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山归来话太湖
作者/李土林
刚过立秋,我们自驾从上海闵行到位于苏洲吴中区的太湖西山景区呆了三天,准确地说实际只有整两天。虽然时间短,她却给我留下了难忘的记忆。西山归来,所见所闻不时在脑海翻腾,如鲠在㗋,不吐不快。
我去过大西北的青海,见过青海湖;去过被称为天堂的苏杭,游过杭洲的西湖、苏州的园林。但都是走马观花,没有太深印象,也没有诉诸文字的激情。而这次西山之行,虽然从8月10日返沪至今己过旬余,但分享美感和见闻的冲动,无时不在叩击着我的心房。
人们常说,美丽的太湖,迷人的西山。西山因太湖而妩媚多姿,太湖因西山而丰富多彩。我说,如果说太湖是西山岛的灵魂,那么,西山岛就是镶嵌在太湖上的珍珠。

苏州西山,是西洞庭山的简称,是我国淡水湖中最大的岛,是太湖风景名胜的精华。俗话说,太湖山峰七十二,西山最多最大最精华。西山以群岛风光、花果丛林、吴赿以来的古迹见长,拥有湖中群岛、湖湾山水、山中坞谷、山顶峰峦四个层次。全区十个景观类型二十个景点,其中有八大名胜:太湖大桥、太湖、林屋洞、明月湾、缥缈峰、石公山、包山禅寺、禹王庙。
西山,是饱览太湖的绝佳之地。在西山,我们住在和太湖仅一路之隔、石公山侧畔的石公村民宿。由于时间关系,只在途中浏览了太湖大桥、明月湾、石公山。观赏了湖光山色,游览了林屋古洞、吴王夫差败赿之地夫椒(山名)景点。
虽然己立秋,但酷热未减,我们除过笫一天上午、笫三天上午游览了林屋古洞、吴王夫差败赿之地夫椒,基本上都在湖边游玩,可以说是过足了赏湖观水之瘾,真正见识了太湖的湖光山水之美。

太湖之美在于水。太湖的水,西山最美,最清澈,最自然,不泛黄。在西山,我观太湖水之美,美在她是魔幻会变的水。晨起,曙光初见,我站在楼上远眺,走近湖边近观,湖水如碧玉,如裴翠,如湖畔的垂柳,又如湖边的芦苇,湖心的小岛、石公山的松柏,青翠碧绿,山青水秀,交相辉映。午时以后,在艳阳的照耀下,眼前的湖水如明镜,似海洋,如宝石,如天空,湖天一色。傍晚,夕阳夕下,站在湖边极目远眺,湖水一望无垠,与天际相接,晚霞倒映水中,向人们诠释着水天一色的内涵,彰显着湖光山水的美感。坐在湖边的柳荫下,看湖上白帆点点、海燕戏水、海鸥逐浪图画,听渔歌轻吟唱晚,任微风柳枝拂面,酷热顿消,煞是惬意。回到餐桌,宾客结伙,主人阖家,各自品味湖中出产的清蒸白鱼、蒜蓉白虾、干煸银鱼、红烧湖蟹等美味佳肴,快乐幸福感顿增。酒足饭饱,月挂中天,回到湖畔,感受太湖夜色之美。只见湖水铺金镶银,如鱼鳞,似水银,如八百米深处釆出的乌金,又似洒在水中的真金白银,波光粼粼。再遥望明月,更觉明亮皎洁,令我如痴如醉,如幻如梦,不知是月光照得湖水晶莹潋滟,还是湖水反射得玉兔更加妩媚动人?啊,太湖的水真美,美得令我陶醉,让我不知困乏,不知劳累,不忍离开她的身边!
太湖之美,不仅在于她的美景吸睛,而且在于她的博大情怀和胸襟。她在我国五大淡水湖中排名笫三,流域面积39600平方公里,水域面积2300多平方公里,湖中50多个小岛,其中18个岛上有居民。其流域灌溉林果面积达80多万亩。她不像西湖和青海湖,从海洋或黄河中汲水,一遇沙洲阻拦或地质构造变化而由咸变淡或由淡变咸。她从长江吸収营养,胸怀一腔淡水,忠贞不渝,始终如一,矢志不移,痴心不改,坚守初心,牢记使命,无私奉献,造福人类。她就象伟大的母亲,以甘甜的乳汁哺育着沿途人民。她把白虾、银鱼,鲚鱼、湖蟹——太湖"四珍"和稻谷、枇杷、杨梅、碧螺春茶等硕果,毫不吝惜地奉献给了江浙两省农渔民以及全国人民,只讲奉献不求索取。这怎能不令人对她肃然起敬和赞美!
太湖之美,还在于她有传说,有故事,有文化,有灵魂。

