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市 红山塔(仁智)
乌鲁木齐市红山塔是乌市的标志性建筑。
乌市红山位于市区中心,乌鲁木齐河东岸,是一座独具古典特色的自然山体公园,它像一条巨龙东西横卧,高昂的龙头伸向乌鲁木齐河,因山势险峻、气势雄伟,被视为乌鲁木齐的标志和象征。红山海拔910.6米,是由二叠纪紫红色砂砾岩构成,呈赭红色,故得“红山”一名。登临红山顶可远眺乌鲁木齐市全景,是中外游客到乌市观光的必到之处。
2006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公园于1985年正式建成开放。2007年5月1日免费向游人开放。
红山公园占地面积626.05亩(其中:西区主园面积404亩,东区面积142亩,揽秀园面积33亩,西大桥东西两个小游园31亩,青山苑1605亩)绿化面积613.5亩,绿化覆盖率98%,种植乔、濫木9万余株树种近97种其中乔木有榆树、松树、櫬树、桦树、槐树、杏树、桃树、苹果树等:灌木有榆叶梅、珍珠梅、刺玫瑰、丁香、蔷薇、水蜡、红叶小檗等;藤本有五叶地锦等)红山公园是当年乌鲁木齐数十万军民背土上山以荒山绿化的形式建造起来的,昔日的红山,荒山秃岭,只有裸露的岩石和贫瘠的土层。建国后,乌鲁木齐市人民政府决定恢复红山名胜。从1956年起,乌鲁木齐市人民政府,提出绿化红山的初步规划,于1958年成立了“红山修建委员会”,动员全市各族职工、群众、党团员、学生和解放军官兵上山植树造林,凿石换土,修渠引水,修路架桥,建造园林景观。由新疆军区副参谋长任晨率领解放军官兵在红山阴坡栽下了第一批榆树苗,没有士、没有水,市政府组织各族群众用抬把子、土筐子把土运上山;用水桶、脸盆盛水绐树苗浇水。后在红山东、西区建立了庞大的水泵工程,抽水上山进行人工浇灌。1981年成立了红山公园筹建办公室,直属乌鲁木齐市园林处领导,负责红山公园建设和管理工作1985年正式建成开放,是乌鲁木齐市一座景色秀丽独具古典特色的综合性自然山体公园因山势险峻、气势宏伟,并且记载和见证着乌鲁木齐市各族军民几十年来团结奋斗、绿化荒山的不朽业绩,所以被誉为乌鲁木齐的象征。就是这种一筐土、一盆水的精神,展现了乌鲁木齐市民改造荒山、建造家园的坚定信念。在40多年的绿化建设中,填挖士石方50多万立方,绿化人员达50余万人次。
红山作为乌鲁木齐市的象征,在市委、市政府和首府各族市民群众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下,近半个世纪以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原来的荒山秃岭一跃成为国家级“AAAA"旅游景区,从寸草不生到如今的满园春色,从年接待量70万游客的旅游景区,到年接待量达到300万,红山真的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