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古人一起过中秋
创作并朗诵:徐丽
小时候的我,总是一边吃着月饼,一边高兴的赏月。那个时候的月亮,在我脱口而出的唐诗宋词里。借助古人的诗词,我想象着月亮的神秘莫测。它那皎洁明亮的光华,闪着银色的光辉。我托腮冥想,月亮为谁而来?又为谁而去呢?在我幼小的心中,一直是个梦幻般的谜。
长大后的我,离开故乡在外面打拼,每逢中秋佳节,我时常不敢抬头望月,害怕见到故乡月,空照千万里的归途,既负了一地霜华,又负了天上那圆盘的月亮。
夜凉秋思,满怀心事,沐浴在如水的月光下,却洗不掉身上凝结的疏离乡愁。万里晴空,月亮的清辉洒落在枕边古人的试卷上。
每每翻阅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诗句时,我便穿越时空,与先人共揽一轮明月入怀。每每低吟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时,我便披着千年的月光,与李白对坐在街头的一家小酒馆品酒酌饮。李白和我诉说他失意潦倒的思乡愁苦。我和李白倾心长谈奔波的劳累和想家的切切情长。每每浅唱苏轼的《水调歌头》时,我便凭海临风,与苏轼隔海相望,共话沧海桑田。
在月亮的阴晴圆缺中,我不断的成长,年复一年的与古人度过了无数个中秋月夜。
同样是一轮圆月,年少时的月亮和长大后的月亮各有寓意。古圣先贤的月亮情结,蕴含着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文人雅士的月亮情结,有着深厚的文化基础。月亮文化,渊源流长。
天上的月亮和地上的家国情怀,自古到今,已经成为抒情寓意的情感载体。含情脉脉的月亮,让我和古人牵手,共赏月,品文化。和古人在一起过中秋的夜晚,有浓浓的乡愁,有在外打拼的辛酸,更有遥祝家人安康的祝福。
中华民族璀璨古老的文化,就是月亮文化。

徐丽个人简介:年幼种诗养文,青少年时期作文就频频获奖。中国现代作家协会会员,2023年荣获中国诗歌作家网终身成就、中国诗歌作家网金V认证会员。中国微信诗歌协会《若曦文学》栏目主编。
松原市作家协会会员,前郭县作家协会会员。松原市电影电视艺术家协会副秘书长兼总通讯员。
松原市《朗读者》读书会创办人。2023年9月17日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中华传统文化诵读工程
兹授予:
徐丽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开展的《相约论语文化中国》的现场朗读活动,荣获全国先进单位。
2022年6月16日,散文《故乡的老宅》荣登国家级文学杂志【民族文学】
2023年8月24日,诗歌《光阴里的怀想》荣登国家级报纸【中国家庭报】
2021年12月份
散文《与文字结缘的女人》荣登全国百强报纸、全国科技报优秀报纸【河南科技报】
2021年12月份,诗歌《举头望月》和本人照片荣登四川省文学书刊【文学讲堂】,并成为贵刊封面人物。
2022年11月份,
散文《我的林海,我的雪原》荣登【作家文学】书刊。
多种不同题材、不同风格作品,见于多家省级、多家市级文学书刊、报刊。《中国当代作家》《河南经济报》《松原日报》《青年文学家》《文学百花苑》《渤海风》《文学讲坛》《松花江》《萧乡文学》等。
大连有声文艺,是徐丽创办《朗读者》读书会,又名:松嫩流域朗诵团的升级版。大连有声文艺,就是把精品文学变成好声音。每一个文字,不仅仅是文字,而是有血有肉,有情有爱,有思想的精灵。每段文字都是通过深思熟虑的结晶,更是对文学艺术和生命的敬畏。2022年4月9日,徐丽自媒体文学公众号《大连有声文艺》应运而生,随之得到松原文化界和多个城市众多文朋师友纷纷投稿。可见广大读者对声音艺术的追求和心理渴望。文学艺术永远为广大读者服务。植根于生活土壤的文学精品,经过原创作者再次提炼,又经过好声音的录音诵读,为文字进行二次创作和提升。喧嚣的红尘,浮躁的世界,好声音的魅力和穿透力能为读者奉上听觉的文化盛宴。
之所以取名“大连”,寓意:大连在东北三省,无论是从经济还是文化等多角度,都是名列前茅的海滨城市,而且覆盖率很广,能带动文学艺术齐飞并进。让精品文学得到广泛的传播。“有声”就是把文字变成好声音。“文艺”就是文学艺术。组合起来就是“大连有声文艺”

大连有声文艺编辑部
文学顾问:李明军
艺术顾问:沈树立
艺术指导:吕东飞
配乐指导:贾兴旺
文艺评论:姚宗希
总编:徐丽
收稿:丽子
审核:北方二丫
编辑:北方的云
执行总编:林海丽子
大连有声文艺总编徐丽女士,有偿为各企事业单位、各大餐饮、美业、洗浴、企业家,撰写创业经历和企业背景,以及人生自传。编辑部收集优秀的文学作品。思想性、艺术性都非常精彩的文学作品,可用好声音演绎。投稿微信:林海丽子150438727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