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游石场村
作者:小草
2022年8月16日,天马律师正在办公室里值班,一个经营熟肉,微信名叫老男人的老板走进了办公室。
老男人也是天马律师的故友,十多年前曾给他办理过案件,因此相识至今。
老男人说汝阳九店一人欠自己一千多元货款不给,打电话也不接,想去法院起诉他。老男人有对方微信和聊天记录可作为证据使用。老男人也去过法院立案庭,工作人员让他写诉状再来立案。 天马律师听后说,这钱太少真不值得,虽然诉讼费只要50元,但这钱都不够律师费......
老男人对天马律师说,要不写张诉状递交法院再说。天马说那也不是不可以,当要被告信息时候,老男人说只知道对方姓名,去过他的店里,不知身份证号码,这诉状也没法写。
天马律师说,这九店乡是属于嵩县而不是汝阳。说起来九店乡有个石场村,因全村居民建房采用石头砌墙,自然形成一个石场村,近年有旅游开发公司投资开发建起“石头部落”旅游景点......
老男人说我也爱玩,周边都玩遍了,没听说过这地方,你要不忙咱去耍去?正好今天天气也不太热。
天马又喊上在家休息的护师月亮,老男人驾上自家的豪车就出发了。
汽车从瀍河上高速走二广转郑卢在伊阙下了高速,走洛栾快速一路向南,在伊川鸣皋左转到酒后再左转,一路上山。
老男人被沿途美景所吸引,几次想停车赏景拍照,被天马阻止,天马说别着急,美景还在前边,到最佳地方我会提醒你停车.....
汽车在实山谷中盘旋上升,很快到达山顶老君庙前。天马让老男人停车,三人下车来到山门前,只见高大山门耸立在山顶,山门坐西向东,门前翠竹碧绿,小桥流水,山门上空蓝天白云,祥瑞之气缭绕,山门上书老君庙三个大字。
山门口正在吃饭的庙主和天马一行人打着招呼,问候着大家吃饭没,天马也礼貌的和庙主回话,一会到石场就吃....
老君庙院也不算小,西边最高大殿就是老君殿,正中供奉的也是老君,值殿的女殿主在招呼着香客上香。
天马向老男人、月亮介绍着老君的来历......
相传道教创始人张道陵,创建道教后需要招讲师传播道义,就找到了当时任国家图书馆长,饱读诗书、学富五车的李耳,这李耳祖籍河南鹿邑县,在都城洛阳瀍河东岸现在的二十四中学院内还有老子故居。张道陵、李耳就在洛阳北邙翠云峰上建立了中国第一座庙院上清宫,李耳也被尊为道教开山祖师。
天马又对老男人、月亮说,你看老君坐下是一头青牛,这是老子平时出门的座驾,就好像你的宝马、奔驰一样。老子西出函谷关,遇到了函谷关关长尹喜,尹喜站在关上向东方眺望,看到有五色祥瑞之气由东向西缓缓而来,料定一定有仙人驾到,尹喜斋戒沐浴后迎接到了老子,这就是“紫气东来”的成语故事。后来老子得道成仙位列仙班,被玉皇大帝封为“道德天尊”、“灵宝天尊”、“元始天尊”,张道陵也被玉帝封为天师。老子的坐骑这头青牛也被百姓供奉于牛王庙中........
月亮听了天马的介绍,急忙跪在神前磕头行礼。出离老君殿走下高高的台阶,天马又带着两人参观了两侧的财神殿、文昌殿,天马也向两人讲述了几路财神,文财神、武财神,三国的关云因义薄云天被玉帝封为武财神的传说,文昌帝君、魁星掌管人间功名学业。皇帝开科,天下举子进京赶考都要先拜文曲星、魁星,祈求保佑高中魁元......
老男人没有叩拜还连声说着,我就不信这,我也没有烧过香.......
出离老君庙,老男人驾车顺着山顶公路一路向东南,老男人一边驾车一边口中不断赞叹,这一览众山小的美景。
来到石场村东头停车场,老男人停好汽车,天马收拾好女儿给买的单反相机,三人直奔停车场南边山头的大庙。通向大庙道路上没有完工,有一段没有修好,山坡上杂草丛生,野山枣棵丛生,不时刺挂着三人的裤腿,天马的冰丝长裤被挂出多条丝线和几个破洞,月亮和老男人因穿短裤、裙子腿上被挂出数道血印......