在石公村东边不远的湖畔,有一座三面临水、座北面南被称为西山八景之一的半岛,叫石公山。山上岩石奇秀,翠柏葱郁,因山有奇石形如老翁而得名。相传昔日山下傍水处有奇石两块,石公石婆,差肩而立,相对而望,在日夜思念着大姑、小姑。又传海登法师曾在此山住了十年,每年九月十三,山上可见"此景天上有"的日月双照的"石公秋月"奇特景观,为此山增添了神奇的色彩和灵气。面对石公山,我在想,假如石公山是大陆,石公石婆是大陆人民,那么对面隔湖相望的小岛就是台湾岛,大姑小姑就是台湾人民。这传说不正是两岸人民相互守望,盼望团聚,盼望统一的逼真写照吗?!
太湖西山段,位于现今的苏州吴中区,这里属于古代吴国的中心,吴国和赿国的多次战争发生在这里,其中的夫椒之战和改写历史的吴赿大战就发生在该区。因而,这里襟吴带越,是吴赿传统的传承地和吴赿文化的交汇地。
在距石公村往西不足10公里的"吴王夫差败赿于夫椒"巨石前,我脑海又浮现出夫椒之战等吴越战争的埸面。 公元前494年,吴王夫差为报吴国先王阖闾被赿国击败杀死之仇,发全国兵力进攻越国,在夫椒(今洞庭山)击败越国军队,迫使赿王勾践作为战俘前往吴国侍奉吴王3年。此战奠定了吴国的霸业。但吴王听信小人之言,放赦了勾践,还与赿国通好,为吴国的灭亡埋下了祸根。此后,赿王勾践卧薪尝胆,于公元前475年发动赿吴大战,灭掉吴国。从此后"有志者,事竞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有了下联"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历史上正反两方面的的经验教训,反复告诫我们,兼听则明,偏信则喑。不可轻信小人谗言。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人民的犯罪。放虎归山,遗患无穷。
在太湖畔的石公村方圆,还有明月湾、明月古村、林屋古洞。明月湾在石公村西1.5公里处,距石公山也不到3公里。相传明月湾是吴王与西施赏月之地。明月古村据此而建,依此命名。其建筑红砖青瓦,古朴典雅,流光溢彩,斗拱飞檐,成为当地一道亮丽的风景。林屋洞,在我们下榻的石公村民宿东边3公里左右、距石公山1公里之处,是被称为"天下笫九洞"的道家的洞天福地林屋洞。景区内可观赏地下厅式石灰岩溶洞里的石林和地面的梅海。它是道教文化和梅花文化完美结合之地。当地每年都要在此地举办一次梅花艺木节。古往今来,不少文人骚客在西山太湖留下了许多诗文……。这一切,更是为太湖之美增添了色彩,添加了底蕴,积淀了历史传统和优秀文化的厚重,令人对太湖之美有了更深刻的解读。

如果说石公山、林屋洞、明月湾等彰显了太湖的古朴之美,那么太湖大桥就是现代文明的结晶。它是架设在吴中人民心中的救命桥、连心桥、爱心桥、致富桥。
从沪抵吴,车出渔洋山遂道,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太湖大桥。
太湖大桥,北起渔洋山,南至西山大庭山,跨太湖,连接长沙岛、叶山岛、西山岛,全长4308米,有1号、2号、3号桥三座。三座桥各有特色,概括地说,就是一长一高一精致。一长——1号桥长1768米,最长;一高——2号桥通航最高的孔22.5米,是最高、主孔跨径最大的一座;一精致——3号桥,主通航孔为三跨连续桥,大桥贴水而浮,桥体简洁明快,轻巧新颖,富有时代感,桥岛绵绵十余里,直抵太湖湖心,与太湖山水相得益彰,如一条飞舞的银链,飘落在太湖群岛之间,蜿蜒起伏。

太湖大桥1992年12月27日动工,1994年10月25日建成通车,总投资1.15亿元,其中机关、事业单位、企业集资和个人捐款达1000多万。这1000多万,是吴中大地人民群众以及海外同胞"我为大桥争贡献"的爱心善举,是海内外同胞爱西山、爱太湖、爱祖国和积极参与建设祖国大好河山的实际行动。这其中的捐款个人,有8岁的小学生,有残疾的孤儿、老人,有政府官员,有退休老人,有商人,有个体企业经营者等海内外各界人士。其中的昆山医院医生许佩华,在西山岛当了十年医生、亲眼目睹了许多当地危重病人因不能及时送出而造成的悲剧。他听到建太湖大桥的消息后激动万分,立即拿出1000元,并附了一封信寄给大桥建设办公室。他在信中写道:"我替西山人民欢呼,共产党万岁"……。太湖大桥的建成,不但为太湖之美增添了光彩,解决了太湖西山诸岛的交通问题,实现了当地人民世世代代架桥的愿望,而且将为开发与利用太湖自然资源和地理优势,加快苏洲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的建设步伐,尽快建成环太经济区发挥重要作用。我坚信:太湖的明天会更美丽!期盼:太湖的明天更美好!恳愿太湖更加美好的明天早日来到!
2022.8.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