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光与袁仁国
2020年1月12日,中央电视台播出了反腐倡廉专题纪录片《国家监察》。
其中第一集披露了贵州省原省委常委、副省长王晓光多年以来利用职权敛财的犯罪细节。
“我发自内心地向党中央知错、认错、悔错……”面对镜头,王晓光声泪俱下地忏悔道。
但这几年来,他所做出的事情却和他此时此刻的诚恳态度大相庭径。
作为贵州省高官,王晓光将权力触角伸到贵州特产茅台酒上面,通过倒卖赚取大量财富。
他不仅卖酒,自己也爱好喝酒,被调查,他的家里堆积了整整4000多瓶茅台。
为了毁灭罪证,王晓光亲自出马,打开茅台酒的瓶盖,将昂贵的茅台酒尽数倾倒进下水道。
根据调查,在他的贪腐生涯中,茅台酒不过只是露出水面的冰山一角。
倒卖茅台酒,赚取差价
王晓光毕业于贵州师范学院,1984年参加工作,从政近20年,从来没有被调离贵州。
这些年他在贵州多个市区进行历练,担任要职,并于2017年正式升任为贵州省副省长(在省政府大楼905办公和抓捕)。
官场沉浮多年,王晓光对利用职权敛财一事有独特的心得体会。
彼时,贵州茅台是炙手可热的商品,其中蕴含的巨大利润让许多商人趋之若鹜。
2010年,王晓光有意结识了时任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袁仁国。
袁仁国作为贵州茅台高层,也曾经有过一段让人啧啧称奇的经历。
他最初只是贵州茅台酒酿酒车间的一个不起眼的工人,没有任何特殊的身份背景。
多年以来,袁仁国一步一步向上爬,最后成为了贵州茅台的“一把手”。
袁仁国之所以能成功上位,自身的努力是一方面原因,跟贵州高官狼狈为奸又是另一方面原因。
茅台酒在袁仁国手中,除了是一件商品之外,还是他寻求“靠山”的最大资本。
自从王晓光认识袁仁国之后,他就三番五次暗示袁仁国自己想要插手茅台酒生意。
袁仁国在商海摸爬滚打多年,无须王晓光多说什么,他立马明白了其言下之意。
在袁仁国的帮助下,王晓光顺利通过各种审批程序,手握四张茅台专卖店的特许经营权。
拿到经营权的王晓光虽然十分高兴,但他还没忘记自己党员干部的身份。
为了掩人耳目,王晓光把经营权转让给了自己的家人朋友,退居幕后,暗中操控茅台生意。
熟悉王晓光的人都知道他非常爱喝酒,而且还很挑剔,只喝年份茅台,别的一概不碰。
很多人为了讨好他,都会专门买来年份茅台送给他,有了酒,王晓光就会变得好说话许多。
王晓光还经常参加酒局,酒局上喝不完的茅台酒也会被他顺理成章地拿回家。
这些白吃白拿来的茅台酒都被王晓光放到自己店里再进行售卖,他则从中赚取利润。
店里生意惨淡的时候,王晓光还会利用自己的官威,指定某些单位的工作人员前来购买。
被买回去的茅台酒很少会用完,工作人员也只能把酒全部堆在仓库里面。
王晓光知道后,把单位仓库当成自己家,时不时就去拿几瓶茅台走。
拿走茅台酒之后,王晓光又把它们放进店里售卖,建立起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良心”循环。
茅台生意对于王晓光来说可谓是无本万利,通过买卖茅台酒,他在短短七年内获利4000万元。
制定暗号,狂倒昂贵的年份茅台
党的十八大之后,国家全力打击官员干部的贪污腐败行为。
在“河里”行走多年的王晓光敏锐地察觉到了相关部门可能启动了针对自己的调查行为。
让王晓光最紧张的一件事情是,上级取消了他的十九大代表资格。