三人到在庙内,因没有建成尚未开放,天马给老男人拍了两张照片就准备下山。庙院西边一块巨石之上,老男人站在上边天马给拍下了一张具有历史意义的照片,三人就向庙西边上下公路而去。山坡上没有下山的路,也充满野山枣棵,当快走到山下公路的时候,老男人突然说车钥匙不见了......
天马一听也吃了一惊,车钥匙丢了这咋回去?老男孩在回想可能丢失钥匙的地方,天马回放了照相机中照片,发现老男人站在大石头上拍照时候,手里还提着一串钥匙,这就划定了寻找的范围......
三人在山坡上的野枣树从中上上下下寻找了数趟,到下午两点多,三人又饥又渴,精疲力尽,最终放弃不再寻找。
三人顺着上山的路返回到停车场,老男人打电话让女儿将家中备用钥匙送来,并给女儿发了定位......
在等送钥匙过程中,三人才在石场村口小吃摊上买了三瓶水,三人几乎是瞬间就将瓶中水喝了精光。三人顺着新修的村道进入石场村,山坡上自然流水在石头上冲刷出数道象鳄鱼一样石头,传说汉刘秀在此做饭的石头灶,村中保安楼改造的民俗博物馆,三人一边游览一边又买下三大瓶绿茶,还寻找着饭店。
刘 秀 灶传说在西汉末年,刘秀起兵反抗王莽统治,由于势单力薄,经常处于被王莽追击之中。一日刘秀带领人马被王莽追至九店油坊沟河,刘秀一行慌不择路欲翻越鸣皋山向洛阳进发,到下梅庄休息时,将马拴在石柱上,此柱高3米有余,耸立在河滩中,今日仍叫 “拴马桩”。到达石场邻村扳倒井村时,已近中午,饥渴难忍,见一水井,又无盛水工具,忙说“若能歪一歪,喝口水该多好”。由于刘秀是真龙天子,话一出口,那井果然就歪了,井水汩汩流出。如今此井起名“扳倒井”。刘继续前行,到达石场村时日已正午,刘秀一行在村头石板上立火造饭,留下了“刘秀灶” ,此灶与旧时村民使用的灶台非常相似,上有放锅之处,下有烧柴通道,吸引无数游客观看。
村中皂角树,皂角刺也成了一景。皂角可是昔日妇女用来洗衣服的洗衣液,皂角刺可以入药.....
皂荚树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落叶乔木,棘刺圆柱形,常分支。皂角喜光而稍耐荫,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及深厚肥沃适当的湿润土壤,但对土壤要求不严,在石灰质及盐碱甚至粘土或砂土均能正常生长。皂荚的生长速度慢但寿命很长,可达六七百年,属于深根性树种。需要6~8年的营养生长才能开花结果。其结果期长达数百年。皂荚种子含有丰富的半乳甘露聚糖胶和蛋白质成分,半乳甘露聚糖胶因其独特的流变性,而被用作增稠剂、稳定剂、粘合剂、胶凝剂、浮选剂、絮凝剂、分散剂等,广泛应用于石油钻采、食品医药、纺织印染、采矿选矿、兵工炸药、日化陶瓷、建筑涂料、木材加工、造纸、农药等行业。种子含胶量高达30%~40%,制胶的皂荚下脚料中蛋白质含量高于30%,可用于制作饲料原料或提取绿色蛋白质。皂荚豆含有丰富的粗蛋白、聚糖,含油量超过大豆。皂荚树的木材坚实,耐腐耐磨,黄褐色或杂有红色条纹,可用于制作工艺品、家具。皂荚树的荚果、种子、枝刺等均可入药,荚果入药可祛痰、利尿;种子入药可治癣和通便秘;皂刺入药可活血并治疮癣。皂荚含三萜皂甙(皂荚甙、皂荚皂甙)、鞣质、蜡醇、廿九烷、豆甾醇、谷甾醇等。有祛痰、开窍、消炎、抗溃疡、抗病变效果,还有抗癌和提高艾滋病免疫力等功效。皂荚的根、茎、叶可生产清热解毒的中药口服液。
保安楼位于石场村东南角,系清末为防盗匪,一柴姓大户,经过十三代人的努力兴建的大型两层石木结构民居,时有房屋三十六间,设施完备有防火池,储物室,卧室,厨房,卫生间,牲口房,粮仓,弹药库,地下排水系统等,经过历代修革,现保留大间上房,八间偏房,四间石窟,一间岗楼,四间地下室,共计二十三间房屋,在兵荒马乱年代,均有家丁站岗放哨,民国年间是百姓躲避战乱的避难所,解放初期曾掩护过豫陕鄂三军分队的六路剿匪支队官兵。1948年2月16日晚,进驻九店的九纵25,27旅剿匪将士,从宜阳韩城出发,经沙坡头急行军,控制了伊川酒后北大坡,脑子山,猪耳朵山,老君庙,张花岭等妾害地段,夜宿石场保安楼,17日凌晨,配合其它五路支队一举歼灭九店土匪千余人,活捉 了匪大队长丁海亮,击毙匪大队副队长路老虎,从此九店匪患彻底解除了,解放后曾做过大队部,后分给困难群众居住......
