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洪海,重庆简德道艺术品有限公司创始人;国家级高级艺术品鉴定师、估价师;中国认知传播学会客座教授;中艺集团艺术总监;国际绿色组织,国际艺术品收藏产业联盟委员会主席,研究院院长;重庆巴蜀文化艺术研究会会长;重庆商业贸易投资协会副主席;重庆商贸投资协会艺术品收藏专家委员会会长;重庆电视台《收藏》栏目专家组成员;重庆日报《典藏》周刊特聘顾问。出生于1956年,经历过社会的动荡,见证了改革开放一路走来所取得的辉煌业绩。自学成材的庄洪海从事文物艺术品行业40余年,以收藏为快乐,对古玩情有独钟,以古钱币的收藏为基础,慢慢拓展到其它收藏领域,并在实践中一路探索,成为行业的标竿。
伴随新时代的到来,庄洪海在市场经济中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借助互联网平台的巨大优势,开办博物馆,成立交易平台,庄洪海用一颗不变的初心坚守对文物保护的满腔赤诚,又用自己无私的奉献,成就文物艺术道路上的靓丽风采。
一腔热血为古玩,创新发展勇前行
中华文化历经五千年的发展史源远流长,文物不仅是中华文明的象征,更是中国历史的见证。“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庄洪海,一位执着文物保护与合理利用行业四十余年的前行者,他用自己的渊博学识与精湛的鉴别技艺成为文物的守护者。多年来,他一颗初心执着于文物保护事业,“南有庄洪海,北有马未都”是对他名符其实的褒奖。
80年代初,当改革开放的号角吹响,庄洪海创办的家电商场一度成为当地的“名家”。然而,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从此进入文玩圈,从此开启一段别样人生。倾听庄洪海的故事,细数那些他与文物的过往精彩,会发现,政策的利好和他对文物的一颗挚爱之心,是其多年来矢志不渝的最大动力。当他为文物付出自己的一切时,收获的不仅仅只是好评与赞誉……
偶然间,与文物结缘
在庄洪海童年的记忆里,家乡人在做被子时总会在被子的角上缝上铜钱。晚上睡觉时,他时常把被角的铜钱握在手里。看着这些不同于自己所认识的硬币的钱币,他的内心充满幻想:它们是来自多么遥远的年代?是为何人所用?又几经流转到了自己手里呢?一枚铜钱的故事总是让人浮想连翩。此后,每每家中再做被子,他都会小心翼翼地把这些铜钱拆下来,再仔细地保存好,他想等自己长大了,用所学知识考究关于铜钱的前世今生。也就是从那时起,“文物”的概念已在庄洪海的心中蔓延开来。
当改革的春风吹遍华夏大地时,庄洪海想的是依托自己经营的家电商场的规模和实力,加之家人的支持,在改革中打破原有的经营模式,成就大的作为。
彼时的庄洪海,意气风发、胸有成竹,就在他铆足了劲向家电行业进军的进候,一个懂古玩的朋友的到来改变了他的人生,带他走入另一个与众不同的行业。
当时,这位朋友拿来一张清代的金丝猴皮褥,或许是早已注定,或许是有眼缘,庄洪海一下就喜欢上了这件皮褥。然而不菲的价格令他有些犹豫。五六千元的价格对于当时的许多家庭来说无异于“天价”。即使是生意红火,收入颇丰的庄洪海也不禁暗自思忖。买过来,确实是代价有些大,不买吧,自己实在喜欢。此时,他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向鉴定专家请教,最后断然决定:买!
也就是买这件金丝猴皮褥为他打开了一扇通往文物行业巅峰的大门。随着对文物知识的深入研究,他对古玩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将自己的创业初衷定为:文玩行业。



↑收藏家庄洪海先生光荣做客中央电视台《民族品牌之路》接受访谈。

↑都市头条编辑委员会主任尹玉峰在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南门)崇学山庄对庄洪海先生进行特别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