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将第六感当错觉
文/大明(湖北)
一直都相信人有预知感,虽然不知道原因,但总觉许多时候确实发生过,或者亲历过。每当那个时候恍然如梦般,不确定是梦景还是超能力的发现。常常过后会努力去想,这是为什么呢?难道就是不为人知的特异功能。第一次是在少年的时候,有一天睡午觉,梦里觉得自己掉进深渊,一直下坠着,无尽无止,整个人就像悬浮的虚空着。然后就开始发烧,昏迷,最后由家人送进医院,半个月后才康复。可能是经常看我爸订的《无线电》杂志里的连载科幻小说看多了,觉得那是一次特殊的蜕变,或者试图维度跨越不成功,而被原路遣返。再或者是现在流行的一种新解读,说是转世投胎的时候,孟婆那阵子比较忙,熬的汤里兑了水,让喝的人就有了前世的记忆残留些碎片。最早发现这个若有若无的预知感,多数是在睡觉的时候做梦,有次梦见自己坐在办公桌上,跟两个既是同学又是同事的人,在一起讨论唐宋八大家。然后第二天上班的时候,竟然一模一样的场景和对话内容,在办公桌边演驿着。当时惊呆了,这是昨天的梦是假的?还是现在就在梦里呢?感觉恍恍惚惚,傻傻分不清了。在汕头打工的时候,刚到工厂做流水线工人,很累也很疲劳,经常在开机器的时候走神或者打瞌睡,有一天开着机器迷迷糊糊出神的时候,突然听到女儿的哭声,把正在迷糊的自己给惊醒了,感觉不知所措,这一天上班都觉得六神无主,下班后去邮局排队打电话,果然是女儿远在千里的家中手被烫伤了。那一次后我就确定拥有这种特别的第六感,不可控但能感知。它会在你情绪特别敏感时,在你风平浪静的时,在你精神恍惚时,若隐若现。一不留意就在脑袋里出演着类似电影片段一般,那么的真实、真切的还原在现实中。在一九八九年那年,有一天睡在油厂筒子楼的五楼顶层,简陋的会议室用纸板隔成套间的简易婚房,做着美梦。梦见自己开着一辆小轿车,腾云驾雾般跑在非常宽阔的大马路上,一脚刹车把自己从梦里惊醒,着实被自己吓得一跳。那个时候连自行车都是借钱买的,一个月才七十二块钱,原来白杨垴这大拐弯大长坡这地方,厂门口那条破烂狭窄的一片荒芜的马路上,哪里有小车的影子。谁会知道二零零三年在浙江打工,由于闹非典停工,回来在家里待着特无聊,然后就决定去学车考驾照。在零七年还真的买了一辆车,厂门口的窄马路也变成双向六车道的大马路了。就这样把那个差不多二十年的梦也兑现了。最不可思议的应该是这个相遇的故事,八六年秋那年从部队请假回家探亲,无锡绿皮火车转南京,然后南京转大客轮到九江,再从九江转班车回阳新。沿途一路上都有人上下,而在冷水源桥头那里,看到一位小女孩穿着米白色春装,圆圆的脸,扎个马尾巴辫,下车往桥头小学走去。我坐最后一排,位置比较高,看得比较清楚,感觉这个小女孩特别像一个曾经记忆熟悉的人,心中也就闪过一下,但记忆却很深刻。岁月如梭,时光飞逝。工作辗转许多省份,最后又回老家重新干起通信行业来,而工作站也是车水马龙,铁营盘,流水兵。办公室的文员换了一茬又一茬,没想到曾经几十年前擦肩而过的人,竟然能做同事,一次无意中说了起来,然后各自描述觉得特别清晰,这才恍然大悟,为什么那次遇见那么深刻,是为将来的相遇,早就打下记忆的烙印的。所谓感觉就是我们的听觉、视觉、触觉、嗅觉和味觉。这五类基本的感官知觉,它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普通感觉。所谓的“第六感”,心理学中被称之为“超感官知觉”。在特定的条件下会被人激发出来,或者头脑中一闪而过,给我们一些普通感官所不具备的讯息。前面那些感觉其实都是美好的回忆,但也有些让人沮丧的、给人痛苦的、令人心寒、不堪回首的也比比皆是。自从有车后,偶有几次车祸也提前有感知,所以小心翼翼,但它就不期而至,防不胜防。工作上有一些不愉快,生活上的那些不堪也有预知。那些不好的就刻意把它淡忘掉,谁能保证自己每天都是幸福和快乐的呢。人生中的坎坷不平,起起落落才是生活。能预知到但不可阻挡,这样才是真实的生活。假如你把一切都规划完美了,像计算机编程那样,按部就班,分毫不差,提前预设,那是多无趣啊。那是属于机器人的生活,不是我们有血有肉有灵魂的人所要的生活轨迹。现代人依赖计算机技术,提前把很多预设都程序化,模块化,数字化的编成固定模式,然后具体实施的人就不用动脑子,不用钻研,点点指头,触摸开关,就能完成某些任务了。似乎给人一种错觉,认为由计算机自动化制造出来的产品就精细,严丝合缝,分毫不差,其实这还是需要后台技术支撑的,那就是编程。而且还需要精细的自动化机械,也就是制造这些能做出完美产品的配套设备,类似于生产线。那就是工匠,许多纯手工打造出来的精品,比流水线出来的其实更细腻,奢华和结实。并具备独特性,曾经我们的前辈们,用一双灵巧的手以及聪明的智慧,做出许多精美绝伦的工艺品,他们或者就有那种预知的感觉,然后遇到难题就迎刃而解。我觉得那些有独特天赋的工匠就是这样的,他们专注于某一事物,全身心投入,研究,琢磨,突然那天就打开闸口般,才思喷涌,从而突破一个又一个难题。完成一个又一个常人觉得不可思议的任务。所以有句话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在你整个思维都全神贯注在某一事物之中,必然你就能透过事物的表象,进入其根本和内在,看清楚来龙去脉,等你看到如透明状态的脉络,还有什么不能解决问题的方法呢。
作者简介:大明,本名明瑞华,湖北黄石阳新人,当过兵,下过海。 现从事通信维护工作。把爬山涉水的工作当成游山玩水的娱乐,闲暇之余码些文字自娱自乐。
《青年文学家》作家理事会招募会员
青年文学家杂志1957年创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大型综合类学术期刊。《青年文学家》作为国内外发行的严肃文学期刊,由黑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齐齐哈尔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共同主办。
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2-2139
国内统一刊号:CN23-1094/I
近年来,杂志社为“繁荣文学事业,培育文学新人”创建了青年文学家作家理事会,作为杂志社团结和联系作者的桥梁和纽带。订阅一年刊物即可加入理事会,并办理杂志社签章的理事证,参与理事会组织的各项文学活动。具体请关注《草根作家》微信公众号或添加微信Lzxl147258369了解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