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冈保卫战英雄写真
文/肖友世
图/来自永丰网
星移斗转,日月如梭。历史的匆匆脚步,并没有让我们忘记近90年前,那个发生在江西永丰的红色故事!今天,让我们怀着对革命先烈无比崇敬的心情实地探访这段悲壮而又光荣的历史。当我们来到永丰南端的边陲小镇--龙冈,便会发现龙冈圩镇的入口处右侧有一座小山,形似秤砣,当地群众称之为秤砣寨。秤砣寨的山腰处有一座纪念亭,略带几分古色;山顶处有一座高大的纪念碑,碑正反两面分别垂直镌刻着“革命烈士纪念塔”和“英勇牺牲的烈士们千古”两行文字,显得苍劲有力!这亭这碑这字让人感觉,革命战争年代这里似乎发生过激烈的战斗,牺牲过不少革命烈士!此情此景,不知不觉把人带回到那枪炮轰鸣,硝烟弥漫的战争岁月。

1933年3月,此时蒋介石对革命根据地发动的第四次“围剿”遭到失败,同年9月,因不甘心失败,蒋介石又调集100万兵力,200架飞机,向各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第五次“围剿”。其中以50万兵力,重点进攻中央革命根据地。
1933年底,新干苏区被敌人攻陷,接着,国民党军进入永丰苏区。为了阻止、扼制国民党军进入赣南苏区,1934年1月,根据中央和省委的指示中共龙冈县委和龙冈县苏维埃政府(1933年8月永丰瑶岭以南单独成立龙冈县),发动全县军民,在沙溪、上固、龙冈等地建筑堡垒。由于龙冈地势险要,秤砣寨又是一座天然屏障,其右侧是悬崖峭壁,龙冈河(即孤江)水从峭壁下急流而过。在此处构筑碉堡,对阻击敌人进攻龙冈十分有利。县委和县苏维埃政府集中了大量人力、物力在秤砣寨修建地堡。县委书记罗国卓带领全县千余民工日夜奋战,经过一个月的紧张施工,建成了这座地堡。这座地堡建造得十分巧妙。山底下挖出一个大洞,里面可容纳100多人,并可储存武器、弹药和食品。该地洞深30米,分上中下3层,山顶和洞底之间挖有楼梯形通道,以便人员上下,运送弹药食品,但地面通道口非常隐蔽,陌生人一般难以找到;从山顶到洞内插有节已打通的竹筒,寨上的值勤红军拍打几下,下面的人员便知有情况;地堡内部和山腰处的三层壕沟,均用松木进行加固;壕沟前沿阵地埋有大量竹钉。山底靠近河边有一秘密进出口,要划船涉水才能进入地堡。这座地堡的设计和建造,充分体现了龙冈苏区干部和群众的聪明和智慧。

1934年4月21日,中央苏区南大门会昌筠门岭失守,北大门广昌苦战18天,红军伤亡高达5500人,也于4月28日失守,致使南北门户洞开。此时人们的视线都集中关注着西北大门龙冈的命运。
《红色中华》报通栏标题发出号召:“西方战线要拼死决战,不让敌人占领我们的龙冈!”
4月30日,国民党军薛岳部第92、93、99师进犯龙冈。第99师派590团团副黄鹤率领侦探三队、步兵四连、迫击炮一连、机关枪一排,先向龙冈攻击前进。在紧急形势下,红军西方军总指挥部派出龙冈独立2团2营第6连147名指战员带着大量子弹、步枪、手枪、手榴弹和当地群众提供的够用一个多星期的粮油和蔬菜进驻地堡,进行秘密守备。就在当天,战斗打响了!地堡里的147名红军指战员,与敌人进行了殊死战斗,他们以猛烈的火力,顽强的斗志,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冲锋。当时有一批又一批的敌人因踩到竹钉纷纷倒下,再也无法爬起来了。敌人付出如此惨重的代价,也无法越过火力网进入龙冈。他们凭借自己的武器优势,用机枪扫,炮弹轰,妄图拔除秤砣寨堡垒。但是,面对如此坚固的堡垒,均一时无法奏效。战斗进行到当天下午,敌人无奈只好暂停进攻,接着伴随而来的是死一般的沉寂……。突然,山下传来了敌人的喊话声:
“红军战士们!你们下来缴枪吧,幸福牌香烟好香啊!”。显然,敌人是在进行攻心战。
“白军兄弟们!你们上来缴枪吧!50块光洋一支枪!在苏区讨老婆不要钱啰!”红军战士不无幽默地回答。
激烈的战斗持续到第二天。5月1日,剧烈的鏖战又持续了半天,下午敌人增加炮火,硝烟弥漫龙冈上空。由于敌人炮火太猛,为保存实力,参战的其他西方军指战员纷纷向兴国转移,唯有地堡里147名钢铁战士,独自作战。黄昏时分,地堡进出口处被敌人发现,红军的战壕多处被炸塌,敌人用猛烈的火力射击并封锁了出口,战士伤亡很大, 战斗对红军十分不利。在此情形下,连指导员方国珍、连长王成为和副连长李继坚一面坚持战斗,一面组织战士突围。但在敌人的枪林弹雨中,红六连除冲出7名战士外,从指导员、连长到战士共140人,与阵地共存亡,最后全部英勇壮烈牺牲,写下了可歌可泣、永垂不朽的壮丽诗篇。

虽然敌众我寡退守兴国, 然而敌伤亡亦严重,据红军抓获一俘虏兵供认:“第99师进攻龙冈时,伤亡四、五百人,阵亡团长一,连长二,伤营长二,师长亦受重伤”。薛岳编的《剿匪纪实》也承认:“匪军独立二团以一部死守龙冈圩之北端堡垒,激战竟日,仍坚固异常。”
战斗失败后,龙冈县委、县苏维埃政府所在地--龙冈镇,被敌人占领。国民党军侵占龙冈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火光持续了三天三夜,所烧民房达数十栋。龙冈人民遭受了一次空前的浩劫。
龙冈保卫战虽然失败了,但龙冈人民顽强抵抗的英勇精神犹在。这场战斗充分体现了红军指战员为了革命成功不怕牺牲,英勇无畏,拼搏献身的革命英雄气慨,表现出指战员对革命光明前途的坚定信念和不懈追求。龙冈保卫战也昭示着我们,一支革命的队伍始终要有坚定的信仰,在面对强大敌人和巨大困难时,要敢于面对,绝不能屈服!失败是暂时的,是难免的,只要我们坚持,就一定能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
解放以后,党和政府帮助龙冈人民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现在龙冈镇面貌已焕然一新。为了纪念在秤砣寨战斗中英勇牺牲的烈士们,县委县政府拨出专款,在秤砣寨的山腰处,修建了一座纪念亭,在山顶处,修建了一座纪念碑,纪念碑巍峨壮观,远远望去就像矗立的一座历史丰碑,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
本文主要参考资料:
1.《中国共产党江西省永丰县历史第一卷(1926-1949)》(冯都主撰, 中共党史出版社2019年出版)
2. 《永丰英烈》(1995.5 熊长耕主编)
3.《永丰县60处红色景点解读》(冯都 主编)
4. 袁飞贤:《龙冈秤砣寨保卫战》(永丰县红色主题宣讲系列故事)


作者:肖友世,男,字敢峰,中共党员,1999年7月毕业于江西广播电视大学英语系,后获本科学位。现为永丰县实验学校中学一级教师,任教初中英语。教学之余,爱好文学,历史、永丰地方史和党史研究工作,在各种媒体发表诗词170余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