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群星璀璨的贵大老教师点赞!

在乡村文化振兴第一线作奉献-记贵州大学离退休老党员老干老教师们为乡村振兴而奋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将乡村振兴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五个振兴”的科学论断:特提乡村文化振兴,将极大推进乡村振兴工作。
全国各地积极推进党建引领老干部工作向基层延伸。为讲好贵大故事,传播贵大好声音,展现贵大风采。现特将近20 年来贵州大学在党建引领下,离退休老党员、老干、老教师们无私奉献深入到花溪区的基层乡镇,乡村为乡村文化振兴作出了实事实干的贡献!
贵大院址座落在灵秀花溪,花溪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青岩镇历史上就有状元文魁赵以炯、诗帅周渔璜、历史明贤平刚……而今被获誉全国五A 景区、贵州省首个中华诗词之乡。
体现了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努力下之功绩!而今青岩镇的振兴之誉深而广之!尤其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上广誉海内外。
在这一点上,贵州唯一的211 高等学府贵州大学的离退休老党员老干老教师作出了不懈努力和贡献。
特指“贵州大学一青岩诗乡联谊会”从2011 年开始自2021 年就持续八届由贵州大学主办在青岩镇隆重举行。从2003 年开始,首次到青岩镇鼓动、宣传、指导者之-,就是贵州大学老党员老领导已92岁的原贵大诗词学会会长冯泽同志(时任省诗会副会长)。
他数十次不辞辛劳的来到青岩镇政府、青岩菊林书院、青岩诗词会并下到村、寨现场赋诗挥毫(如到青岩扬眉村、龙井村、黔陶老榜河村等)对青岩镇创建诗词之乡各项工作认真、细致地给予指导,严格要求.和辛勤付出!
冯泽先生乐意受聘担任菊林书院荣誉院长,亲自为青岩镇农民诗人诗集撰序;
在省、市直至中华诗词学会广为宣傳青岩诗乡的创建工作;把“贵大中国文化书院”与“青岩菊林书院”情牵在-起;率“贵大诗词学会” 师生多次来青岩指导与交流。冯老和当地乡村文化志愿者们成了好朋友,好老师!又特在青岩小学关心下一代,关爱留守儿童。
冯泽先生数次在该校现场挥毫教诲乡村下一代。特选审青岩诗友之诗载《贵大吟苑》,特邀青岩乡民上到贵大礼堂参演,今年又亲临青岩向乡民赠向百年华诞献礼之《时习斋诗文选》……青岩能评为“中华诗乡”能有如此乡村文化振兴与贵大分不开,冯老首功無愧。张新民教授特撰写的“诗乡铭””青岩山川清淑灵秀,人物磊落英拔,郁积勃发,文风浸盛,诗家结伍成队,菊林书院领缨,俨然负重位于黔中,享高誉于西南,乃至惊动京师,腾声海外,遂获中华诗词之乡称号,诚实至而名亦归之也。
诗为时代之心声,足可达民隐树风声,故孟子谓诗息而后《春秋》作,顾炎武称诗亡而斩木揭竿之变起,则诗之兴亡,亦关系世运隆替。
青岩虽西南一隅之地,而人人皆知奋志为诗,乃至鸣声蔚成山音海潮,亦可见国家政通人和之盛云尔。”并亲自到青岩开展文化研讨,担任乡民诗歌比赛评委,带领全国全省乃至海外专家亲临青岩指导。
王晓卫教授撰写的”青岩诗乡赋”:“女娲炼石,溢彩飞光,或溅斯土,蕴育此乡。北望惠水,趣满涟江;南对翠岭,韵通贵阳。定广门外,夏禾秋香;玉带河畔,人歌鸟翔。南街北街,家家献物产之丰;石碑石坊,处处耀贤德之祥。缓行背街,低吟冥想;快上狮山,境阔情狂。于是思随云浮,忽至骑龙,过清溪而仰望,见绿树之绕房。品桐野之杰作,闻当时之墨香,慨黔中之硕彦,媲竹垞与渔洋。一步两步,低回垣墙,三间四间,阒然柱梁。恍见钟瑄捋须,缓步海疆,凿诸罗之陂池,焕荆棘之文章。忽焉来归古镇,意乱神惶:赵公数言,斩修士之首;野火一怒,焚外教之堂。昔年烬灭之地,此刻繁华之乡,今耶古耶,世事茫茫,是耶非耶,颇费思量。又有哲嗣以炯,从容庙堂,夺进士之冠,破僻壤之荒。降及清季,诸事荒唐,皇族少立宪之诚,同盟多排满之党,孙文集慷慨之士,黔省赖平刚之襄,摧枯拉朽,岂惟武昌!尔乃精回梦转,百年一觞!叹昔贤之不再,喜文运之稍昌,虽无渔璜之笔,但有众家之簧:或发思古幽情,或写惬心文章,或登高以舒啸,或临流而欢唱。更有诗社联众,歇犁锄而缥缃;龙井润村,化清泉为诗墙。文昌旧阁,茶飘书香;菊林书院,秋菊有芳。缓步而行,门有流雅之联;伫立以观,诗杂俚俗之良。逢年过节,助兴有宫商;数星观月,挥杯劝诗肠。诗曰:古镇文光到野塘,青天溢彩夜流霜。三秋稻谷兼诗味,四季街台赏锦芳。腹饱尤需魂魄舞,江宽岂伴海洋量。从容翰墨悠然趣,醉醒闲忙乐此乡。”将给青岩留下历史铭忆。
并亲自在青岩讲授国学与诗词,并深入到龙井数次。
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的所有领导和老师们数次来到青岩镇。
举办过“青岩文化研讨会”、“ 贵州儒学研讨会” ;
授予青岩菊林书院“贵州大学中国文化贵州研究中心青岩工作站””中国文化书院文化传承与素质教育基地”的牌子;
张新民院长还乐意受聘担任菊林书院荣誉院长;
并亲自参与指导青岩诗乡。
现任之张清院长及相关领导今年就两次到青岩关心与指导。
像这样的例子多之,其中包括时任贵大党委书记、校领导、宣传部部长、校团委书记,校诗词学会领导……等都亲临青岩指导、参与、支持。
据不完全统计如黄莉、罗开阳、張闻玉、何培均、张清、邹超亚,李惠民、曾永模等多位教授多年多次深入为青岩的乡村文化振兴作奉献,并发表赞青岩的佳诗佳作。
特以2021 年为例:罗开阳教授亲临青岩为“庆八一建军节”朗诵长征诗鼓励青岩乡民。他又与何培均教授在青岩举办的“庆党百年华诞诗书画展”现扬题字赋诗,贵大老年大学东区书法班全体退休老教授、老教师将作品参与展出并现场挥毫让青岩乡民受益匪浅!
