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篇连载-史诗(163)
诗║李耀文
第八章~第四节
关汉卿杂剧《窦娥冤》
译外文在欧洲流传


唐诗宋词后,元曲又盛兴。
杂剧和散曲,一时广流行。
乐舞演念白,融于一体中。
戏曲之形式,成熟已见形;
元朝统治者,推行其弊政。
民族分化策,压迫汉下层。
文人受压制,九流排末名。
元杂剧多写,社会之现行。
反抗被压迫,追求美好情。
元曲剧作家,已斋关汉卿。
生活之时代,黑暗腐败政。
阶级和民族,矛盾日上升。
社会大动荡,民生不安宁。
汉卿之剧作,将现实反应。
时代之气息,尽显其剧中。
自比一铜豆,喻其骨头硬。
六十多部剧,汉卿写一生。
代表《窦蛾冤》,杂剧中著名。
善良女窦娥,悲剧之人生。
蔡家童养媳,少小受苦情。
丈夫又病死,与婆依为命。
恶徒张驴儿,歹意心中生。
欲霸娥为妻,下毒犯罪行。
窦娥婆未死,驴父反丧命。
张驴儿送钱,将官府买通。
罪推窦娥身,自己全撇清。
蛾为救婆婆,含恨认罪行。
最后被冤杀,死时还年轻。
该剧揭示了,社会不公正。
为底层人民,伸张正义情。
现实和浪漫,合并与融通。
文学价值高,艺术亦湛精。
被译成外文,在欧洲流行。
注:关汉卿(约1234年以前-约1300年),原名不详,字汉卿,号已斋(又作一斋、已斋叟),汉族,解州(今山西省运城)人,另有籍贯大都(今北京市)和祁州(今河北省安国市)等说。元杂剧奠基人,与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关汉卿居四大家之首。
他一生的戏剧创作十分丰富。剧目有六十多个,剧本大多散失。他的杂剧,有悲剧、有喜剧,题材广阔,深刻地揭露了元代腐朽黑暗的社会现实。他的《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鲁斋郎》《单刀会》都是脍炙人口的作品。他的《感天动地窦娥冤》是元剧中最优秀最光辉的剧本,它犹如一篇声讨元代统治者的檄文,通过纯洁、善良的窦娥的悲剧,揭露了元代社会高利贷盘剥、地痞流氓横行和官吏贪赃枉法、草菅人命的罪行,鞭挞了元代社会的混乱、畸形和吃人的丑恶本质。
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形成了他的主题深刻、结构严谨、形象活泼鲜明、语言泼辣质朴的杂剧特色。他是我国戏剧史上作品最多,成就最大的一位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