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品读邓小美著《旅途琐事》有感
文/麦健华
最近,原台山市委统战部副部长、江门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台山市文艺评论协会会员邓小美著散文集《旅途琐事》一书,由现代文学出版社出版发行,从而,为繁荣和丰富侨乡的文学艺术锦上添花!
古人云:“天才靠积累,聪明靠勤奋。”,而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文学家荀子在《劝学》一文中说:“不积跬步,不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文章较系统地论述了学习的理论和方法,分别从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态度以及学习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全面而深刻地论说了有关学习的问题。
我和作者是多年的朋友,我知道她虽然工作繁忙,但都坚持不懈认真学政治、学业务,并撰写日记。因此,一本本厚厚的日记本成为她人生轨迹的典藏,也成为一个知识宝库。多年来,她还将富有一定价值和内涵的日记改写成散文在报刊杂志发表。这也证明她是一个有才华、热爱工作、热爱生活、阳光、积极向上的人。同时,从她的身上,也印证了鲁迅先生所说:“弄文学的人,只要一坚韧,二认真,三韧长,就可以了。”的正确性。
前不久,她告诉我:为了收藏好自己平时创作的作品,计划将一些文章汇编成书,赠送给图书馆和文友,并进行文学创作交流。为此,她叫我帮忙联系出版社。因此,我二话不说,迅速联系出版社老师,并将她的作品发给出版社审批。不久《旅途琐事》书号批下来了,广东南粤印务立马进行印刷。于是,一部耳目一新的文集横空出生了。为此,我对她首部著作如期面世发行,表示热烈的祝贺!
我从她第一次发来的初稿,到进行二校、三校、到定稿、再到成书的整个过程,都接触这部著作,并多次与出版社老师和广东南粤印务联系。因此,我对书中的相关内容有了一定的认知,加上成书后,我第一时间收到出版社寄来的书籍。于是,我又马上拿起书本,迫不及待地从里到外,又从外到里,认真从序言、前言、版权页、到目录(栏)目,再到有关内容、纸质、印刷质量等方面看了一篇;然后,再从三个栏目里面选读多篇文章。
从阅读邓小美的作品集后,使我深深地想起雨果曾说过一句话:“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文学是最灿烂的浪花。”,以及雷诺兹所说:“艺术使自然更完美。”因此,我认为:她的作品集具有以下的鲜明特点:
一、分门别类,画龙点睛
这部作品集,作者将所有的作品进行归类,并划分为《山海风情》《田园芳韵》《岁
月闲笔》三部分,这样既反映了书中描写了三大方向方面的内容,又方便广大读者选读。
作者将50多篇作品分为三大栏目,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也深深地吸引读者的目光,使读者看一下栏目就有了一个感性认识,知道书中描写的内容;更被富有诗情画意的三大栏目名称吸引要立马进入书的世界、书的海洋看个究竟,以了解其庐山真面目。
从这样的分类,也可以看到作者既是一位有文化底蕴的才女,也是一个工作认真、有组织、有计划、讲原则、讲条理、工作慎密、讲效率和深思熟虑的人。
二、主题鲜明,中心突出
这部作品集,是作者取其中一篇文章《旅途琐事》为书名,从其书名《旅途琐事》中,我们可以看到作品反映了作者人生旅途和旅游中发生的一些富有启发性、教育性、可读性的琐碎事情,通过文学的形式描写表述出来。从而,充分体现了“文艺作品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的伟大真谛。
从作品集的封面上,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写下了“体味人生的酸甜苦辣,发现人世间的真、善、美。”富有一定哲理的语句,吸引读者的眼睛,使读者品读一下就知道作品集的主题和中心思想。
三、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真情实感,打动人心
这部作品集,分为《山海风情》《田园芳韵》《岁月闲笔》三部分,共50多篇散文,既有歌颂祖国、赞美大好河山、赞美大自然、赞美家乡、赞美人民、赞美父母,赞美生活、也有旅游的趣事、社会见闻、工作与生活的点点滴滴等。
