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散文·怀念奶奶
周锦辉
爷爷很早就过世了,当时我才三岁。 奶奶长得矮小,嫁给我爷爷后一直过着小奶奶的生活,没有做过农活。
曾经听奶奶说过,解放前,爷爷当过乡里的保长,靠当地政府的薪资养活一家人。解放后,由于没田没地,也没有雇工,更没有打工干农活,因此,爷爷的家庭成份被定为贫民。后来父亲参加了生产队劳动赚取工分,年终按工分分配钱财,家庭成份从我父亲家庭起又改为贫农。
奶奶除了会做家务事外,其他的农活都不会做。爷爷去世后,奶奶主要以带小孩为主,也做些家务事。父母亲在生产队都是一级劳动力,很忙,经常早出晚归。特别是农忙的时候,我几乎很难见到父母亲一面。虽然同住屋檐下,早晨父母开工出门时,我还没睡醒;中午回家吃饭时,我己午睡了;晚上很晚才收工回家吃饭,我也睡了。因此,家里5兄弟姐妹,基本上靠奶奶一手拉扯大的。
小时候印象最深刻的,是跟奶奶在一起的日子。奶奶没读过书,不会认字,但很懂道理,记性也很好。很喜欢读书人,经常背几句三字经,教我们唱儿歌,挂在嘴边的话“唯有读书高”,也不知道她是从哪里听来的,时常讲盲公会算命,也知八字,通晓天文地理,也算是很有文化的人。还经常跟我们讲祖辈创业的故事,我们也很喜欢听。
由于家穷,奶奶生了八个孩子,只养活了三个,伯父排行第五,我父亲排行第六,还有排第八的是姑姑,是幸存的三个,其他的五个都是出生不久就夭折了。伯父还未满15岁,奶奶就忍痛托人送伯父去香港谋生。伯父到香港后,举目无亲,露宿街头,受尽凌辱,吃了不少苦,后来被一个雇主低薪雇佣才算稳定下来。伯父离家后很长时间,奶奶天天念经,天天盼音讯,直到收到伯父的邮信报平安,才放下悬挂的心。伯父过年才回家一次,带回来的都是一包包锅巴和咸鱼,还有一些旧衣服,奶奶都视如宝贝。记得有一次我看到奶奶母子聊天,聊着聊着都哭起来了,生活的不容易,离乡背井的伯父,令奶奶非常心酸。
奶奶教我们做家务事,挑水、淘米、煮饭,炒菜、煲汤,扫地、洗衣服等等,还有一些喂养鸡鹅鸭的基本操作,都耐心地一一教会我们。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学会了这些基本技能后,我们很快就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为家里分担了部分家务。这些技能也为我们今后的独立生活打下了基础,受益非浅。

