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游梭椤沟
和朋友在微信上聊天,听说孟津县小浪底镇上梭椤沟村的扶贫攻坚工作,由县委书记亲自分包克难攻坚,村里在各包村职能部门的支持下,村内道路都修成了平坦的柏油路,安装了路灯,古村房舍进行了整修美化,在沟沟岭岭上栽植了成片的连如翘。如今的上梭椤沟已是青山绿水、鲜花烂漫赛过北国江南的美丽乡村。听到这个消息,让我非常激动,曾记得1998年在孟津法院工作时,那是法院扶贫定点村。村里学校孩子上课连电灯都没有,法院干警捐资助学帮学校装上了电灯。法院办公室主任赵跃武还被派往该村扶贫,帮助该村建立一座机砖厂.......
此事我也曾采写成报道刊登在当年洛阳晚报上。记忆中的上梭罗沟村那可是出了名的穷山沟。2020年冬天我曾到该村采风。从小浪底专线通往梭罗沟的村道尚未完工。2021年2月7日下午,趁着周末时间邀上洛阳作家协会几个朋友决定到上梭罗沟一探......
驾车从洛阳市区走小浪底专线一路前行,将要到达小浪底入口处时有个官庄村,车从官庄村口左转弯再向前行4几公里,绕几个S形弯下山谷中就是下梭罗沟村,过去下梭罗沟就是上梭罗沟。第一个感觉是从小浪底专线通往梭罗沟的路新铺了柏油路面,路面也拓宽了,也更加平坦......
据史书记载: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巡察到此地,见此处院林修竹,山环水瀑,清雅清静,钟灵毓秀,当即修建皇家寺院,栽植梭椤树,赐名梭椤沟。“梭罗”原本是树名,佛教传入中国之后中国才有了“梭罗”一词。梭罗树属梧桐科常绿乔木,树冠高达十六米,分布于今海南、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等地。梭罗树生于海拔1100米左右的热带山地丛林中,梭罗树开的花白色繁密,花盛开时象落雪覆盖挂满了树的枝柯,梭罗花幽香宜人,历来有“仙树”之称。传说摩耶夫人手扶梭罗树生下了佛祖释迦牟尼,也就是说“释迦牟尼生于梭罗树下”。
据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时,率领的马步军三十万就是循梭罗沟翻越了邙山,梭罗沟中的摩崖石刻谢庄石窟就是北魏孝文帝迁都途中的遗迹,谢庄石窟比举世闻名的龙门石窟造像还要早数十年。上梭椤沟村位于孟津县西北部,距小浪底西北8公里,是平逢山有蟜氏故里的核心区、也是炎黄二帝的故乡。梭椤沟的地质年代与王屋山、黛嵋山世界地质公园同时形成,沟两侧坡地土质岩石有赤橙黄绿青紫等,诸色纷呈、神光辉映,具有典型的丹霞地貌。梭椤沟中古人类活动遗址遗迹遍布,植被茂密,古树名木奇花异草间常有珍禽异兽出没……
上梭椤沟村里广种艾草,村医说,艾草排毒,吃进肚里百病消。艾草补阳祛寒,不仅可以煲汤、煮粥、炒菜,还可榨汁做饺子、馒头、月饼、糍粑、艾糕等食物,色泽翠绿、健康清爽,深受老百姓喜爱。艾草对于去湿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有良好效果。艾叶晒干捣碎成艾绒可做枕头、被褥等保健品,制成艾条可供艾灸用,还可作印泥的原材料!”上梭椤沟村230户780口村民,散居在2.5平方公里的范围之内。建档立卡贫困人口67户171人,除了靠天吃饭,基本上没有其他经济来源。我和朋友沿着村内新铺的柏油路慢慢向村内走去。梭椤河畔抬眼望去,30余米高的钻天杨密集挺立在清清的梭椤河谷中,绵延数公里,一眼望不到尽头,钻天的白杨树和清清的梭椤河水形成了一幅天然的美丽景色。依河而建的古村落经过修缮美化更加靓丽。极具豫西地区原始风貌的自然环境吸引了不少来此观光的游客。小河中自由遨游的鸭鹅冲着游客镜头摆着各种造型,崖壁滴落而下泉水遇冷形成一串串冰挂已经觅不到踪影。只见崖壁上一串串迎春花次第开放,一片片青翠的绿竹吸引着游人及摄影爱好者,“婚纱摄影基地”环形栈道、休息驿站、换装木屋,文化广场透出一派崭新气象,“农家乐”具有乡土气息农家饭菜飘出悠悠香味在迎接着八方来客。洛阳市美术家协会“美术写生基地”也在此落户。
