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了一辈子的耳光
文/柴腾虎

第38个教师节又到了。看着孩子们欢天喜地上学,向老师问候致敬,还有为老师送礼物,写寄语,表达对老师的感恩情怀。这一幕幕情景,让我想到了我的第一位老师,也勾起了第一次挨耳光的记忆,这是让我记了一辈子的耳光。
上小学三年级的一个夏天的中午,教室里特别热。午休时间,我们几个男生根本无心睡觉,也不知谁提议去玩水吧。我们所说的玩水,用现在的话就是游泳。也不像如今城里的游泳池,就是学校附近的一个池泊。下雨时村里巷道的雨水汇集在此,平时女人在水边洗衣服。池边生有杂草,水中淤泥很深。也不知大人吓唬我们,还是真的淹死过人,他们总是警告不许去池泊玩水。小孩子天生好奇,越不让去就越想去,何况天又这么热。前几天还见几个大人在水里洗澡呢。我们几个小伙伴悄悄嘀咕了一阵,就一个个溜出了教室,直奔那个池泊。燥热的天气,下到水里真是让人舒服。我们也不敢在水里多呆,约摸午休快起床了就赶紧跑了回来,自以为神不知鬼不觉。

不知怎么就被老师发现了,我们后来分析一定是有“叛徒”告密。这个张老师是学校唯一的公办教师,平时管理学生很严厉。记得班里有一个同学偷了邻居的钱,买了一副扑克。张老师知道后,不用怎么审问,他一见张老师就吓得魂不附体,立马坦白了。张老师带着这位同学去给邻居家退钱,一路走,一路用笤帚敲打同学的头。听说笤帚都被打散了。其实,这位张老师平时惩罚学生,一般都使用最简易的方式——扇耳光。他的手很厚实,扇起耳光让人很疼,只要被他扇过,肯定会有深刻感受。那些被他扇耳光多的同学,背后便给他起外号叫“铁扇男主”。

这次的惩罚当然还是他的“铁扇”功夫,要不怎么叫“铁扇男主”呢。只是这次不同了,我们有十几位“游泳爱好者”,人太多了。我当时心里还有个“小九九”,人多了也许他就不会惩罚了,毕竟“法不责众”嘛。我还是想多了。老师懒得亲自动手,也没有使用任何惩戒工具,他让我们站成一排,采取“狗撵兔”的办法打耳光,就是甲打乙,乙打丙,丙打丁……,依次类推。而且要求必须达到“标准”,即耳光必须响亮,否则,要重来一次,叫惩罚性“回扇”。

张老师只简单说了惩罚理由,重点讲述惩戒方法。于是乎,扇耳光惩罚正式开始,大家因为怕遭到“回扇”的重罚,耳光扇的一个比一个响亮。啪啪声中,正好轮到一位同学要打自己表哥的耳光,力度可能稍有不足,立马遭到了“回扇”的惩处。一轮回扇过后,这位同学竟疼的哭出声来。
放学回家,母亲还是狠狠的数说了我一顿,并告诉说,某年某月在这个泊池里,真的淹死过一个叫什么名字的孩子。张老师在惩罚我们的时候,没有说这些事。也许,他觉得响亮的耳光更会让我们长记性。是的,快60年了,我仍记忆犹新,那个被扇耳光疼得眼含泪花的情景,已深深刻在心中,不由自主摸着自己的腮帮子。

前一段时间网上曾经有过讨论,老师应不应该惩罚学生。还有每年的暑期,网上总会看到儿童溺水的消息,大部分是农村的孩子。每当这个时候,我就想起我那位“铁扇男主”的张老师,想到他极端惩罚的方式。它让我终生牢记对不可知危险的畏惧和警觉,从而换来对生命的珍惜。如今,我的内心对他并没有怨恨,反而是由衷的感谢。
我想说,是时候迎回戒尺、教鞭高悬课堂的威严,呼唤为老师营造责任担当的应有社会氛围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