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挺立在沙漠深处的千年民族脊梁
——读李炳天《沙漠脊梁,千年胡杨》随想
作者 | 牟全中(陕西扶风)
我总觉得军旅作家李炳天先生的诗,给人一种激情,昂然,篷勃生机向上的浩然正气,喧染力之内在阳刚之美尽在美仑美奂;读炳天先生的诗,有一种苍凉的美。正如黄山松先生在题记时所津津乐道称赞时所叙述:可能跟长期从军军旅生涯有关吧,诗文中渗透的磅礴气势和绕指柔情读来扼腕,令人久久荡气回肠,心潮澎湃的正能量浪花,如海啸涛天擎浪不息。
这是正能量击淬的思想灵魂的火花在点燃,在冶炼,在烈焰喷谢灿烂时熊熊燃烧。
沙漠,火焰山我没有去过,可我心神驰往过;大漠深处的胡杨,我曾作为生命力旺盛生生不息,让我打心眼拜服敬仰得五体投地过,这就是潜在的发自内心正能量诗意浓烈的折射与透视。没有到广漠的沙漠深处亲眼见证过它的伟岸,挺拨千年胡杨的多姿风采;它要不是沙漠脊梁,沙漠魂,李炳天先生不会发自内心为千年胡杨颂美曲歌。我的家乡渭北塬上,八百里秦川田间地头,索草塄边随时可见一排排,一行行像哨兵之殇挺立在西北高原各式各样的白杨树,矛盾的《白杨礼赞》如果说是颂扬中华民族的坚强,百折不饶的精神颂歌;那么《红柳颂》李炳天先生的《沙漠脊梁,千年胡杨》是唱颂给终年守卫在沙漠深处,边防哨所新一代最可爱的人的可歌可泣的赞美颂歌。

读过《白杨礼赞》
记下了——
每天叶子都向上
读过《红柳颂》
记下了——
坚守永远有力量
今天――读你啊
——胡杨
能记下什么呢
是孤傲?刚毅?
是伟岸?苍凉……

沙漠深处,人烟稀少,荒凉孤寂,我们的战土,我们新一代可爱的人像屹立在沙漠深处的胡杨,忠诚的守望在沙漠深处,守卫在祖国大地北遥远的边陲哨卡,履行使命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忠诚。
胡杨你虽然没有白杨俊秀挺拔,你却有你独特耐旱,耐脊薄,耐风沙肆虐是小白杨无法比拟的;做人当作沙漠深处千年不朽的胡杨才对。李炳天先生在诗结尾时曾激情发自内心的赞美到:
胡杨——
你灵魂不死
——何等玩强
作留下多少故事
你给人多少悲壮的遐想
赐我几叶金叶吧
一溶入我的胸膛
多想化作你啊
一一棵胡杨
多想
一多想陪你三千年
一做你的新娘

对大漠,对胡杨的眷恋,情愫,深爱,没有厚重的感情和大爱如山是升华写不出来的。李炳天先生虽身挤名家行列,武警少将警衔,仍以文艺新兵谦卑低调做人处事,人品文品值得我们尊崇学习。
今以此篇不是评论的评论除对先生的写作艺术风格大加赞赏推崇外,希望看到先生在不远的将来代表先生独道独树一帜,有自已独特艺术风格的好诗美文的问世,写到这里也顺便向披沙拣金,以高质量,高品味佳作美诗奉献给喜欢阅读,向读者高度负责精神的黄山松总编致以亲切,诚擎深深的敬意。

● 点评:周建中
@ 诗夫,拜读了胡杨赋,我许久没有说一个字,写一个字,尽管内心如惊涛拍岸。那股精神,那种力量,那个气势,摄人心魄,频共振,热血沸腾!画皮难画骨,将军以犀利的目光,深邃的思考,将胡杨之魂刻画的栩栩如生,入木三分,让人仰视却又亲切。孤傲、刚毅、伟岸、苍凉、不灭,那是边防军人之魂,那是中华民族之魂,而我们自己的影子也仿佛能够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带着这种喜悦,我马上捧起了《渴望陌生》和《忠诚》。

牟全中,1960年9月20日生,陕西省扶风县坊村的一个人杰地灵的村庄,现在建忠集团上班。作品见《当代文摘》《中外文艺》《作家文艺》《风云文学》《美文周刊》《最美作家》《一线作家》《作家平台》《文艺荟萃》《四季文学》《乡土作家》人生座佑铭是:静坐静坐再静坐,学习学习再学习。本刊特邀专栏作者。

朋友们订制书法作品扫码关注联系太阳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