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太阳的形象
文/-冉公
你曾提一束龙须,笔走龙蛇,将志向一挥而就,
以团结志同道和潜心探索、正茂风华之青衫红袖,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掀起香江潮涌风雷激荡,
为天下者谁之天下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而挥斥方遒。
你曾拥抱一场疾风暴雨,次次欣然接受天地洗礼,
甘愿厉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饥腹,苦其皮肉,
在大风大浪中砥砺前行,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将挽救民族危亡担当救国大任的意志和体魄炼就。
你曾撑开一把油纸伞上矿山下车间岂管风急雨骤,
了解工人遭受残酷剥削和起而反抗的组织和苦斗,
将革命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阶级的暴力行动讲明,
将风起云涌的工人运动有效组织引导发展和护祐。
你曾挥动一支黄色教鞭,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奋斗,
将千年求索企盼翻身做主人的农民心中点燃烈火,
工人阶级是领导阶级,农民是中国革命主要依靠,
红旗卷起农奴戟,把农民运动的必要性讲习点透。
你曾抡起一把铁锹勘察选位,撸膊挽袖掘井一口,
那革命老区瑞金沙洲坝农民再不为“吃水难”犯愁,
你让人民从中体悟到共产党的宗旨一切为了人民,
人民饮水思源,知恩感恩,坚定跟着共产党人走。
你曾拄着一根木棒以踏遍青山人未老的不凡气魄,
打破敌人的围追堵截,强忍饥寒交迫,边打边走,
越过千山万水,趟开了转危为安由弱变强的生路,
回答了星火可以燎原,红旗可以打得持久的疑窦。
你曾在彻夜长明的那盏灯光下写下一部《论持久战》书作,
奏响神州十四个春秋挽救民族危亡坚持抗战节奏,
自此全体中华儿女共赴国难的滚滚铁流奔腾怒吼,
成为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光辉坐标和指路北斗。
你曾以雄视万古的远见卓识填词那千古绝唱一首,
一阙《沁园春•雪》发表,竟使蒋介石恐慌发抖,
遭致一批文人以唱和名义讨伐,竟无一称职对手,
却让开明的民主党派铁了心地跟着中国共产党走。
你曾以心怀寰宇的博大胸襟随时展一张地图在手,
两手插腰俯身察看,用超人胆识将华夏春秋重构,
与之须臾不离,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无论硝烟弥漫或火红年代地图都和智慧胜利紧扣。
你曾为避免“人亡政息”覆辙重蹈组织了首次“进京赶考”,
警醒取得政权的共产党人务必谦虚谨慎戒骄戒躁,
时代是出卷人,共产党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
不断自我革命,永在路上赶考,防止被糖弹击倒。
你曾经常在实地考察时戴着一顶麦秸织成的草帽,
这草帽遮挡了阳光暴晒,也展现了伟人朴实醇厚,
不管是在许昌视察河南新乡谷田还是在黄河故道,
那草帽都印证出改天换地找到支点,撬动了宇宙。
你曾身着一件打了七十三个补丁白色泛黄的睡衣,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到七十年代一穿廿多春秋,
你对劝换衣人讲“现在国家还穷不能开浪费的头”,
这就是那泱泱大国领袖与民同甘共苦的立铭座右。
你曾在一病榻上时儿昏迷时儿苏醒状态下批阅了最后一份文件,
得知唐山地震的噩耗使领袖悲泪纵流,
在生命的那段痛苦的最后,他痛心牵挂的是人民的生命,
不久,一代伟人与世长辞,别我们走了,走了,然而他的思想和精神却永垂不朽!
(作于2022年9月1日)

作者*一冉公简介* 徐再城 ,笔名 一冉公、余奂、悠闲智慧春风,诗人,朗诵艺术家。北京市人。中央电视台所属新闻电影制片厂老故事频道《绽放夕阳》栏目艺术顾问,北京首善超然艺术团团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建设文协文学创作委员会会员,中华诵读联合会会员,野草诗社副理事长,世纪文化艺术社签约作家及签约朗诵家,华语作家网艺术中心签约朗诵家,北京诗词学会会员,《北京农村年鉴》执行主编,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原巡视员。他创作大量诗词、诗歌,多在纸媒和网络媒体上发表。代表作有《品茗悟境》《放歌乾坤》《古韵希音》《大道铿锵》等书。已被国家图书馆、中国现代文学馆、首都图书馆收藏。
认证编辑:张忠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