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语文
本人是一位教师,偶而写一篇豆腐块小文章。每每有人与我谈起,首先问的第一句话:“你是教语文的吧!”。听到后很惭愧,弱弱的回答道:“俺是教历史的”。对方有的很惊讶!
读书多了,自然就写作了。语文课可不是乱教的,没有二把刷子真上了讲台。
“语文”课作为中国人上过学的还是没上过学大家都耳目能详,妇幼皆知。但“语文”课本为什么叫“语文”?能回答一二者少之又少?语文,在我们从幼儿园到大学所学的科目中,是最独特的存在。其他学科,比如数学、物理,多来自西方,而且名字就非常清晰,数学来自希腊语,研究关于数的一切,物理学研究物质运动规律和结构。只有语文,是中国的,非常中国化,但表意似乎又不是那么清晰。按照数学、物理的这种学科命名逻辑,根本解释不清楚它。
如果说,语文是关于文字之类的,那么文学这个词完全可以概括。如果是关于语言的,那应该跟“英语”一样,叫“汉语”。
但,在中国,它非叫语文。之所以为何这么叫?有很深的文化意义,中国所谓的语文,其实至少包括三层意思,【语言文字、语言文学、语言文化。合起来就叫语文】。
但可以说的更清晰一点。在古文中,大多是单字表意的,比如“所以”,在文言文中,“所”,有独自的意思,“以”又有独自的意思;“因为”,因是因,为是为。二者是分开。并非像现代词语那样,“所以”、“因为”就是一个词,双字表示一个意思。
语文也是如此。语,就是语言,文,指的是文字。
也就是说,语文是一个综合学科。
我们都知道中国古代的语言是和文字分开的,说话归说话,古人说话,未必比我们复杂。但是古人写文章,却比我们现在写文章要复杂的多,有一套单独的方式,这就是令很多人头疼的“文言文”。
也就是说,古人们说一套,写一套。
这中间大有玄机。跟汉字和语言的发展有关系。
一般人总是认为,文字就是把说的话写出来,就是文字。其实并非这样。在古代,语言和文字是存在很大的分歧的。
而且这分歧是不断变化的,一边分歧,一边减少分歧,追求统一。
以前人们交流的话并非很多,狩猎时,甚至不需要说话,打手势就能看懂——身体语言也是汉字象形的启蒙。
但现在情形变了,人们的语言复杂了,要表达的意思非常多,要把这意思用文字表达出来,那就需要更多的汉字。
这就说明,在古代,文字和语言是分开的。
文字只是为了表达语言的意思——因为要写下来——才有文字的。
而且,即便文字也不是非常统一,意思也不完全统一,字形也常常各搞各的,春秋战国,“文字异形”(见《说文解字》)。
所以秦始皇来了个“书同文”。文字意思和形貌,需要统一,大家写一样的文字,这样才能令行禁止,不然作为统一的国家,政府发个文件,很多地方的人看不懂,或者因为所知的字的意思不一样而理解有偏差,可不就尴尬了?
当然了,在战国之前已经有的文字,意思确定的,就不必再改,主要统一的是各国各地新造的字。
但语言无法一下子统一,即便是秦始皇也做不到。我们现在这么发达,想完全让大家都说普通话,也是很难的。所以,各地还是有各自的说话风格和方式,方言是一直存在的。秦始皇也不会管你说什么话,不管是“蛮语”还是“鸟语”,无所谓了,颁布的律法条文政令之类各地的管理者能认识就行,你们自去传达给百姓 。
这是非常聪明的办法,古人智慧,非同一般。否则,现在我们将有识不完的字。但现在认识一两千个字,足够读书写文章。
总的变化是,语言越来越复杂,因为人越来越多,人会的越来越多,要用嘴巴表达的意思越来越多。文字却是从繁复往简单变化。以前有些字,早都不见了。
比如一些特指的字。古人把三岁的牛,八岁的马,看成一个标准。牛三岁了,是壮劳力,说起来容易,张开嘴直接说这个牛三岁了。但写出来,要特指,就非常难。
原本汉字里还有专门一个字表示牛三岁,写成“犙”(sān);马八岁,写成“马八”(读bā,这个字打不出来,单个字像是马字旁一个“川”字去掉最后一竖);比如“驷马难追”的“驷”,就是四匹马拉车,很清晰。
写出来都很清晰,说起来就分不清了,是在说“三”呢,还是在说“犙”?
但这是我们看字典,看《说文》得出的读音,其实用这两个字的人,不会这样说,因为语言跟文字是分开的,文字是为了表示语言意思的。
所以,“犙”写起来,就是这个字,说出口,就是“牛三岁”。“马八岁”同理。
但这种字没必要存在,慢慢的也就淘汰了。别说现代人不用了,古人早都不用了。这是为了尽量语言与文字统一而做的努力。
文字的往前发展,要比语言的发展慢的多。这个都不用到古代找例子,现代的例子就很明显。我们说话,可以说很多形式的话,网络上的流行词语,我们都可以说,但要是写成文字,比如写一篇文章,很多还是不会去用的。
古人操作,跟我们现代差不了多少。所以,古代说话和写文是分开的。
古人说话自然说,写文章却用一个独特的体例——文言文。
现代汉语也不断在吸收字词,“科学”、“民主”等词,也是舶来词,最初人们口头上说,最后纳入文字,我们现在谁都写。
中国的语言和文字,不可能独立起来单独学,只能综合起来,设立一个学科,叫“语文”。“语言”和“文字”放在一起学,相互借鉴,相互启发,互为辅助。“语文”二字,所包含的东西可谓博大精深了。古代教育,主要学科,就是“语文”。
《九章算术》,就是用文言文写出来的,谁说“语文”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