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 伴

小时侯最爱看连环画,八大样板戏版的《沙家浜》、《红灯记》、《智取成虎山》等。随着年龄的增长,开始迷上《故事会》,上小学时开始偷着看长篇小说,《红日》、《金光大道》、《铁道游击队》等。那时家里穷,虽然买本书仅几分钱,二三毛钱,但过年发压岁钱也仅能收二毛。有时想买一本自己喜欢的书读,还真不容易。把平时舍不得花的一分,二分硬币收起来,再在家中找点废铁,旧鞋拿废品站卖了,才能买本书看。书成了我的少年伙伴。
自己看书还要晚上点上煤油灯偷偷看,老师家长不允许看这类课外书。自己读完还拿去和同学们私下交流偷着看。有时看小说一夜不睡,煤油灯一夜熬去一灯油。老娘心痛,煤油也凭证供应,不好买呀。仰仗了姨父在大队开拖拉机,为支持我读书,有时给弄一瓶柴油点灯。柴油点灯起烟,时间长了不仅满脸薰的黑,连眼窝都是黑的。
几年下来,小说读了不少,作文水平提高不少。有几次写的作文还被语文老师班主任拿到全校去展览。但是把数理化给担误了,致理科分数及乎没及格过。理科老师为此也常常去家访告状。夜里熬油读小说,早自习课天天迟到,常被批评,但仍我行我素。
考高中时,虽然语文成绩不错,终因理科得分太少,与高中无缘。只能回家种地。
回家种地也好,外出打工也罢。但喜欢读书毛病没改,还写下很多本日记和读书笔记。打工在外,每到一地总要先跑当地的新华书店。至今看到书架上摆放的书,这是在郑州买的,这是一九八四年在三门峡买的,都可一一道来。

一九九四年,孟津县广播电视新闻中心举办新闻通讯员培班。我得到消息后骑车十几公里山路,车横梁坐上还带着一岁多的女儿。
培训学习期间,我不仅学到了很多写作知识,还认识了洛阳日报社及新闻界老师。培训班学习期间,我采写的文章被新闻中心采用。最后因成绩突出被新闻中心聘为特约记者。从此我走上了一手拿锄把,一手握笔杆的写作之路。
不到二年时间,我骑一辆自行车跑遍了孟津大地,采写的二百余篇报道文章被各级媒体采用刋发或播出。特别是报道养殖专业户的文章,《房顶建舍养鸽,室内搭架养鸡,地下挖池育鳖,农民袁军子当上三军总司令》不仅受到编辑的赞赏和高度评价,还引起不小的轰动。我也因此成了百姓心中的“大记者”。成绩破镇,县领导发现后我也从镇党委通讯组,县政法委,法院,市委政研室《领导参阅》编辑部,河南城乡经济报社一步步走的更高。
2020年,我的律师朋友因一上午有三个案件在不同区域三个法院开庭,一时间无法分身,我被临时拉去替人开庭。偶然间闯入了律师和法律服务代理人的队伍。当然我代理的案件不仅胜诉,还得到了当事人及律所夸奖。我被留在了法律服务所。
2018年,当时参加新闻中心学习的同学吕平周,加入了洛阳市作家协会,鼓励我也加入。我自知自己几斤几两,不敢高攀。吕平周从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作品先后发表在平顶山日报等媒体,诗歌在国内文坛都小有名气,作品多次在国内大赛中获奖。当时所在辖区邮递员和他老爸开玩笑都说,吕书记,你拉个板车去邮局,把你家的信拉回来吧。全国各地给你儿写的信我每天不送别人家,只送你家的三个邮包也装不完……。吕平周当时已经粉丝无数。

2020年,在吕平周又一次鼓励下,我抖胆拿出几篇昔日发表在中国青年报,老人春秋,洛阳日报的作品,向作协递交了审情。我被批准加入了洛阳市作家协会。为了不给作协丢脸,不给作家丢人,我开始走上文学创作之路。我下载了美篇软件,开始了诗歌,散文,小说,游记,民间故事的创作。几个月下来,创作文章近二百篇。前期大部分作品已经结集命名《北邙飞歌》由团结出版社出版。近期作品十九篇,美篇也给美化编辑,制做成了精美的美篇书。
2020年仅一年时间,我用于购书的钱达上万元,购买了中国历代帝王二十册,世界名著五十部六十六册,曾国藩全书等。几个书架上装满了多年来走南闯北购回的书籍,成了我的巨大财富。书又成了我的终身伴侣,成了老伴。
平乐镇政府退休干部左跃成,原来也是一员猛将,文笔很好,他采写的《孟津无籽西瓜,甜了半个中国》也曾轰动一时,享誉河洛大地。退休后他用的是老年机,不能上网。我鼓动他换了智能机,给他下载了美篇软件,手把手教他如何写美篇,如何编辑选模版,如何配插图配音乐…。
日前,左跃成创作的散文《耄耋老人的胸怀》不仅发到了美篇,还发到了《北邙文苑》文学平台,老左再一次成了红人,受到镇领导的夸奖。


潘朝铎、笔名:小草。1965年生,祖居中国洛阳北邙脚下。法律工作者,洛阳市作家协会会员,洛阳市基层法律服务业协会会员,宣传处副处长,洛阳市司仪协会会员,孟津易学研究会会员。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网认证诗人。中国诗书画家网高级诗词家、高级书画家,华夏开明书画院高级院士,中国乡村作家。中华新文学联盟暨《青年文学家》杂志社理事.河南《东方今报》命名的“孝道使者”。出版有诗歌散文集《北邙飞歌》,著有诗歌散文集《北邙浅吟》、中篇小说《隔离的日子》、长篇小说《团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