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疫情区的一群黄医人
文 /朱青
(原创 灵秀之家 灵秀师苑风
2022-09-08 )

"来,来,来,让我来"。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年长的护士长在熟练的抖开床单,并顺势张开它,快捷整齐的铺在历经沧桑,却躺过无数痊愈患者的抢救床上,而一旁的小护士也赶紧拿起身旁那叠的整整齐齐,在夜光的照耀下显得愈发雪白的被子,铺在刚刚护士长整理好的床铺上,而刚从病房赶来的医生,也有条不紊的附身从胸前抱着的一大摞枕头中,抽出最上头的一个,三步并做两步,递给正在铺床的同事,顷刻间,一个整洁,大方的床铺已然收拾完毕。而他们还来不及去欣赏,只听一个声音穿梭在五号楼的走廊间。"走,去下个房间,每个房间的人员都查看一下,都缺什么,来大厅里领……"。大家你一句我一句,都紧张积极的准备着又一个房间的整理,而他们是谁,在这个人山人海的志愿者中,我已看不清他们的面容,听不清他们的声音,但我知道,他们都是崤函大地的中华儿女,他们都是土生土长的黄医人,她们更是这次困境面前的逆行者,他们---就是这样的一群人,就是这样的一群黄医人。
面对八月份突入起来的一场灾难,面对这次“新冠”在天鹅城的肆虐,这群人,这群黄医人,在接收第一手消息的时候,在院领导的号召下,有序组织核酸医疗队伍和本地的医疗战略队伍,积极投入此次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工作中,他们有的是父母,有的是孩子,但是这一刻,他们都是与疫情决战的逆行者,是与病魔抗争的拯救者,更是这个城市的守护者。他们犹如钢铁勇士般,在这座城扮演着属于他们的角色,而在此次防疫中,他们又都有着属于他们自己的身份,他们是在一线防疫中,接到父亲去世噩耗的年轻护士,也是日夜守护在医院,把孩子留给邻居照顾的双职工,更是来不及告知家人,就批上防护服,来按家按户上门做核酸的守护者,他们……而这样的一群人,他们都有个共同的名字,那就是黄医人。

什么是黄医人,我想是1956年浩浩荡荡投入祖国建设的有志青年,是哪里有困难就迎难而上的一群人,武汉防疫工作中有他们的奋力一搏,上海疫情中有他们的拼死搏斗,海外医疗队中更不缺乏他们日夜奋战的身影,而在河南老家,商丘和安阳疫情中他们更是积极投身参与其中,贡献着河南人独有的热情,而如今的三门峡本地疫情,更让他们责无旁贷,心无旁骛的投身其中,因为他们要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去阻遏此次疫情,他们要用他们的方式去回报这个社会,更要用他们的专业和深情来守卫他们的家乡,他们的城。这就是黄医人,这就是这群人黄医人的担当和使命。
在这困难的时刻,有人问他们怕不怕,他们响亮的回答肯定是怕,因为他们怕疫情不散,更怕疫情扩散,他们怕自己没有更多的力量去拯救更多的人,他们怕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去照顾孩子,照顾父母。但同时他们也是不怕的,因为他们是医护,他们有他们的职责,职责告诉他们不能退缩,他们有他们的使命,使命告诉他们应该首当其冲。人们常说,身为中华儿女,要么穿上戎装,保家卫国,要么穿上白大衣,救死扶伤,是的,他们穿上了白大衣,同时也穿上了中华儿女的铁骨铮铮。正是这这身白大衣,人民给予了他们极大的信任和支持,他们又怎能在这次家乡的防疫战役中退缩,他们挺起脊梁,抬起头,没有苦,没有累,有的是无怨无悔的投入工作,在这座美丽的天鹅城,留下他们挥洒汗水,竭尽全力,即使满身疲惫却依然潇洒的背影。他们不问出处,不问归程,他们只求自己无怨无悔对的起自己身穿的白大衣,他们就是这样的一群人,就是这样的一群黄医人。
每天晨起朝露,晚归朝霞,有的就是一腔热血,投入到自己热爱的医疗事业中,他们很平凡,同时他们有很伟大,他们就是这样一群平凡而又伟大的黄医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