奶奶鼓励我们多读书,读好书,每当看到我们放学后,在家认真做作业就非常开心,家务都不用我们做了。记得我小学快毕业的那一年,为了升初中考试,学校要求学生晚自修。家里到学校的路程差不多三公里,中间还要走一段山路,路的旁边还有不少山坟,我很害怕,每次经过该路段,我都会奔跑而过,由此也锻炼了我的短跑速度,令我经常在每年的学校田径运动会上,取得百米短跑冠军的原因。如果遇上寒冷又刮风下雨,我更加害怕,一定要跟其他同学结队,一起上学,家长们都非常担心的,但奶奶并不表露出担心的样子,还鼓励我按时上学不要迟到。奶奶经常在家等我放学,准备好大米粥或者红薯,让我吃了才去睡觉。我感觉奶奶为我们上学读书非常的操心,有奶奶的照顾,才令我们能安心上学。
小时候的我贪玩又调皮,也是最受奶奶宠爱的一个。那时候的我喜欢串门,找村里的同龄小伙伴玩,上山捉迷藏,到门前的河涌游泳,爬树摘果,总是感觉还没玩够,经常到了中午吃饭的时候还在玩耍,奶奶不见我回家,都要穿街走巷的找我,大声喊我的小名,全村人都知道这些事,并成了村里人茶余饭后的趣谈。村里很多人只知道我的小名,直到我在初中毕业后,以全村第一个考上县重点中学,村里的人,才关注了我,才知道我的名字。我为奶奶争了光,也为全村争了光。
奶奶基本上是没有经济来源的,除了养些鸡,养几只母鸡生些蛋以外,还有养几只鸭和鹅,都是用来腊起来,然后藏着,让一大家人慢慢吃的。奶奶每个月都收到伯父从香港寄回来的几块钱,知道伯父靠苦力打工,赚钱不容易,是省吃俭用留下来的,奶奶也舍不得用,把钱存起来,有急用的时候才用,例如看病。但是,我们要买学习用品,买图书看或者交学费,奶奶总是很舍得花钱的。
奶奶很羡慕在信用社工作的人,经常跟我们说这种工作要会打算盘、会做账,还要有文化才能做的。本来父亲高小毕业 后,一直在生产队做会计,有机会被大队推荐到镇的信用社工作的,但由于爷爷在解放前当过保长,家庭成份不好,被取消了推荐机会,这个也成了奶奶的一块心病。我隐约的感觉到,奶奶认为信用社工作才是最好的工作。

我记得去县城读书报到的那天,奶奶是提前了几天圈上几只母鸡,加倍量地喂养,希望母鸡多生几个鸡蛋,好让我带到学校吃。家里离县城差不多有20公里左右,中途还隔了一条江,要坐船过江才能到达县城的,因此,去学校读书是要住宿的。是父亲骑自行车载上我和一些简单行理,走过一条山路才到江边的。离家的时候是过了立秋不久,天气有点凉,奶奶很早就起床,煮了几个鸡蛋放在我的书包里。怕我着凉,又把身上的棉袄叫我带上,千叮万嘱叫我照顾好自己,好好读书。我也是第一次离家,有点舍不得家的感觉,但一想到去求学,以后会有出色的,心里也特别兴奋。在县城读书期间,除了要拿点大米和钱,回学校食堂换取饭票和莱票之外,到放暑假和寒假才回家。每次回家看到奶奶,都感觉奶奶瘦了,老了很多,背也驼了很多,还要拄着拐杖才能走路了,我的心更疼了。但是,奶奶总是叮嘱我不要惦记家里的事,不要牵挂她,希望我勤奋学习,考上理想的学校,将来有一份好的工作。
奶奶是在我高考期间去世的,父母亲没有告诉我,怕影响我参加高考。我是在高考完了以后回家,才知道的。奶奶一直有肺病,发病的时候咳嗽不止,并且吐出很多痰,平时依靠村里卫生站的赤脚医生上门治疗,但医疗条件较差,靠打消炎针和吃消炎药来缓解病情。其实,奶奶得病好几年了,却没有去大医院治疗,一方面怕花钱,另一方面觉得不是大病,咬咬牙就过去了,直到病危时才知道病情的严重性,但已经晚了。知道了这些事后,当时,我整个人都呆了,我跑进奶奶住的小屋,站了很久,脑子里全部都是奶奶的影子,泪在心里流,血在心里滴啊!真遗憾没有送奶奶最后一程。
辛苦了一辈子,尝尽了人世间的酸甜苦辣,奶奶,无情的岁月给了您生老病死的折磨,您却用您的一生奉献给家庭,奉献给儿孙,用您善良的心感动和温暖了身边的人。
高考成绩出来后,我在报读学校专业时,选择了金融专业,同时也有幸被录取了。毕业后被分配到银行工作 ,实现了奶奶的愿望,奶奶在天之灵会看到的。
奶奶,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2022.8.29


作者简介:周锦辉,1964年4月生,广东佛山三水人,中共党员,现从事保险业务工作。热爱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