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0,杀开一条血路
——深圳编年诗之1980
原创 陈昌华 诵读 杨建松
音乐设计 铁马豪歌 制作 一方文化
不是命中注定
不是偶然巧合
天降大任于斯城
1980年的8月26日
深圳,一座鲜为人知的
边陲小镇,一步
跨进了共和国的历史
深圳,一个南中国海的
小小渔村,一下成为了
中南海划时代的抉择
![]()
只有经历了
十月怀胎的孕育
和一朝分娩的阵痛
才能迎来新生命的
降临和欢乐
深圳的诞生也毫不例外
同样经历了苦苦的等待
和艰难的折磨
吴南生刻骨铭心
一年前的季节乍暖还寒
闭关锁国的枷锁
禁锢着发展的手脚
洪水猛兽的逃港
封堵得焦头烂额
![]()
除夕,在贫困依旧的老家
他挥毫泼墨,写下
托天陈大道
披胆语平生的对联
在度日如年的假期
他忧心如焚,发出
给省委1300字的电报
要改革必须从体制上改革
初春的一声惊雷
冬天里的一把火
习仲勋记忆犹新
那一夜和吴南生谋划广东
英雄所见略同,一拍即合
四月,他赴京开会
慷慨陈词,力主
广东要先行一步
语惊四座,请求
中央放开政策
![]()
这位历经沧桑
百折不挠的
广东新掌门人
明知华山一条路
偏向华山险峰行
他岂止是在为特区请命
他是在寻找南中国的突破
深圳人不会忘记
那一年的三月和四月
谷牧视察深圳的脚步
和向小平同志的汇报
牵动了多少期盼的目光
和如履薄冰的寄托
![]()
中国人永远记得
小平高瞻远瞩的气魄
就叫特区吗
杀出一条血路
斩钉截铁的拍板
一锤定音的决策
就这样震撼了世界
就这样载入了中国
改革开放的历史史册
一颗过河的卒子
拱过了楚河汉界
一扇打开的窗户
融入了全球的景色
一个东方的传奇
拉开了崭新的一幕
一朵小小的浪花
掀起了大潮的波澜壮阔
![]()
一个排头兵,从此
披荆斩棘,冲锋陷阵
一头拓荒牛,从此
俯首耕耘,辛勤开拓
一座小渔村,从此
敢闯敢试,义无反顾
一块试验田,从此
春种秋收,累累硕果
多年之后,深圳才理解
杀开一条血路
究竟意味着什么
世上本来没有路
先行者必然走过
曲折和坎坷
三十多年的继往开来
一代代人的接力拼搏
都在诠释小平的预言
一百年不动摇啊
那样如雷贯耳
那样准确深刻
![]()
时至今日,岁月的
尘埃早已落定
功过是非已无可辨驳
该怎么定义深圳的1980
该怎么评判曾经的角色
深圳用一份漂亮的答卷
回答了世界
告诉了中国
历史,既然选择了深圳
深圳,没有辜负历史的重托
2016年11月25日
——图片选自网络——
![]()
作者简介:陈昌华,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曾任洛阳市文联副主席,《宝安风》杂志社社长,深圳市企业报刊协会会长,现任深圳市文学学会诗歌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作品曾见于《诗刊》《解放军文艺》《飞天》《青春》《牡丹》《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工人日报》等。出版诗集《印象与烙印》《旗帜咏叹调》《深圳编年诗》文集《企业常青藤》。主编《诗路花语——洛阳七十年诗歌选》《绽放的簕杜鹃——深圳新诗选》五集电视剧《贴廓巷56号》编剧、制片主任,18集电视剧《白居易》制片,打进好莱坞的第一部中国电影《砚床》制片主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