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头条总编审 王 在 军 (中国)
海外头条副编审 Wendy温迪(英国)
海 外 头 条总 编 火 凤 凰 (海外)
图片选自百度
芬蘭詩歌賞析
烏鴉與眼睛朦朧的小姑娘
作者:趙汝鐸
芬蘭共和國位於歐洲北部的北歐五國之一。其官方語言為芬蘭語和瑞典語。芬蘭與瑞典、挪威、俄羅斯接壤,南臨芬蘭灣、西瀕波的尼亞彎。芬蘭歷史始于1萬多年前,那時人類就在芬蘭地域定居,這種原始公社制度一直持續到12世紀。從13世紀到16世紀芬蘭經歷了許多戰亂,尤其在芬蘭戰爭中,一直由瑞典政府控制的芬蘭被沙皇亞歷山大一世的軍隊佔領,此後脫離瑞典,成為俄羅斯帝國內的自治大公國,直至1918年俄國布爾什維克的十月革命後不久,芬蘭經過刻骨銘心的暫短內戰宣佈獨立。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芬蘭經過1944—1945年間的普拉蘭之戰中,將德國趕出芬蘭北部地方。1947年與蘇聯簽訂條約做出許多領土讓步,1991年蘇聯解體後芬蘭開始決定自己的命運,隨後加入歐盟。
芬蘭也是一個信奉基督教的國家,文學、電影等藝術在世界有著一席之地。生於1947年的圖阿.福爾斯特雷姆就是芬蘭瑞典族的現代女作家代表之一。她以詩人的身份著稱,但她也寫戲劇作品。圖阿.福爾斯特雷姆1972年從赫爾辛基大學取得人文科學學士學位,1999年至2004年間擔任藝術教授。她的作品曾獲瑞典學院芬蘭獎和北歐理事會文學獎、Pro finlandia獎章等多項文學獎。這首用芬蘭語寫的《BLI ALDRIG VÄN MED EN KRÅKA》詩歌,譯文《別與烏鴉交朋友》就是她的詩作中具有獨特風格的作品,我們來欣賞一下這位女詩人的詩作。
詩歌全文大意如下:“別與烏鴉交朋友!/這是一位生物學家在廣播節目中說的。/烏鴉容易依戀你。/它會常來啄你的窗櫺,/烏鴉容易罹患精神病。/這裡沒發生什麼事。沒事。/花園在雨中,/檸檬在月光中。/一群寒鴉昨夜在廢墟旁喧嘩著飛走。/鐘聲把薄霧輕輕穿透。/煙。鐘聲。/有一回我看見一位小姑娘朦朧的眼睛,/從一開始就無法補救復明,/令人痛惜。/那層迷霧漂浮在紫色的眼球上,/逐漸滲進瞳孔,/隨後我已無法追蹤/那雲霧般的迷濛。”這是一首看似兩個主題但又在寫一個故事的詩歌。我們先來看全詩的前九句,詩人在這裡著重描寫烏鴉。從詩歌的開篇句“別與烏鴉交朋友!”就明確地告訴讀者這個觀點,而且在第二句中強調了這個觀點是“一位生物學家在廣播節目中說的。”詩人為什麼將生物學家的告誡提出與讀者分享呢?我們先來瞭解一下烏鴉這種雀形目鴉科鳥類的基本特性和文化寓意。烏鴉是最聰明的飛禽動物之一,嘴形大而喜歡鳴叫。它會進行推理,並且有超強的記憶力。在中國民間,烏鴉因其顏色和叫聲,多為不吉祥的象徵。在印第安的文化裡,也認為烏鴉是一種不詳之兆,烏鴉可能會代表一種負面的力量。早在易經《頤》中就有所描述:“烏鴉庭中,以戒災凶,重门击柝,备不速客。”而在日本烏鴉卻被當作吉祥之鳥供奉。在英國也是被禁止捕殺的鳥類。詩人又在第三、四、五句“烏鴉容易依戀你。/它會常來啄你的窗櫺,/烏鴉容易罹患精神病。”詩中,詩人給讀者進一步說明為什麼不要和烏鴉交朋友,因為前面介紹了烏鴉的聰明智慧,不是一般鳥類所能比的。詩人用擬人的手法,將烏鴉描繪成一個有思想,容易依戀你,而且還會常來你家啄你的窗櫺的鳥。更重要的詩人看到烏鴉一旦失去這一切,它會罹患上精神病。這裡詩人暗指社會中那些具有烏鴉一樣貪婪心的人,雖然他們有很高的地位和才智,但他們最終也會像烏鴉一樣被道德、信仰、人性、法律等所唾棄,喪失理智變成“精神病”患者而受到制裁。隨後,詩人在第六句中告訴讀者我們“這裡沒發生什麼事。沒事。”我們這裡曾經有檸檬色美麗的月光,預示著秋天的到來,而昨夜的秋雨又在花園中淅淅瀝瀝地飄落,一群寒鴉只能在廢墟旁喧嘩著飛走。這裡詩人用了“寒鴉”兩個字,便把季節裡的“秋”生動地刻畫出來。接下來詩人將煙雨朦朦裡的鐘聲描繪的出神入化,那“鐘聲把薄霧輕輕穿透。”優美的詩句,將讀者帶入一個如詩如畫的境界,不會再有烏鴉“來啄你的窗櫺,”你會安靜地享受大自然的賦予的一切。在第六至十一句詩中,表面上給讀者的感覺好像在講烏鴉的事情,但實際上女詩人圖阿.福爾斯特雷姆在這裡埋下了一個伏筆,在十二行到最後的詩句裡,詩人突然筆鋒一轉,開始描述“有一回我看見一位小姑娘朦朧的眼睛,/從一開始就無法補救復明,令人痛惜。”這樣一件事。女詩人圖阿.福爾斯特雷姆為什麼要在這寫一個失明的小姑娘,她與烏鴉又有什麼連帶的關係呢?詩人看到一位小姑娘眼睛無法補救複明,她的心裡非常痛惜,這也體現了一個女性心理特有的情感特徵,她知道在這個女孩眼前,漆黑的世界是如此可怕,就像雨夜裡飛去的烏鴉,消失在黑暗的雨霧中。