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个美好的傍晚,既是“涡河两岸炊烟浓,乡村田野日落圆”的庄子春色,秋水共长与庄子天一色”的秋日晚景,与冬季日暮也不搭。
那是2012年的一个黄昏。不见落日,天空一片灰暗,雾气浓重。在蒙城县万佛塔公园湖心边,我和刘勇,与几位作家,漫步在公园的弯曲小路上,畅谈文学与新闻创作,共话人生。那一年,刘勇30多岁,一脸盛气、冲满对文学与新闻期盼,我称他为“好朋友”。
那一天,我们在万佛塔公园湖边上的叙谈庄子人如何写好庄子故事精品作品探讨创作。庄子蒙城文坛一群人为文学而聚,为那个寒冷冬天增加了一抹暖色。
第二年蒙城县文联与移动公司举办对联蒙城的颁奖典礼上,我穿着休闲:上衣是尚攀“退役”的运动棉衣,下身是休闲裤,脚上是深棕色运动棉鞋。大概是文学艺术使我多了些自信与淡定,不再喜欢西装革履。也是从那时起,我开始穿儿子淘汰的衣服——他长大了,身高与我相当了。
![]()
2013年……2014年,我获得人民日报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优秀通讯报道报员(全国一百名优秀通讯报道报员的其中之一)与人民日报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蒙城县供电公司供稿优秀单位称号(全国一家其中之一)成为当时中国电力五位的其中之一成,又是安徽省全省各行业独自一个人和一个单位获得者,是笔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文蒙城 -中取得成绩。
![]()
2015年,那年我参加“智能电网服务美丽中国建设”征文,获优秀论文,我所投文章是《有效分析农村局部低电压矛盾的解决》获得三等奖。我从2012年底开始创作,10年间,在多种文学期刊与行业期刊发表短篇小说、诗歌、散文、论文等达1000多篇。10年间,获得各类征文奖近100多篇,在全国电力新闻行业与电力文坛上传为佳话。
![]()
弹指一挥间,漫漫十年成往昔。回顾我们的这十年,充满了太多诗意与感动。无论是个人成长,还是我们共同热爱的新闻与文学事业,都令人欣慰。能把写作作为安身立命的工作,这是何等幸运。也正是这一点,让我们对未来有了更美好的憧憬。编辑/文字(王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