦火复炽华夏天:
瓦釜雷鸣铜钟弃。
川军雄姿难见容,
轰然烟腾身委地”。

纪念碑倒了但人们心碑未倒 、口碑未绝,诗人用幻影手法塑造了一个夜入汤圆店连吃三大碗直呼家乡好味道的蓬头垢面的士兵形象,店主见士兵貌如铜像,英姿勃发,疑是铜像复活:
“石火电光忽惊心,
铜像凄惶来人世。
铜像凄惶人心酸,
先烈流落竞如此。
私语切切传东城,
家家但与汤圆祭”。
一句家家但与汤圆祭把成都人民对抗战将士的敬仰之情活灵活现地展现在世人面前,也婉转地表达了对拆碑的不满。二十年后的1989年成都市政府顺应民意,尊重历史,在万年场二环路口依原样重建了川军碑,又于2007年将川军碑迁往人民公园东门外。这是闲话。

与《川军碑》异曲同工的《滇缅路》、《飞虎将军歌》等作品,撷取历史事件点滴,浓墨重彩地描写了那场感天动地、可歌可泣的抗战场景,使国人进一步了解那场战争的艰难,知道盟国用热血和生命为之铸成的重情大义。
《诗经.小雅》有“君子作歌维以告哀”。普通人作诗欲表达自己的愿望,官吏作诗是颂扬自已政绩,侫臣作诗是迎奉主子 ,其艺术生命乃过眼云烟,影响力稍纵即逝。而君子作诗少有私利,主要表现高尚情操,鞭撘社会阴霾,同情弱者,申张正义。这种诗歌具有纯粹的欣赏价值,具有长久的艺术魅力。蔚冰的诗就具有这种魅力。《桐籽误食记》、《哀毕节》正是这样的诗歌。清王夫之《姜斋诗话》说身之所历,目之所见,是铁门限。诗人正是以自身亲历亲见记述了大饥荒年代和时下留守孤儿的惨淡人生,从一个侧面揭示了底层人民的悲苦生活情境,读来让人心酸泪目,也让人有了颇多的疑问。

诗人擅音韵,工格律,他的诗词歌赋无不朗朗上口,意味深长,警句让人警悟,哲理让人深思:
锁钥年深安蜀汉,
君臣日久惯歌笙。……
讵料雄关无战事,
魏师已报渡阴平。
(《剑门关怀古》)
万仞宫墙重建易,
如斯逝者转头难。
(《江干见文庙重建》)
万种豪情堪自诩,
一条长线任人牵。
(《纸鸢》)
时移势转回头看,
浩荡江河仍向东。
(《往事回眸》)
未敢向君誇俯视,
举头还有八重天。
(《舷窗观云寄友》)……
这些赖人寻味的诗句是不是让读者百读不厌,玩味无穷呢!

非才无以泄其愤,非愤无以成其才。是说文学作品人的情感和才华是相互砥砺、相辅相成的,才华易于情感表达,情感激发才华潜能,这不正是蔚冰实现文学梦想的真实写照吗?
我的序文就此打住,用他自已的诗《答友人》作为结尾以饷读者诸君:
嘤其鸣矣友其声,
知我如君能几人。
焉敢高标称斗士,
唯求低调作公民。
半生警恐耻余悸,
满耳谎言羞当真。
自此山呼当闭嘴,
情非心底莫为文。
达州 何光宇
2022年9月于卧麟斋


个人简介;
何光宇,四川达州市人,号卧麟斋主,退休公务员。出版文集有【国是家世琐事】【何家大院的故事】和诗集【卧麟斋诗集】【何光宇诗词选集】【行吟集】【云鹤集】等书。







主编: 梦系山河
采稿: 何光宇
图片: 来自网络
2022、09、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