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1岁的高香瑞是石家庄井陉县文化馆的退休干部,她是井陉拉花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高香瑞性格活泼开朗,上学时,在文艺活动中经常能看到她的身影。1978年,井陉县文化馆从全县抽调了12名文艺爱好者参加河北省文艺汇演,高香瑞也在其中。在老艺人武增禄的指导下,高香瑞和其他文艺爱好者们开始学习井陉拉花。通过不懈努力,他们编演的《喜迎渠水过家乡》获得一等奖的好成绩。这次成功,让高香瑞对井陉拉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下定决心要将井陉拉花传承下去。
“只有真正扎根基层,才能让拉花文化走得更远。”参加工作后,高香瑞和同事们经常深入到井陉县的各个乡村,教学生学习井陉拉花。当时交通不便,许多偏远的乡村不通公交车,高香瑞和同事们只能骑着自行车前往。山路崎岖,一来一回的路程经常要耗费三四个小时,有时遇到田沟水渠,他们还得搬着自行车一点点挪过去。谈起这段往事,高香瑞笑着说:“以前没觉得有多累,只想着教孩子们学拉花了。”
教学生们学拉花的过程中,只要看到有学生动作不规范,高香瑞就会走到学生身边,耐心地讲解动作要领。“前行步”是拉花中比较难的动作之一,腿脚需要配合好才能扭出“那个味儿”。为了让学生们尽快学会这个动作,高香瑞经常利用晚上的时间带着学生们加班加点练习。由于当时农村的照明情况差,她便将学生带到学校的操场,借着月光给大家分步骤讲解动作。
“这段难忘的时光,让我和学生们结下了不解之缘。”有一天,井陉县某村的村长到文化馆找高香瑞。见到高香瑞后,这位村长激动地说:“我可算见到您了,这么多年我们一直都惦记着您呢!”高香瑞赶忙将这位村长请到办公室,聊天得知,这是她当年教过的一位学生。如今,在这位村长的带领下,拉花已经成为他们村必不可少的娱乐活动。现在,高香瑞和学生们都处成了“忘年交”。
为了将井陉拉花以文字的形式传承下去,高香瑞和同事们编写了《井陉拉花》。作为该书的副主编,她不辞辛苦地跑遍了井陉县的各个村落,向拉花老艺人们请教学习。这些年来,高香瑞经常在书桌前忙碌到深夜,她采写的手稿摞起来足足有2米高。最终,《井陉拉花》一书出版了。
如今,虽然已经退休,但高香瑞传承拉花艺术的脚步却从未停歇。她和几位喜欢拉花的朋友组建了聚源舞蹈队,经常参加一些公益性的演出。2021年,高香瑞被石家庄市文旅局评为市级非遗传承人。高香瑞说:“让井陉拉花薪火相传,是我的责任,也是我的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