笔者随便走进一户农家,79岁的郭金明老人自豪地说:过去“种粮食一年最多能落300元钱遇到年景不好还赔钱。去年,种艾草一亩地收入1300元,比种粮食强多了。”老郭说,这里为丘陵加旱地,经过试验特别适宜艾草种植且,种艾草见效快。去年村里采取“公司+农户”发展艾草种植200亩,带动贫困户脱贫。“缺资金咋办?”,孟津农商银行“整村授信”500万元,今年又新增艾草种植面积200亩,贫困户户均增收1000元。来到村委会隔壁集体大食堂,老远就闻到一股蒸馒头散发出的香味,大食堂内大蒸笼中正在蒸馒头。常年在城市生活,每天市场上买来的馒头,早就没有闻到过此种久违了的味道,闻到此味就象回到了乡下老家,闻到了妈妈做的手工蒸馍的味道.....
笔者走进村卫生所,村医也自豪地说:如今县委书记包村各单位对口扶贫,村里医疗扶贫由孟津县中医院对口帮扶,中医院免费捐赠了一整套检查仪器,村民透视检查不用再出村,在村卫生所检查后用网络直接就可以将资料传送到县中医院。几分钟检查结果就会反馈到村卫生所。村医对症下药,治疗更加精准.......
村医说,如今的梭椤沟柏油路宽敞平摊,晚上路灯亮似城里,刚刚新建的通讯塔让通讯更加快捷方便.许多当年嫌弃村里穷在县城买了房子人家现在都纷纷搬回村里住了。走出卫生所,碰到了一位中年妇女和一位少女搀扶着一位身体硬朗老太太,看似祖孙三代人。我们结伴前行,闲谈中才知道是来找儿子,找老公,找爸爸的。老妇人说,这眼看都春节了,我儿子过节休息也不回家,老说自己在这梭椤沟里包村扶贫工作忙,这家里老娘、媳妇,闺女都不要了?哈哈哈哈,原来是书记的老娘和夫人、女儿来找在此扶贫的书记。上梭椤沟村位于孟津县西北部,距小浪底西北8公里,是平逢山有蟜氏故里的核心区、也是炎黄二帝的故乡。梭椤沟的地质年代与王屋山、黛嵋山世界地质公园同时形成,沟两侧坡地土质岩石有赤橙黄绿青紫等,诸色纷呈、神光辉映,具有典型的丹霞地貌。梭椤沟中古人类活动遗址遗迹遍布,植被茂密,古树名木奇花异草间常有珍禽异兽出没……
顺着梭罗沟的主沟一路向北,又有十几条大的沟壑汇入,十几条沟壑中的溪流和冬季的冰雪已经融化,河水汇入梭罗河,梭罗河的水就愈来愈大汤汤乎流水淙淙,述说着梭椤河春天的故事。梭罗沟的腹地是孟津梨的基因库,这里有十数株数百年树龄的老梨树,所结的果实有马蹄黄、疙瘩白、伏梨酥,都是中国梨园中的精绝稀有品种。梨园附近的梭罗沟南坡是一架黄砂堆积的山梁,和周边的黄土高坡形成鲜明的反差,以其宇宙洪荒昭示着梭罗沟的古老和神秘。
潘朝铎、笔名:小草。1965年生,祖居中国洛阳北邙脚下。法律工作者,洛阳市作家协会会员,洛阳市基层法律服务业协会会员,宣传处副处长,洛阳市司仪协会会员,孟津易学研究会会员。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网认证诗人。中国诗书画家网高级诗词家、高级书画家,华夏开明书画院高级院士,中国乡村作家。中华新文学联盟暨《青年文学家》杂志社理事.河南《东方今报》命名的“孝道使者”。出版有诗歌散文集《北邙飞歌》,著有诗歌散文集《北邙浅吟》、中篇小说《隔离的日子》、长篇小说《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