可以说,作品集不仅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并且富有真情实感,打动人心。
四、运用修辞手法,使作品更加生动形象
在这部作品集中,作者善于运用修辞手法,使作品更加生动形象,这是作品集一大特点。
比如:我阅读《旅途琐事》一文,该作品描述作者回忆韶关之行从广州火车站到南华寺、以及丹霞山遇到的一件件琐碎的小事,仍不影响她旅游的心情,这是她一次难忘的旅程。至今仍记忆犹新、历历在目。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多处采取拟人手法,在她们从南华寺前往丹霞山途中,她这样形容所乘坐的汽车:“由于人太多,车门经过一番努力,好不容易才关上”以及“生怕这辆老得喘不过气的汽车,那一刻不胜负重而将我们咳出车外。”,从而,生动形象地说明她们乘坐的是一辆残旧的汽车,也非常担心途中出现什么问题而无法如期到达目的地。
又如:我阅读《冬日的岐山》一文,作者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创作这篇文章。在文章开头第三行这样描述岐山:“当深藏在冬日里的阳光洒向大地的时候,万物正暖洋洋地睡懒觉,但是岐山却像勤快的媳妇。无声地将自己装扮,以最美、最有表情的姿容来迎接她的客人。”而在第六行又这样描述“岐山水库是岐山的眼睛,四周的树木是她的睫毛……”
在以上两篇以及众多的文章中,作者善于运用修辞手法,从而,使作品更加生动形象,也有效地增强了作品的魅力和亲和力以及感染力,使读者阅读后留下难忘的回忆和深刻的印象。
此外,作者还将创作诗歌应有的诗情和意境的要素融入到有关散文中去。为此,有时读起来,好像是读一首散文诗的感觉呢!这不仅是这部作品集一大特点,而且也是她创作艺术性的一个亮点。
五、层次分明,结构严谨
首先,我认真阅读这部作品集中的《冬日的岐山》一文,作者采取总分总的写作方法,先描写冬日岐山的全貌;然后再分段描述冬日的岐山的植物、水、人、动物,以及山下两条村的村民通过辛勤劳动,获得丰收喜悦的情景;最后一段,加以总结和升华,并回应开头,深化主题。
其次,我又阅读这部作品集中的《老家北就村》一文,作者在文章开头段,先介绍村名,再用怀念家乡的情结为引子,吸引读者跟随她的思绪进入文章中去;然后用对比的方法描写北就村的变化;在结尾段,作者这样说:“品尝着浓浓的鸡汁味的土鸡,也品味了老家这本用智慧和勤劳装订成旧貌新颜的书籍”。这样寓意深长,既回应开头,深化主题,也赞颂党和人民,赞美家乡改革开放四十年取得的丰硕成果!
再次,我还阅读这部作品集中的《怀念母亲》一文,作者在文章开头段,描述母亲住院和去世时的心情和思想情绪,以及说明妈妈留下的精神财富;然后从第二段开始,描写其母亲在世时为人师表及贤妻良母的动人故事。结尾段,总结、升华、回应开头、深化主题。也具有一定的张力。
我认为:以上文章层次分明,结构严谨;并运用修辞手法,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其作品的艺术性和可读性较强。
综上所述,邓小美著这部散文集《旅途琐事》,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语言精美、富真情实感,并善于运用修辞手法,使作品更加形象生动,其思想性、艺术性、可读性较强,成为侨乡文学百花园里绚丽夺目的一朵奇葩。
阳光照耀世界,知识照亮人生。车尔尼雪夫斯基说:“文学是人的生活的教科书”。因此,我认为:这部作品集必将丰富侨乡人民群众的精神食粮,也必将散发出无穷的魅力,起到启迪人生的作用。
(作于2022.9.7)
〖作者简介]麦健华,男,广东台山市人,系会计师、高级管理会计师、博士、教授、特级文学艺术家、决策中国专家智库联盟副理事长兼专家委员和客座教授、联合国非官方事务办公室签约诗人、国际诗人文学院终身院士、世界汊语作家协会国际文学研究院荣誉院士、中国小说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台山市文艺评论协会会长、五邑大学台山教学点暨台山市立信会计教育校长等。
创作文学作品2000篇在报纸杂志发表,有200篇文章获奖,出版文学著作九部,财经类著作五十多部。其业绩被收入世界名人录、中国邮票、中国影响力人物数据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