提到为青岩文化振兴的“菊林书院”创办人就是有乡愁之心从小在青岩长大的的贵大退休教师,老党员饶昌东(78岁)。几兄妹无偿提供重建之青岩私宅义务奉献为在家乡继承“青岩书院”精神创办的“菊林书院”被省委宣传部誉为“国学文化播种队”。
又被社会及各界名士誉为“民间孔学堂”“古有白鹿今见菊林”饶昌东虽曾因公瘫痪三年毅然挺立育挑李,退休这么多年坚持党史讲座、国学讲座、诗书画培训、电影放映、写绘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乡村文化振兴上的奉献,被授予“中国好人”“贵州省道德模范”誉为“最美古镇文化人”“古镇文化轻骑兵”。
又被花溪区任为“花溪区志愿服务联合会会长”聘为“花溪区关工委顾问”仅以今年学党史、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这位老党员的红色讲座“学党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题在花溪区委统战部、机关直属工委、医保局、区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及不少乡镇、村寨、社区、大中小学、幼儿园开展了30 多场,深爱欢迎和赞誉。
记得九年前的媒体报道:“贵州大学退休教师,电影部主任68 岁的饶昌东在青岩的道德讲堂主讲。题目为“君子三大德”。由孔子“论语” 中的“仁” 字展开,结合民间的人之情缘,重点讲述了如何真心的、善良地去爱别人, 善待人。”
又一媒体报道;“讲座由贵州大学曾永模副教授主讲。题目为“孝敬父母, 热爱祖国” 主讲人重点阐述了“祖国”一词的深厚内涵, 强调了孝道是社会道德的根本。天赐福音,人结和缘, 真可谓天时地利人和。在贵大诗词学会冯泽会长的引见下,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对我们这么一个民办小书院一见钟情,真可谓;“菊林书院於民德,在新民,其兴而奋之。虽小域之流, 幸大川敦化。校地连心,大书院牵小书院,此举乃以为大也!和者正之,气良谊久矣。”
“贵大诗词学会”的不少师生都曾给予青岩诗乡热情支持和关心。
如贵州大学诗词学会原秘书长王更生、原副秘书长黄莉、原党委办公室主任骆长江、原宣传部长杜凯、原《贵州大学》报主编周乐成等。青岩诗乡还经常收到贵大学生如陈泽兰、白云、邱启强、何学燕、田潇、薛景等-批同学发来赞青岩诗乡的诗稿。他们还与青岩诗友开展诗词切磋活动,使校地诗词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数不甚数的事例,足以证明贵州大学对青岩诗乡的一片深情!青岩人民衷心感谢贵州大学。一直以来青岩乡民都表示对贵大的诚谢!
青岩龙井村是典型最基层的布依村寨,而今青岩龙井村能获三A 景区,全国文明村。就与贵大离退休老党员老干老教师们为乡村振兴付出分不开。龙井村位于花溪区南部,青岩镇西北面,南邻新关村,西接燕楼乡谷蒙村,北与大坝村相伴,距古镇2 公里,贵阳市中心29 公里,210 国道沿村旁而过,松柏山水库农灌沟渠贯穿全境。全村共295 户,1129 人。
村境内水资源丰富,土地肥沃,森林覆盖率达65%,交通便利,区位优势独特,布依族传统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经过近年来的村寨整治工作,村内基础设施和环境逐步得到完善。
2011 年12 月,龙井村上榜第三届全国文明村镇名单。
2016 年12 月,龙井村入选为第四批美丽宜居村庄示范名单。2019 年11 月,农业农村部推介龙井村为2019 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2019 年12 月,龙井村被认定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2019 年12 月,龙井村被纳入第一批贵州省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
2020 年8 月,龙井村入选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
文化清风拂面向基层延伸在乡村,使之成为引领老干部工作向基层延伸和文化惠民的一张靓丽名片,贵大这批离退休老党员、老干、老教师就坚持十多年在该村“电影召唤人民”“义务写绘文化墙”“入户宣传一事一议”“危房改造宣传”“办中国龙井刊”。今年又在龙井村开展的“乡村健康”绘文化墙,让村民的三感之悦,很受启发。这位78 岁的老教师饶昌东就能爬高墙挥毫!……让乡村文化振兴使当年有青山绿水但贫脊,现振兴之盛让全国赞誉!老百姓时时不忘这批贵大的离退休老党员老干老教师们!
我们为群星璀璨的贵大老教师们点一个大大的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