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电影《隐入尘烟》后想说的几句话
文/何俊锋

昨晚,无意中怎么就在电影栏目中搜到了《隐入尘烟》,我几乎是含着泪看完这部影片的。毫无疑问,这是我看过最真实的最有感触和共鸣的电影,我喜欢这种真实,没有一丝一毫的技巧手法、渲染特效、浮夸演技,纯粹真实的背景、人物、故事、表达,全部真实;并且故事发生在甘肃,这是一部纯天然的好电影,《隐入尘烟》在我的心里 ,没有第二部电影能和他媲美。

在中国西北部的农村世界里,两个人孤独的生活:现实总是给他们新的打击,但丝毫不会磨灭他们内心的善良。令我想不到的是,著名演员海清,甘愿出演这部电影,我对她竖大拇指,纯手工点赞,她在我的心里是令我敬佩的好演员。但不可否认,这个素人男主角演得更好!整部影片叙事平稳,情节精妙,实实在在地刻画了一个勤劳朴实的中国人,他叫 有铁,也叫“老四”。尽管甘肃建立了许多城市,但大多数人仍然生活在农村。这是一个都市人永远无法想到的世界,单独的世界,亲切的世界。有铁就像我邻居的大哥,亦或是亲友中的兄弟,

他(她)们是生活中的弱者,同时亦是强者,当他(她)们做为弱者无力面对现实,却把希望悬挂于未来。两个苦命人互相珍视,他们把希望种在土里,用繁重的血汗和困苦来浇灌。最弱的人承受更深重的生离死别。

起初,老四只有一头驴,在他接近五十岁的时候,靠亲戚介绍,一个身体残疾的女人曹贵英走入他的生活;他们全部的结婚家当只有一张红喜字;他们把电灯泡放在纸箱子里孵化鸡蛋;他五更天起来牵着驴,去几十公里外的城里给侄儿拉家具,在他走之前,刚蒸好一锅热腾腾的馒头;他给村里的首富三次无偿献血,他提出的唯一要求是给村里的其他人把工钱和地钱结一下;他们因为乡村建设拆除旧房子两次搬家:

第一次搬家,外出打工的马有文回乡拆自己的房子,老四当时寄居在这个没人要的破房子里。马文才给老四递了一只烟,老四的媳妇给马文才倒了一杯水。老四没有抽马有文的烟,马有文也没有喝老四家的水;
第二次搬家,他担心拆家会伤害房顶上的燕子,就提前在挖掘机动工之前挪了燕窝;房子被拆掉,他就自己盖房子!他们的第一次牵手,是在结婚的多年以后, 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盖房的土夯实被雨冲走; 两个人在场上守了一夜,这是他们彼此打开心扉的第一天。
他唯一的朋友是一位牧羊人,两人没有多余的话,只有小麦和洋芋。

最后,当他的老婆曹贵英去找她的时候掉到渠里淹死,老四把床头的喜字换成遗像,去领居家还春天借的七个鸡蛋;她没有亲人,只有这个后半生才走到一起的夫妻。之前遭到那么多的痛苦折磨,他没有倒下,我想,这是他一生中最悲伤的时刻。我知道这世上有许多个平凡的老四,默默坚守着属于自己的一生,只会奉献·不懂索取!

生活总是锦上添花和雪上加霜两种极端。小两口好不容易建了房子,孵了小鸡,养了小猪,搭了燕窝,种了庄稼,眼看这光景是往好里走,可是贵英的去世,让马有铁一下子精神崩塌了!他放了驴,卖了包谷,推到了房子,隐入尘烟中了。有时候不要轻易地给别人希望,因为有的人在黑暗中本来可以很坚强,当你给了他希望时,当那个希望又破灭时,那才是一个人的至暗时刻。

这就是他的一生:孤独勤劳的一生,善良正直的一生,受欺负的一生,饱经磨难的一生,而对于有铁来讲,曹贵英这个先天残疾的女人在他五十岁的时候来临,是这个世界唯一给过他的爱!这个电影的价值观很正,朴素的外表蕴含着太多的道理。
影片最后,小麦在手臂印下梅花,鸡窝穿洞照出斑驳星光,雨里相互搀扶,田里共同协作,创造和守护着来自彼此的暖意和人性使然的诗意浪漫,诠释相濡以沫。 影片结尾以这样的背景继续延伸他对土地的深沉爱意及敬畏、对农村现实困境的关注和对世间生物的悲悯心。 片尾麦草的旋转摇曳,象征时间流转,万物生息,无穷诗意迸发。于是包括老四这颗麦子在内的世间万物,也都终将Return To Dust隐入尘烟。

电影就该是这样,电影的意义从来不是为了娱乐,而是深刻!我建议所有人都应该看这部电影!不管你是不是深处大西北;不管你或者你的父辈是否有过农村的经历;不管你是好人或者坏人;不管你是老者或是孩子;“人之初 性本善 ”这是一个人之初的世界,没有汽车污染的世界,没有高楼大厦的世界,没有套路规矩的世界,没有权利欲望的世界,不是钱说了算的世界,有的只是一个个像老四一样朴素而有平凡的一生!


何俊锋:陕西著名作家,文化学者,美术评论家,陕西省中国画研究会学术委员会主任,西安美协学术理论委员会副主任,《陕西美术》原主编,《逸品》,《道法终南》杂志社社长、总编,《三秦视点网》总编辑,西安丝路商会副会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