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修安华禅寺记
作者:王耀群
安华禅寺位于西安市周至县城西南15公里之骆峪镇龙窝村,地处秦岭北麓、傥骆古道北口东侧。东望西安,西接宝鸡,南通巴蜀,北邻杨凌。108国道侧穿川陕,环山公路抵脚东西,旅游观光路绕寺而过。其寺座东向西,三面环山,禹湖迎面。其背稳,其面阔,龙兴圣诞之属,物华天宝。古刹新姿,教化之所,钟灵毓秀,佛教圣地。聚天地之玄奥,携太白之奇秀,沐秦渭之清风,鉴老子之道德,吮丹阳之正气,融国儒之精华,彰菩提之灵慧,置神奇美景之中,骆城犹在,人文始祖。九龙朝圣,五色映威。骆水悠悠,千年欢歌。山湖微澜,碧翠玉镜。细柳弄姿,芳草萋萋。峰峦叠嶂,寺镶锦屏,旌幡列列,如诗如画。圣地洞天,趋之若鹜。通达八方,幽而不塞。可谓是:青山不墨千年画,平畴无玄万古琴。菩提荫泽桑梓荣,海纳百川华夏锦!
据传,洪荒一日,天象诡异,黑云滚滚,狂风怒嚎,暴雨倾盆,电闪雷鸣,红日突现,七彩流光,气象万千,一条火眼金甲之巨龙携巨雷之声,破岩腾空而舞,翻云覆雨,嘶鸣天宇。不知所向。当晚,大禹生,啼如宏钟,响彻山谷。后世称大禹出生之山洞为禹洞,巨龙腾出之洞为龙洞,洞璧留有巨龙爪痕。洞口宽一米余,洞高二米余,洞深不可测。洞口上沿一株龙柏,根扎石岩,历经千年,虬枝浓茂,雄姿勃然。洞中出一泉水,清冽甘甜,人称龙泉。洞前村落,世称龙窝村。村傍太白天池溪流涓涓而下,积此成渊,浩浩呼数百亩。寺门掩映,山形潜底,烟波荡漾,鱼鸟争泓,景醉观客,美其名曰:禹湖。千百年来,民勤俗淳,人丁兴旺,五谷丰登,享泰和安。为祭龙圣,村人建龙王庙,香火连绵。

时至隋唐,骆峪古镇商贾云集,店铺林立,街市繁荣,一日三集。商贾百姓,祈福求安,避灾销祸,仰仗神明。建庙敬神之风日盛。此地在沧海桑田中庙宇众多。其中,龙王庙更名为慧泉寺。该寺占地百余庙,横跨骆水两岸,殿宇成片,林木掺天。世传,唐僧西天取经,看到神仙路傍边的规摸宏大的慧泉寺上空,祥云萦绕,瑞气盈天,就在此住宿一晚。取经归途,又宿一夜。随后,人们为纪念唐僧取经之功德,便将寺院更名为罗汉寺。西周姜子牙、三国大将姜维,唐代药王孙思邈等都在该寺留宿小住。历代文人骚客李白、白居易、苏轼等都在此留下了千古诗文。
时移世易,沧海桑田。该寺象一叶扁舟,在历史的长河中沉浮莫测,时兴时毁。到1954年,县教育局拆除该寺,用其材料修建了南留小学。骆水西岸老庙遗址尚存,东岸仅留龙王庙一间。

2012年,骆峪、红旗二村多名信众代表,前往南方东华禅寺,恳请万行法师委派弟子释明意法师主持本寺。释明意遂带领4名弟子,修复重建罗汉寺。弘扬佛法,护佑一方。
2013年,罗汉寺(龙王庙)更名慧泉寺。当年10月19曰奠基。
2015年,慧泉寺写进周至县志。2017年,在释明意主持下,组织当地信众与八方施主合力重建了天龙殿。2018年,被西安市宗教局批准为宗教活动场所。
2000年7月,在得道高僧万行大和尚点化下,慧泉寺更名为安华禅寺。寓祈国平安,振兴中华之意。近几年,释明意法师主持寺院,奔走呼号,废寝忘餐,呕心沥血,四处协调,规划筹谋,化缘引资,拓荒建寺,百折不挠,笃志玉成,在当地村民和八方信众的积极参与努力下,筹款筹物,献智献力,一座规模宏大的明清风格庙宇建筑群抜地而起。雕梁画栋,梵音袅袅,木鱼当当,香客纷至。现已建成了龙宝殿、伽蓝殿、士地殿、山神殿、讲法堂、净居楼、斋堂、接引塔、观景台、库房、流通处、莲花池、龙洞、龙泉等。其昭然功德,赢得信众与香客的交口称赞。

目前,正在筹建圆通宝殿,禅堂、天王殿、钟楼、鼓楼、闭关房、尞房、牌坊等。
安华禅寺始终奉行“信教爱国,学佛做人,虔诚理佛,修德忠诚,向善济世,普度众生”的佛事理念。佛光普照,强国富民!
欢迎八方信众前来旅游观光,理佛悟道,进香布施,弘扬佛法,普度众生!
安华禅寺将对在寺院重建中捐款捐物,献智献力之人,勒石镌名,树碑彰表,将其功德,永以记之。
阿弥陀佛
(撰稿人:王耀群 2022.8.29)
(注:上图系作者跃马饱览古骆风情)


作者简介:王耀群,周至县人。大学中文系毕业,当过高中语文老师、县委党校教员、乡镇长、乡镇党委书记、局长、县史志办主任、副县处级干部等。现已退休。文化爱好者。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主编过二轮巜周至县志》《周至县村镇史》《周至县组织史》等。参与周至县传统文化研究会、楼观道文化研究会、周至县财神文化研究会及周至县孔子文化学会等社团组织的活动。


【诗韵楼观】
~~~~~~~~~
纵情笔墨 快乐自我
~~~~~~~~~
特邀顾问:王芃 张地君
文学顾问:魏龙 凡夫易谈
总编:诗韵楼观
主编:陈洁 张香荣
编审:吴建辉
编委:宛雪 秋芝韵 吕孔雀
美术编辑:吕义孝
刊头制作:宋育平
文宣:魏龙 存良
法律顾问:陈昌文
投稿加主编微信:139911360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