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这首写于1935年10月的《七律·长征》是毛主席率领红军越过岷山,长征即将结束,回顾长征一年来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他满怀喜悦,充满豪情的写下这首词。

《七律·长征》以其气势恢宏,感天动地,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彰显了中华民族永不气馁,永不言败的气魄,形象地概括了红军长征的战斗历程,热情洋溢的赞扬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红军先后翻越18座大山,跨越14个省,跨过24条河流,行程两万五千里,漫漫长征路上平均每300米就有一名红军战士牺牲,无数红军战士用鲜血将长征之路染成了一条“地球的红飘带”,在风雨如磐的长征路上,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几经挫折而不断奋进,历经苦难而淬火成钢,在血与火中中国共产党蹚出了一条走向新生走向胜利的革命道路。红军长征是20世纪影响世界格局的重要事件之一,是充满理想和献身精神的红军用意志和勇气谱写的中华民族的史诗。

这首词经过作曲家熊顺谱曲,把毛主席革命者的万丈豪情,领袖者的风范,艺术家的浪漫和才情,蓬勃的热情及他天地间的胸怀与气魄表现的大气磅礴,气势恢宏,壮美无限。在“三军过后尽开颜”中红军用鲜血绘就的“地球红飘带”已经深深印刻在我们民族的记忆中,并将激励我们把个人理想与国家民族的发展结合起来,用理想之光照亮奋斗之路,用信仰之力开创美好未来。
撰文:空谷幽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