此時,詩人突然感到那早已漂浮在自己紫色的眼球上迷霧,正沿著視網膜的空隙“逐漸滲進瞳孔”將自己眼睛逐漸變成像小女孩一樣無法補救複明。在全詩的最後兩句“隨後我已無法追蹤/那雲霧般的迷濛。”詩人感到自己和那位小女孩都被烏鴉所騙,把他們帶進一個雨霧朦朦的秋夜,眼睛再也無法追蹤雲霧般的迷濛,並點明了詩歌 “別與烏鴉交朋友”含意。表面上,詩人感到前途如此渺茫沮喪,失去了生活的方向,用“無法追蹤”這幾個字,再現她的內心世界是渴望光明,渴望走出“雲霧般的迷濛。”此刻,讓我們聯想起《聖詩》中‘晨曦’歌詞裡所唱的那樣:“當我走到人生旅途終點,當永遠安息臨近時分;我聞耶穌說‘歡迎歸家’,那是我快乐之晨……”詩人生長在一個有宗教信仰的國家,她的思想受到一定的影響。雖然在她生活的現實社會中,存在許許多多的黑暗和欺騙,很多善良的人們仍然在這樣的世界裡生活,感到前途沒有光明,人生即將走到盡頭。但是善良的女詩人圖阿.福爾斯特雷姆內心卻對生活充滿希望,她在對小女孩的哀憐中,尋求瞳孔裡的一線光明,不在迷失方向,尋求上帝賦予的快樂之晨。
圖阿.福爾斯特雷姆的詩歌作品,打破了傳統的寫作形式,運用現代詩歌的特點,思維奇特,結構跳躍,尤其是這首詩歌詩人大膽地採用了電影的“蒙太奇”寫作方法,讓讀者產生跳躍式思維,由“烏鴉”突然跳躍到“小女孩”的變換,最後又以“雲霧般的迷濛。”與前面那句“鐘聲把薄霧輕輕穿透”首尾呼應,來銜接跳躍後的統一,達到給讀者一部完整的影視畫面,並給讀者留下小女孩命運的懸念,這種寫作方法在現代詩歌寫作中也是值得借鑒的。
2020年5月16日下午寫於紐約宅
附原文诗: BLI ALDRIG VÄN MED EN KRÅKA
/ Tua Forsström
Bli aldrig vän med en kråka!
sade en biolog i radion. Kråkan
fäster sig snabbt vid dig, hon knackar på
fönstret oavbrutet, kråkan blir lättpsykotisk.
Ingenting händer här. Ingenting. Trädgårdar
i regn. Citroner i månsken. En flock kajorlyfte med ett
häftigt oväsen vid ruinen igår kväll. Klockorna milt
genom diset. Röken, klangerna. Jag såg en gång
en liten flickas ögon gå i moln, det varirreparabelt
från början, det gör ont. Molnet drog överden
violetta ögonvitan långsamt inåt mot
pupillen och sedan kunde jag inte
följa det längre, molnet.
別與烏鴉交朋友
作者: 【芬蘭】圖阿.福爾斯特雷姆
別與烏鴉交朋友!
這是一位生物學家在廣播節目中說的。
烏鴉容易依戀你。
它會常來啄你的窗櫺,
烏鴉容易罹患精神病。
這裡沒發生什麼事。沒事。
花園在雨中,
檸檬在月光中。
一群寒鴉昨夜在廢墟旁喧嘩著飛走。
鐘聲把薄霧輕輕穿透。
煙。鐘聲。
有一回我看見一位小姑娘朦朧的眼睛,
從一開始就無法補救復明,
令人痛惜。
那層迷霧漂浮在紫色的眼球上,
逐漸滲進瞳孔,
隨後我已無法追踪
那雲霧般的迷濛。
纽约文联【世界文学网刊】编委
终身荣誉顾问:诗者永诗.
荣誉顾问:谢明辉(台湾)
顾问 :丛 守 武 (中国)
顾问:David Ho (美国)
社长兼总编:冬雪(美国)
执行总编:火凤凰(日本)
常务副总编:婉柔(日本)
主编 : 东方羽薇 (美国)
副主编:Ashley陈(纽约)
副社长 : 思 乡 (美国)
编辑 : 王中明 (美国)
赵汝铎,笔名,冬雪,美籍华人。原为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协会会员。现为纽约全球艺术家联盟文学委员会主席、纽约华文作家协会会员、海外文轩作家协会终身会员、纽约文联《世界文学网刊》总编、火凤凰《海外头条》荣誉顾问、根文化传媒(美国)集团总裁、曾出版诗集《雪梦》及电视长篇小说《战火轻音》等八部专著。散文、诗歌曾发表于《沈城晚报》、《诗潮》、《星星诗刊》、《女友》、《侨报》、《世界日报》等多家海内外华文报刊杂志。诗歌、散文作品数十次获奖,2019年诗集《等你》获台湾“海外华文著述奖诗歌类佳作奖”。2021年《全息诗论、诗歌的音乐特征》两篇论文获海外华文著述奖文艺理论类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