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径文学社作品(夕阳浅唱)
巫水河的流水声.mp3
巫水的夜色
杨焕文
晚饭后,我照例踱在了稍凉的巫水河边(编者注:指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儒林镇巫水段),在我经常把它当作櫈子的、曾经拿它作过文章的那一块石头上坐了下来,静静地观看面前的巫水河。
过几天便是中秋了,早早地,半轮皎月把自己镶嵌在对面山顶上的晚空之中,也静静地凝望着我前面暂时恢复了活力、清澈却是匆匆北去的巫水河。

黄昏,巫水河静静的……(陈世光摄)
这条河自入秋以来,就是昼死夜生。它只有在夜晚才可以向人们表示着她还活着。
我知道这是上游的白云电站每天只在夜晚发几个小时电的缘故,并不是巫水河的自愿。不过我早就知道,即使没有白云电站,在这百年不遇的长久干旱之下,它也会变成一条小溪,用孱弱的水流来苟延残喘。不完全干涸就是十分幸运!白云电站的建成,春夏拦蓄了全部洪水,秋冬来个昼停夜放还是很不错的了!我想它一定也为今年长久的干旱之下洞庭湖的不死贡献了它的薄力吧!看着这急急而去的江水,我就知道了。我眼前的这条河可是湖南四水之一的“沅水”重要支流呢!
我惴度,今晚的月亮是想照一照自己的容颜,看看模样是否美丽吧!好去迎接快要到来的中秋佳节,给爱了她几千年的古老的中华民族一个极好的容貌。古人不是说“花为悦己者容”吗?月亮不是花,却远胜于花。华夏古族正是她的悦己呢!你看咱中国人无论处境,无论贫富,无论地位,也无论官民,总要在中秋月夜,尝一尝月饼的香甜和瓜果的美味,你就知道了!
还早着呢!那如火的秋阳才下山,河边的岸石还留着他炙烤过的的余热。只是凉凉的秋夜微风把河岸的空气制冷了许多,让我倍感舒适。没有了把自己游向河中去除暑热的冲动了。
落日的余晖还没有退去,傍晚的天空仍然很亮。因此无论月亮怎么心急,镜子的河面还是照不出她的倩影,于是月亮只好等待,静静地。只是我看得出她内心的焦急。
我不时地静静地凝望着这一面长长的、运动着的镜子,除了那当笔用的右手食指也不时地在手机的屏幕上“創作”外,几乎不肯挪动在太阳加热过了的岸石上坐了好久的身子。
镜子里虽然暂时还没有月的倩影,但对岸农家彩色层楼在水中的倒影却慢慢地清晰了起来。只是镜子由于微风的扰动,那层楼的倒影被分成细细的好多层,远看并不像农家别墅,倒像是一座座倒着的塔,密密的,层层叠叠,飘渺着,俨然水下的“海市蜃楼”,十分好看!
虽然我不想游泳,但上游没有了的翻水的矮坝上还是有很多仅着裤头的赤条条的人。他们是对岸来坝前水库夜浴的农人及他们的子女们,当然也不乏众多的城里客。这帮人夹杂在于坝上乘凉的斑斓的女人之中,也把自己的倒影映在长镜子里,变成一个个彩色的哈哈镜里歪曲的形象,滑稽地摇曳着,让人忍俊不住。
终于,夜的帷幄放了下来,我的周围被黑色包围了,甚至看不清土岸的夜踱们。眼前的河水变成了墨绿色。于是对岸的山脚,山腰便布满了人造的繁星,雪亮雪亮的。它们和月亮一起,游进了水中。可是这流动着的镜子同样也歪曲了她的美丽。把它们变成了大小不等的雪白的一堆堆碎银,锚在河底,并不被水流带走。于是,夜的巫水便向我炫耀着她不菲的财富,说,你看我有多少银子呵!
月亮当然不满意镜中被歪曲的形象,愠怒着。洁白的脸上便有了红红的怒色,说,我不来你这照镜子了,上别的地方照去!
镜子没有理会月的愠怒,一如地向北奔流,只是夜色下你看不清它的匆匆行色。矮坝上的人影消失了,农墅的塔影也被灯光取代,加入了“碎银”的队伍。没有水声,很静。因为流水本就不多,又加上这段河的河底被电站建设者清理得很平的缘故,河水便没有了弄出声响的理由。这静,倒给了我于清静中乱写的条件。
月亮虽然愠怒,但并未离去,反而在镜子中更加雪亮了碎银的自己。甚至与天空中真正的星子一道,把夜的天空也搬进了水中,摇晃着。那夜空的蔚蓝与水的墨绿融为一体,更加了巫水的华美。只是天上的神仙们可能并不满意,谁愿意居住的房子摇摇晃晃啊!
可是我觉得很好!我并不喜欢高高在上的神仙们,这些不食人间烟火,却尽享荣华富贵的伙计们居住的房子倒了才好呢!
一阵心里的悸动袭来,快中秋了,好希望节夜的平民百姓、特别是为生计而漂流他乡的离人们可以于皎皎的圆月之下,去享受中秋的婵娟啊!(作于2022年桂月十日夜)

推荐阅读山径文学社部分作品:
点击文字链接-杨焕文作品
点击文字链接-“看山员情怀”
作者简介:杨焕文,男,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人,苗族。务过农、参过军,做过法官、任过律师。作品大多以乡土为题材,骨子里恋着脚下这片土地,文字源于对土地的深情。
(山径文学社肖殿群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