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创诵读(深圳十大观念)|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原创读创文化广场 2020/12/12 08:03
朗诵:赵玉(读创/深圳商报《文化广场》编辑)
►诗歌◄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一一深圳十大观念之二
作者:陈昌华
—————————▼—————————
出自300年前顾炎武
《日知录》一书的经典
来自1992年邓小平
南方讲话的一句名言
又是袁庚亲自授意
在蛇口工业大道旁
又一块标语牌石破惊天
—————————▼—————————
最初的蓝底白字
后加了女娲补天的图案
余波未平的蛇口风波
又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别埋怨那些
青年导师的高谈阔论
莫责怪那些
蛇口青年的唇枪舌战
那是激烈碰撞的两种体系
那是水火不容的两种观念
—————————▼—————————
就像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
重整礼崩乐坏的旗鼓
又像民国士大夫的仁义道德
难抵新文化的万丈狂澜
茶馆里的清茶
再好难以填饱肚子
书斋里的坐而论道
怎能代替一日三餐
—————————▼—————————
道理虽然人人明白
事情一点都不简单
真理大标准的讨论
从来没有结束
姓资姓社的交锋
时刻还在论战
有人热衷空谈大义
有人动辄上纲上线
棍子帽子滿天挥舞
歪门邪道必须清算
—————————▼—————————
语言上的巨人一一
争得你死我活
行动上的矮子一一
总在指责评判
南方讲话的一道盾牌
划出了不争论的底线
搞改革岂是纸上谈兵
硬道理就是快速发展
—————————▼—————————
特区清楚,不争论
就是堵饶舌者之利口
袁庚明白,硬道理
就是给实干家壮胆
东方风来滿眼春
改革开放的航船
开足了马力
两岸猿声啼不住
深圳特区的轻舟
已过万重山
—————————▼—————————
无休无止的争论
达成了改革共识
连篇累犊的空谈
化作了快上大干
把政府管好,企业做好
这才是最高深的理论
把日子过好,造福于民
这才是最成功的实践
知行合一,一步行动
胜过一打纲领
沧海桑田,只能靠
埋头苦干实干
—————————▼—————————
多年之后,蛇口的
一个老部下询问老领导
谁拥有这句口号的著作权
80多岁的袁庚并不糊塗
说这句话已有几百年
只不过被小平南巡古为今用
只不过被袁庚推广赋于内涵
时至今日,这句口号
也并未过时,它永远
镌刻在我们心中,永远
激励着排头兵一往无前
2017年7月23日
(图片选自CFP)
【作者简介】
陈昌华,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曾任洛阳市文联副主席,《宝安风》杂志社社长,深圳市企业报刊协会会长,现任深圳市文学学会诗歌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作品见于《诗刊》《解放军文艺》《飞天》《青春》《牡丹》《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工人日报》等。出版诗集《印象与烙印》《旗帜咏叹调》《深圳编年诗》文集《企业常青藤》等。副主编《九都诗踪——洛阳四十年诗歌选》,主编《诗路花语——洛阳七十年诗歌选》,主编《绽放的簕杜鹃——深圳新诗选》等。五集电视剧《贴廓巷56号》编剧、制片主任,18集电视剧《白居易》制片,打进好莱坞的第一部中国电影《砚床》制片主任。创办《人间诗舍》《九州风雅颂》《永远的老三届》《湾区诗歌》等公众号。
(朗诵:赵玉,《深圳商报》《读创》编辑兼主播,所负责版面、专栏获全国报纸副刊专栏二等奖,广东省报纸副刊好作品版面奖、广东省报纸副刊好版面一等奖。所编辑作品获第二十二届中国新闻奖报纸副刊作品银奖,广东省报纸副刊好作品二等奖,深圳新闻奖副刊作品一等奖等。所主播《读创诵读》《深圳文学之窗》《读创听读财经》等音频栏目是深圳商报&读创品牌栏目,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
(审读 谭录岗)
读创编辑赵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