这件事就如同风雨欲来的前奏一样,让王晓光立刻开始警觉起来。
他联系了可能涉及到这件案子中的人员,教他们如何面对随时可能会到来的调查。
为了避免留下串供证据,他特意购买了一个新的手机号,用于联络其他人员。
据王晓光所说,他和其他涉案人员约定了一周见一次面,见面的时间、地点都不固定。
在见面之前,王晓光会通过短信发送这次的时间地点,如果有变动,还可能随时更改。
他们见面的时间一般是每周的周二或是周三,地点则在家里、球场、公园这三个地方轮换。
王晓光从来不会发送见面地点的全称,总是以“家、球、园”三个字来代指。
几人的见面形式往往也不会很正式,通常会伪装成散步偶遇的样子。
为了逃避组织追查,王晓光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连用暗号接头的方式都想出来了。
安排好串供的事情后,王晓光又觉得自己家里藏着的大量茅台酒也不安全。
他审视了一圈屋内的“存货”,决定先从最贵的一批茅台酒开始下手。
王晓光找来一个坛子,将茅台酒一瓶接一瓶地倒入坛子里面。
倒完之后,他觉得这种方式不够稳妥,还不如彻底把自己的罪证毁灭掉。
时年57岁的王晓光弯着老腰,费劲巴拉地把酒坛搬起来,冲着下水道将里面的茅台倒了个一干二净。
“工作”完的王晓光满头大汗,不住地喘着粗气,连声让妻子把自己扶出去休息。
看着一个劲儿折腾茅台的王晓光,他的妻子无奈又心疼。
“这些茅台酒价格昂贵,现在喝又喝不完,送又送不掉,还不如别拿回来。”
截止王晓光被正式拘捕,他总共倒掉了4000余瓶年份茅台酒。
但他只来得及处理一部分,调查人员上门时,发现他家里还藏着4000多瓶茅台酒。
身陷内幕交易
身居高位的王晓光在工作的时候结识了大批企业老板,并和他们保持着相对密切的关系。
这些企业老板为了讨好王晓光,除了会主动向他行贿之外,还会给他透露很多内幕消息。
企业老板往往会通过各种手段操控股市的市场波动,套取股民的钱财。
如果炒股的人能够提前知道股市起伏的话,就能够精准买进卖出,从而获取利益。
王晓光涉嫌参与的内幕交易正是买卖股票。
在股市动荡之前,企业老板会悄悄给他透个风,告诉他接下来该买进那只股票。
王晓光知道,自己的账户里不能存在太大额的资金动荡,因此一直利用亲戚的账户炒股。
“他们的账户在买,你监管也监管不了。”王晓光说,自己是提前设计过一切的。
他自以为自己的行为被掩饰得毫无破绽,自己的敛财行为更是天衣无缝。
针对狡猾的王晓光,调查人员采取了层层递进、一点一点攻破他心理防线的方法。
调查人员知道,王晓光这样的“巨贪”,光凭言语是无法将他定罪的,除非有确实证据。
通过一段时间的明察暗访,调查人员终于把证据握在了手上。
在证据确凿的情况下,王晓光再也没法抵赖,只能承认自己通过内幕交易牟利。
“因为内幕交易是有痕迹的,他不可否认。”调查人员介绍案情时说道。
据查明,王晓光在股市上的交易额总计4.9亿元,这些钱全部来自于他亲戚的各个户头。
而他通过股市总共赚取了1.6亿元人民币,数目之大让人瞠目结舌。
在多年的任职过程中,王晓光多次在单位内部搞小团体,违规为自己拉取选票。
据说,他每到一个地方都会为自己做一次“职业规划”,列出所有可以拉拢的人员。
他拉拢的不仅是自己的上级领导,还有拥有投票权的单位下属。
对于上级,王晓光采取的方法是阿谀奉承,送礼行贿,不惜一切代价和上级搞好关系。
对于下属,王晓光则许诺前途,暗示自己可以提拔重用他们,要求下属将选票投给自己。
如果有下属拒绝他的要求,他则会暗中给这个人穿小鞋,甚至当众给其脸色看。
