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先生已经退休,在北京外围县城的乡下买了套带前后院的房子,叫“联排别墅”,他每天写写小说、画画画、溜溜狗、养养花、过着村夫野老的生活。偶尔也会出趟差,客串个设计院总工,也有过去的合作伙伴想着他,那天杨主任就打来电话:“哦,张院长,好久没见,可愿意跟我去趟南阳?”不等他回答就发过来一份文件,说:“明天上午九点咱们跟甲方开个网络会议。”就撂了电话,杨主任一向不喜欢把事情说明白。
张先生只在手机上瞭了文件一眼就下地干活了,他家前院门口的一棵藤本月季已经长到了三米,今年花开得很旺,算是小区一景。他每天都会过去看它几遍,这是他平生从来都没有过的。他这个城市规划专家竟然对花卉知之甚少,最近才从视频里得知有些花不等谢就得剪掉,这样才爱发新蕾,可主动剪掉那一朵朵尚有生命的花他还是于心不忍。月季是北京的市花,就因为它常开不败的性格,此消彼长能开上九个月,其型、色、香俱佳,真是种好花。他想起那份文件里有“南阳”二字,就勾起了一桩桩往事。他认识一个叫张浩的美男,高大健硕,自称是南阳人,曾经在欧洲生活,会说一口流利的阿尔巴尼亚语,可他对他的身世一直起疑,因为此人靠一位河南的大龄美女供养,他们俩都有家室;真巧,他有位叫王会的女同事也是个南阳人,是位实习律师,可能跟其部门领导相好,经常被指着鼻子骂操她妈操她奶奶,谁家养了这闺女算倒了霉;想不到此女后来拿到了律师证并且为企业立了功,竟成了她上司的上司,又把她曾经的上司骂得狗血喷头,这让张先生不得不对律师这一行,其实是人性而慨叹。想着想着他的脑子里又蹦出三个南阳人,他们都姓李,都是同学,都做金融……他有一种感觉,只要你去过一个地方以后还会去,只要你遇到了一个人以后还会遇到,没想到他还有机会去南阳。

张先生用两个小时理清了思路,在电脑上打出几个标题,就关了机,今天上午的会肯定是他主谈。来到地上,牵上他的两只狗苹果和三星——是它们让他的生活不得不有规律。他溜狗时遇到邻居会点点头,说声“早”,就赶紧离开,他是这个小区的另类,人长得风流却是个“老光棍”,口口声声说自己的夫人在美国,他很享受这份孤独。有人会故意问:“你媳妇什么时候回来呀?”他说:“疫情原因,估计得四年。”美国不像中国,早都对疫情放开了,谁信?溜狗回来他给它们洗了脚又喂了自己,赶紧上床睡早觉,却无论如何都得翻翻“快手”,全是些低俗的节目和碎片化的信息,没办法,这是他这一年多养成的习惯,上厕所都得看短视频,占了他大量时间。他脑袋一迷糊就睡着了,醒来已经是上午九点,赶紧下到地下室打开电脑,视频会议正好开始,他就在电脑里看到了一位女士,严学,名字有名怪,更奇怪得是她喜欢视频聊天。
杨主任给他们介绍:“严总,企业家、教育家、金融家,她的事业主要在安徽,有茶山和一座书院;他这次回南阳是继承父业,她父亲和叔叔们在南阳有个大农场,愿意和我们农村教育中心合作。”
严学用南方普通话说:“没有啦,杨主任是我的首长,我是杨主任的兵。我虽然是南阳人,离开老家有二十多年了,这次我受父亲之邀,回去帮他做家族企业,我父亲和大伯都八十多岁了,把摊子交给了我。”

张先生说:“杨主任、严总,文件我看过了,我和南阳有缘,曾经三下南阳,在那边的经济开发区做过规划。我知道它是诸葛亮、张仲景的故乡,真是人杰地灵。当年河南南阳和湖北襄阳争刘备三顾茅庐的出处,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说:‘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南阳就有了卧龙岗和武侯祠。可刘备和诸葛亮做‘未出茅庐三分天下’的古‘隆中’却在襄阳,原来那时候的襄阳归南阳郡,襄阳的位置更具体,这一局襄阳胜。南阳又和十堰争南水北调的源头,丹江口水库大部分在十堰,南阳却以‘南水北调,源起南阳’胜出,全国人民都认为丹江口水库在南阳,尽管十堰为此专门成立了丹江口市,把十堰人气得要死。”
电脑那边的两个人笑。严女士给张先生的感觉:微胖、不打扮、话不多,很客气,也朴实。
调侃之后张先生进入正题,把对方提供的资料分成四大产业:农业、医疗、养老,还有文化,他的观点是,南阳名人太多,跨越了多个时代,大家都在做,很难做出特色;医疗和养老都可以纳入“健康”,农业也可以“健康”定位——吃有机食品,过田园生活。第一次会议就这样结束,杨主任说由于疫情关系北京封城他可能去不了,让严总和张先生直接联系,这部小说就从这里开始。

作者简介:欧阳如一,规划师,建筑师,诗人,作家,绘画爱好者。创作了大量作品,包括小说、诗歌、电影剧本等各种文学形式。近作有:长篇系列间谍小说《天生间谍》;自由诗集《我的神》,长篇史诗《大航海时代》,长篇史诗《周颂》;长篇婚恋小说《生死恋》《爱是永不止息》……

主播简介:郝玉华,河北省怀来县人,中学英语高级教师。1979年高中毕业。1980年公社广播站广播员、电话员。1983年张家口师专英语专业。198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6年沙城中学任教。1987年—1999年任教初中英语。2000年至今任教高中英语。2023年4月退休。本人爱家人、爱孩子、爱邻里,同情弱势群体,愿为基层文学爱好者和退休的老年文友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用自己的声音传播好作品和正能量。爱好广泛,尤其喜欢朗诵、播音、唱歌、旅游等。用声音传递人间的真善美,用脚步丈量祖国的好河山。主播过多部中短篇小说,给多家平台诵读了6000多个作品。现在仍在《灵秀师苑风》《家在山河间》《乡土文学白杨礼赞》《昌古驿站》等平台做志愿者。认证都市头条编辑两年来制作了近6000个作品,均上红榜,其中有近600个作品上了热点。被认证京津冀都市头条金牌主播。主持过几场线上朗诵晚会,被评为优秀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