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李阳
教师节来临想念敬爱的老师,尤其特别想念中学语文老师孟宪文,久远回忆,记忆犹新。
1971年春,我在宝泉岭农场中学初中二年级就读,新来的班主任是孟宪文老师,她是一位北京知青,个子不太高,明亮的眼睛,一身青春活力,浓浓的京腔口音听着十分亲切。孟老师是北京市五十四中学六六届高三毕业生,1968年来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二师十五团(现宝泉岭农场)二连当农工,因为那时的老三届学生书读得多、见识也广、知识面宽,所以在基层劳动表现好的老三届知青,他们从农业连队调到中小学校,孟老师就是其中的一位。
从那时起孟老师成为一名中学教师,她的语文课我们最爱听。知青老师将城市文化带到了北大荒,年少的我们从老师那里知道了新鲜的事、悠久的历史、精彩的世界。
曾记得,孟老师在自习课时叫我到她的办公室,我安静地站在她的桌旁,聆听孟老师批改我的作文,她分析、指正、表扬、建议,我受益匪浅。
孟老师经常把我的作文当作范文,在课堂上朗读分享给同学们。孟老师的字写的很帅,红色的批语落在学生作文的结尾处,成为我难忘的记忆。
1972年冬,孟老师批阅我写的《我爱家乡》记叙文,那是高中一年级的期末作文,这篇作文我一直保留至今。那一段段书写秀丽的红色批语是孟老师育人的历史见证,字里行间中浸染着老师的心血,也蕴含着对学生的期望,文字虽不很多,但鼓励着我进步成长。
1978年孟老师返城回到北京,在北京市樱花园实验学校继续从事教育事业。人到中年她不断学习深造,通过在职教育圆了她的大学梦,成为一名高级教师,桃李满天下,春晖遍四方。
2019年夏,宝泉岭农场中学的同学举办1974届毕业生聚会,因为我年迈的母亲摔伤,需要家人照顾,所以不能如约去参加聚会。我自命题写了散文诗《风华的岁月珍藏的情缘》。好友朱颉邀请女主播立庚双声诵读,我写的第一首诗被作成音频作品,在北大荒夜读发表,献给了母校的师生。

孟老师从北京发来了微信:你的新媒体作品已欣赏,第一感觉是简洁流畅,真挚感人,聆听第一遍我就流下激动的泪水。看到你的成长,欣慰,高兴,感慨。亲历者不自主被带入青春岁月,怀念,追忆,想往,感染力极强,的确堪称一段活生生的历史再现。能在限定的时间里,正确选材,准确立意,流畅地一气呵成。文中主题突出,情深意切,值得欣赏,值得传阅,值得收藏。
我回复孟老师:昔日老师教书育人的情景还历历在目。今日看到学生做出了点滴的成绩,您也会特别激动、特别自豪、特别幸福。我是您教过的学生,诗文的字里行间里都含有老师的心血,感谢孟老师上山下乡到北大荒,传授给我们知识文化。
孟老师又回复:你是我引以为傲的学生,也的确为你高兴,为你自豪,同时为自己欣慰、幸福。欣赏你的文笔,你的文风,同时更欣赏你的人品,勤勉好学,观点鲜明,充满正气。怀念过去,怀念单纯而向上的学生时代,更怀念我们相处的时光。虽然条件艰苦,但内心充实,心情愉悦,情感真挚,让我难以忘怀。
2020年冬,疫情波及到了许多城市,人们生活常态是居家。我利用这段时间创作了散文《难忘的故乡》。这一次写作,孟老师是我的第一读者,也是我的指导老师,她在北京以微信方式提出修改意见,她时而以其中的人物身份表达情感,时而以读者的身份仔细品读,时而以编辑的身份认真审阅,对文中人物的语言、动作、场景的描写做了细致的刻画。

在孟老师指导下,我完成了新作。在龙岩闽西日报、龙岩市全媒体中心,北大荒夜读,哈尔滨的声音等媒体陆续发表。这篇红色散文敬献给了红军的故乡长汀县,敬献给红军父辈和他们的亲人,实现了我回报血脉故乡的一个心愿,其作品里也蕴含着一份浓浓的师生情谊。
作品发表后,孟老师发微信鼓励我:你写的好啊!情真意切,句句扣人心弦。把思念亲人,怀念家乡,歌颂红军的情感融为一体,使读者不自主地和作者达成共呜,对老一辈革命家肃然起敬。读后感到的是文清词丰句美情重,一种美好与凝重的回忆。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反复的修改,从初衷到完稿,文章一天天成熟,可以说堪称完美。集回忆,敬仰,赞美,歌颂,继承于一体,让老一辈的功绩,老红军的红色历史跃然纸上,感人,育人,塑人。读起来顺畅,自然,令人从内心怀念英勇牺牲的革命先烈,铭记英雄父辈的苦难辉煌。总之,非常棒的一篇红色散文。
我微信回复孟老师:父亲一生有两个故乡,一个是革命老区红军的故乡福建省长汀县,是出生地,也是长大成人参加红军,踏上革命征途的出发地;另一个是黑龙江的北大荒,是第二个故乡,也是父亲艰苦奋斗、奉献终身而长眠的地方。这两个故乡都是我心上之地,一生一世永不能忘。守护好红色的疆土,就要继承发扬红军的精神,建设好北大荒,就要传承弘扬北大荒精神。再次感谢您老师,指导我,激发我,用心中的思念写出怀念父亲的文章。
昔日,知青老师上山下乡的教书育人,我在风华岁月中成长,从老师那里学到了许多东西,奠定了文化的基础,受益终身。如今,已经退休的我所写的文稿还能很幸运地得到老师关注和指导,这份师生情延续了半个世纪,让我受益一生,让我刻骨铭心,让我珍藏永远。
孟老师一生从事教育,她是我一生的老师。
永远的学生以此篇作文献给敬爱的孟老师。
献给曾经在北大荒奉献青春的知青老师。
背景音乐:QQ音乐,老师我想你(降调伴奏),王莹。
附件:孟老师、宝泉岭中学,北京市樱花园实验学校照片。作者和诵读者名片。
◎左晓波老师荐稿◎

诵读者简介:麦子,本名连铁增,热爱朗诵,用心诵读,声音浑厚,情感质朴。2014年曾获得网络“天志杯”朗诵大赛三等奖,2015年获得“夏青杯”朗诵大赛牡丹江赛区一等奖,2017年“夏青杯”朗诵大赛获得大庆赛区优秀奖,2018年获得“为你诵读”杯第三届中华诵读大赛最美声音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