王晓光依仗着自己手中的权力在每个任职单位内呼风唤雨,一步一步往上爬。
他多次利用职务之便培养自己的亲信,兑现曾经许下的“提拔重用”的承诺。
王晓光的这种行为无疑扰乱了官场风气,违反了为官的基本守则。
王晓光的“五个爱好”
2018年4月,有关部门正式启动了对王晓光的调查程序,王晓光正式“落马”。
经过五个月的案情调查和证据梳理,同年9月,王晓光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
在调查过程中,有关部门发现王晓光身上有五个严重违反廉洁纪律的“爱好”。
一是王晓光非常喜欢兰花,甚至一度到了可以称为痴迷的程度。
兰花本来是花中四君子之一,素来被人们视为高洁雅尚的代表。
但王晓光却把兰花和金钱腐败挂钩,炒作名贵兰花品种,赚取大量利润。
他曾经花费大量的时间 金钱培养名贵的兰花品种,不仅是为了自己观赏玩乐,还为了从中牟利。
他痴迷兰花到专门在兰花棚中安装监控,远程观赏兰花,通过视频纾解自己的“相思之情”。
二是王晓光沉醉于收集名表,名表之于男人或许就像名包之于女人一样。
有了权利地位之后,王晓光就开始收集全世界各地的名表,他还曾经想收集齐世界十大名表。
他多次暗示有求于他的企业老板给他送表,甚至还让他们专门飞去香港为他买表。
调查人员去王晓光家里时,发现他至少收藏了50只名表,每一只都价值不菲。
三是沉迷赌博,王晓光经常组织麻将局,在牌桌上一坐就是一下午。
和他打牌的不是企业老板就是单位下属,这些人主动输钱都唯恐不及,哪里有人敢赢他的钱。
在麻将桌上,王晓光以打麻将为名,行受贿之实。
四是沉迷女色,钱、权、色三样东西历来都是紧紧捆绑在一起的。
贪污受贿之后,王晓光不止一次主动接受行贿者的“美色诱惑”,自愿沉沦。
王晓光的第五个爱好则是上文已经提到过的爱好茅台。
2017年,他还曾经参加过茅台集团的白酒调研活动,调研茅台集团当时的发展情况。
茅台集团为了展现自己的研发成果,特意准备了茅台酒供调研人员品尝。
王晓光品尝之后对茅台酒大加赞赏,连连称好,并说:“好酒,越喝越觉得好。”
除了这五个爱好之外,王晓光平时的其他行为也能透露出他生活中的奢靡作派。
2013年,王晓光从贵州省六盘水市调往遵义市担任市委书记一职。
调任之后,王晓光专门为自己设计了一间极尽奢华的办公室,光装修费用就花了160万元。
据说,他的办公室占据了一整层内的15个房间,除了办公的地方外,还有客厅、卧室、衣帽间等。
整个办公室的占地面积超过610平方米,比平常人的住宅大了好几倍。
王晓光,判了!
2018年12月20日,被羁押8个月的王晓光在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接受审理。
根据审理,王晓光这些年的非法所得足足超过2亿元,其违法行为涉及贪污、受贿、内幕交易等多项罪名。
2019年4月23日,王晓光一案终于迎来了最后的宣判时刻。
由于证据确凿,王晓光的罪名成立,他将面临二十年牢狱之灾。
除此之外,他还需要向国家缴纳1亿7350万人民币的罚金。
面对高昂的罚金和数年监禁刑罚,王晓光的脸上露出了一丝后悔的神色。
但他的后悔,仅仅只建立在罪行被揭露出来的前提上。
这样的忏悔情绪太敷衍,也太廉价,人民不会接受罪犯伏诛后的“放下屠刀”。
抛弃人民的人,最终会被人民抛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