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满子-巴铁洪灾中国援助救急又顾长远
(词林正韵)
文/冯志清(上海)
9月6日,新华网、央视网据巴基斯坦国家灾害管理局最新公布的数据,自从6月中旬至今,巴基斯坦因季风降雨洪灾持续暴发。目前,暴雨和洪水已造成巴基斯坦全国三分之一国土严重受灾。全国5563公里公路、243座桥梁损毁,超过142万座房屋被洪毁倒塌、部分毁坏的更不计其数,据不完全统计遇难人数上升至1400余人,更多的失联失踪人数有待查明,全国约超过3300万人受灾无家可归。 综合国际媒体消息,巴基斯坦正在遭遇灭世级洪水,近半数国土遭遇洪水袭击,3300万人无家可归。这种灾难性的场面,在巴基斯坦各地残酷的上演,幸存下来的人们,也面临饥饿、疾病、野地露宿等等问题的威胁。在巴铁的灾难发生后,中国政府及时出手紧急救助,通过中巴经济走廊框架,为他们提供了帐篷、毛毯、防洪篷布、药品等等救援物资,随后又派遣多批、多架次飞机带着物资前往救援。然而巴基斯坦灾难超出预期,中国政府又紧急追加了2.5万顶帐篷和各种物资。
除了中国,国际组织也正在向巴基斯坦发放援助资金,比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11.7亿美元、美国的3000万美元、欧盟的215万欧元。虽然钱无法直接用于抗灾,但在灾后重建中,也可以发挥巨大的力量。此外,印度也正在讨论向巴基斯坦提供援助,只是目前尚未确定。
国际媒体分析,巴基斯坦这次洪灾,很大的原因是极端高温天气。极端高温让阿拉伯海海水大量蒸发,由季风吹往陆地,形成持续性降雨。再加上巴基斯坦北方大量冰雪融化,顺着印度河奔流直下,加剧了这场洪灾。有科学家表示,巴基斯坦的高温和极端降雨,或许会成为常态,该国有七千多个冰川,而全球变暖正在加速它们的融化,这些都是洪灾的根源。 巴基斯坦前总统曾表示,巴国人民在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占比中不到1%,但却承受了巨大的生命代价。的确,巴基斯坦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容易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国家。再加上巴国贫困以及落后的国力,他们无法靠自己改变这一切。
在全世界的关注下,巴基斯坦或许可以在遭受巨大损失后度过这次灾情,但以后呢? 不过万幸的是,巴基斯坦背后,还有一个伟大的中国。而想要一劳永逸地解决洪灾,中国给出了答案,那就是修建多个超大水电站。既然全球变暖让喜马拉雅山冰雪冰川融水加速,引发大洪灾,那么我们把这部分水合理利用起来,就能解决巴基斯坦的洪灾问题。要知道巴基斯坦全年大部分时间,都处于干旱少雨的局面。修建水电站和水库,不但能预防洪灾,还能用于生产生活,一举两得。 据媒体报道,中国没有纸上谈兵。这些年来,中国一直在为此而努力。比如这次洪灾中,发挥了极大作用的塔贝拉水电站,就是中国电建承建,而且塔贝拉水电站五期扩建工程,也正在推进。还有在印度河上游,距离塔贝拉水电站约300公里处,中国正在建设巴沙水电站主体工程,一旦该工程竣工,将成为世界上最高最大的碾压混凝土坝。还有位于巴基斯坦西北部科希斯坦地区的达苏水电站,建成后年发电量也将达到120亿千瓦时,同样具有防洪作用。
巴基斯坦现任总理谢里夫当地时间9月3日晚在推特上发文,对中方向巴基斯坦洪灾灾情提供援助表达感谢。他称,“高度感谢”中方为巴基斯坦洪灾灾民提供从最初1亿元人民币增至4亿人民币的援助,“这是我们独特友谊纽带的体现。这种支援将有助于为人民群众提供急需的救助”。
真的很难想象,如果没有中国,巴基斯坦这一困局要如何解决,巴铁的人民,又会有多大的牺牲。当然,当中国遭遇灾难的时候,当中国在国际上缺乏支援的时候,巴铁也总是在第一时间站出来,即便声音微弱,却也是暖心的阳光。中巴友谊,在这次洪灾中再次历经考验,坚若磐石!
笔者认为,中国的国际主义存在,是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中流砥柱。中国在巴基斯坦此次转特大洪灾中既救当前危急,又顾长远民生安全与福祉的重大工程修筑,体现了中国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真诚意愿与实践。特赋《河满子》为评为观。
汹涌浊流残景,
凄凉悼痛殇音。
巴铁多灾伤怨别,
秃山洪水横临。
拯救危难神助,
筑牢基础妖擒。
——2022年9月7日凌晨时事诗评
作者简介:
冯志清,男,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在职工商管理硕士,高级政工师、经济师,化工企业多年公司党 委书 记、董事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曾兼任:中国化工政研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报社记协特约记者兼顾问、中国化学试剂工业协会第5~7届副理事长、上海市职工政研会理事兼特约研究员、中国化工文化艺术联合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作家协会第1~3届副主席和1~4届理事、中国文学艺术联盟签约作家、上海诗社会员、《2019年中国诗歌大典》副主编、2020年《古韵新风》第一册常务副总编、新上海诗社副总编、天下诗词文学时事评论员。1983年起,有各种论文、报告文学、散文、诗词在中央、部、直辖市等媒体发表或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