1 947年9月,解放军陈谢大军从太行山强渡黄河,进入伏牛山区,9月5日解放嵩县。嵩县解放后,随着解放大军的南进,国民党残余势力组织力量大肆反扑,严重威胁到新生政权。在九皋山周围,以丁海亮为首的国民党残余势力,纠集数千人,盘踞九皋山地区,袭击解放军驻军,1947年11月,制造了著名的九店 “泰山庙岭” 事件,解放军牺牲12人,群众死伤20余人,被俘11人全部被活埋,另外,他们还不断骚扰区公所。1948年2月,解放军组织六个团的兵力对九皋山一带的国民党残余势力进行围剿,从宜阳韩城出发,经沙坡头急行军,控制了伊川、酒后北大坡、脑子山、猪耳朵山、老君庙、张花岭等要害地段;其中九纵25、27旅剿匪将士夜宿石场村保安楼,次日凌晨配合其它五路支队一举歼天九店(九皋镇)土匪千余人,活捉了匪大队长丁海亮,击毙匪大队副队长路老虎,从此九店匪患彻底解除。
红色纪念馆是在旧址的基础上改建而成;有物品展览馆、作战指挥室、厨房、外院、防御工事等五块展区。馆内展示了九皋镇地区在解放战争时期地图、大刀、汉阳造、机枪等部分文献和相关实物,复原了解放军指战员宣传动员群众的真实场景,模拟构建了一处小型防御工事。在石头墙上投影了党旗和建党100周年图案。该馆既展示了为解放九皋浴血奋战的英雄们的艰苦岁月,又能让红色文化代代相传。
天马饥饿难耐,在村民指引下,三人走进保安楼边上一户人家,三人点了一份青椒炒红薯叶,一盘小葱炒土鸡蛋,三碗豆杂面条。月亮帮着花甲之年的主妇洗菜,主妇则和好面,待面在盆中醒着,主妇开始炒菜。不一会一盘青翠的红薯叶伴着几段红辣就端上了小院门前树荫下的座桌上,三人品尝着在都市大酒店里都难以吃到的美味,连连夸奖着,葱花炒土鸡蛋不一会也上了桌,鸡蛋块金黄金黄,翠绿加玉白的葱段点缀其间,让人看了有垂涎欲滴.....
饭后月亮问女主人多少钱,主人说69元,月亮直接给了70元。
离开农家饭店,出离石场村来到停车场,不多一会老男孩女儿开着车带着儿子将车钥匙也送来,她带着儿子进石场村参观,我们驾车直奔九店乡,找到了欠钱人的店里,老板说这个饭店一月前才接手,原店主信息不了解.......
回到洛阳,老男人和爱人说了经过,联系汽车售后仅配钥匙就近千元。同时还有另外两把停车场钥匙,下来也一千好几也不是原装钥匙了。
老男人不甘心,就决定第二天再去寻找。为了寻找钥匙,老男人带上了爱人及亲朋五人,准备了一件纯水。吃的、喝的、还准备了草帽、手套、拿出了自己卤肉用的两刺长肉钩子,天马还开车回到乡下老家拿回来种地耙地的十刺耙子....
第二天,老男人带着几人再赴石场村山坡上,从下午2点到六点,几人将山坡象过上筛子一样过了数遍,也没有找到一串钥匙......
潘朝铎、笔名:小草。1965年生,祖居中国洛阳北邙脚下。法律工作者,洛阳市作家协会会员,洛阳市基层法律服务业协会会员,宣传处副处长,洛阳市司仪协会会员,孟津易学研究会会员。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网认证诗人。中国诗书画家网高级诗词家、高级书画家,华夏开明书画院高级院士,中国乡村作家。中华新文学联盟暨《青年文学家》杂志社理事.河南《东方今报》命名的“孝道使者”。出版有诗歌散文集《北邙飞歌》,著有诗歌散文集《北邙浅吟》、中篇小说《隔离的日子》、长篇小说《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