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娄潭网友一家亲
五月的甘棠,青翠欲滴,花红似火,娄底,湘潭,本是近邻,更是芳邻。毛泽东的故乡,全球瞻仰。曾国藩的传奇,世人皆知。湘潭湘中,携手并肩,走进甘棠,亲近甘棠。
从钢筋水泥高楼大厦中走出来,一头扑进自然生态的湖光山色,俯身泥土芳芳,新草如茵,嫩竹挺立,杂木葱郁,鱼塘水碧,虾跳龟爬,鸡欢鸭游。芍药花虽已凋谢,暗香浮动,传送春波。弥猴桃树,虽已摘果,枝叶颤动,欢迎光临。仰望蓝天白云,远眺青山绿水,上路高铁高速,脚踏乡村田陌,热爱大自然,娄湘一家亲。
庄哥的稳重朴实,热情周到,精心策划,宾至如归。朱总的豪爽大气,相见恨晚。农家的野味甘美,沁人心脾。创业的艰难故事,轻描淡写。禹主席的抖音,宝岛阿华的优美散文,健松的精致美编。尤其是吴大个的航拍,辣爷的摄影如飞燕凌空,如雄鹰俯冲,将甘棠美景,一览无余,尽收眼底。
湖南两地网友,写诗作文,小菜一碟,多才多艺,不足为奇。用笔写,用航拍,用大棚,用厨艺,记录了时代的变迁。
昔日十年九旱的贫困干塘,经过二十多年的艰难拼搏,科技创新,勤劳致富,旧貌换新颜,变成了艰苦奋斗,脱贫致富,振兴乡村的美丽甘棠,如嚼甘蔗棒,甜津津,如赏甘棠花,鲜艳艳!
二、致敬烈士们
两地网友特意来到棋盘山烈士纪念碑,肃穆静立,凭吊致哀,向解放前夕为建立新中国而壮烈牺牲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指战员。纪念碑坐西北朝东南,通高3.3米。由五角星石雕,五棱柱状碑身,两层青砖基座组成。为衡宝战役牺牲在双峰棋盘山,下龙山,青树坪追击国民党白崇禧残部,战斗异常惨烈,史成玉,雷成和,曲波等11位有名和无名的烈士而重建的英雄纪念碑。
11个年轻鲜活的生命,长眠在异乡的土地上,异乡的土地上建起了一座纪念碑。(邻近的邵东县界岭乡也有一座比这个更 高更大的纪念碑)。
衡宝战伇的猛烈炮火,挡不住你们奋不顾身的脚步,为了新中国的诞生,你们用热血染红了五星红旗,你们用生命捍卫了人民尊严。
致敬!可爱的英雄们,你们的鲜血浇灌了满山遍野的芍药花,芍药花开富贵,带来了今天的小康,今天的幸福!致敬!尊敬的烈士们,你们的骨灰催肥了贫瘠荒凉的石头山,带来了丰收,带来了欢乐!
三、石头山
石头山实际上算不上山,只是小丘土包,名曰猪婆山,象几十条猪婆下了几百个上千个猪仔仔,在方圆不足十千米的起伏盘旋丘陵椅角旮旯里潜伏或跳跃,有的墨黑如漆,有的黑白相间,有的灰中夹黄。小小山坡,越走越徒,双腿小肚象罐铅,越爬越痛。
远观猪仔群般的石头,细察大不同,百态千姿怪,掻挠我画心。在已凋谢的芍药花丛里,在已摘果弥猴桃林里,象狡兔奔跑,蟒蛇盘缠,顽猴摘桃,豹跃山涧,雄鹰展翅,虎啸深渊,狮吼发怒,大象淡定,小鼠贼眉,狐狸葡伏……喀斯特地貌也如此错综复杂,五彩斑斓,肌里纹样,眼花缭乱。
更惊奇的是小山包上最高峰,远看是一层层石头建筑的石塔,石塔顶上一杆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几个女将网友,早已捷足先登,在山顶红旗下花枝招展拍照,欢呼雀跃!
我好不容易爬了上去,累得上气不接下气。我的妈呀,一堆乱石凹凸不平,高低错落,小心翼翼,仍然手机滑落在一个小坑里,两个陌生网友,毫不犹豫地跳下去,拔开杂草落叶,将手机完整地交给我,我连忙致谢!
再见了,石头山,和云南巨大石林不一样石头山,我看到了不一样的美景,有机会我会再来与你相拥!收获了一份感动,两地网友的相亲相助,互学互帮!
四、岩门口
顾名思义,是一座山洞的出口或进口,果不其然。还没到岩门口,只见一条半混半清的河水喷涌而下,宽约十余米,沿着小村咆哮着流向下一个村庄,灌溉着万亩良田。
愈近岩门口,水声哗哗越响越大,岩门口十余米开外有一层高约一米的石坝,正确的说法应是一级石阶,形成了一道壮观的小瀑布,当然,这与黄河壶口大瀑布,有云泥之别。
正是这道小瀑布才造成了别样的景致,大珠小珠落玉盘,叮当叮当唱山歌。离小瀑布不远处,村民们开了一条渠道,汹涌的河水在渠道里安静流淌,便于村民洗衣洗菜挑水,一个中年妇女正在渠边洗衣,两位好事的女网友将村妇比作西施浣纱,一起聊天合影,兴趣盎然!
我也不甘寂寞,一直爬到岩门口观察,原来这是一条穿山而过的暗河,雅名赛田河。岩门口上下岩石犬齿虎牙交错,挣狞恐怖,洞里黑幽深遂远不可测,水声如惊雷猛鼓气势汹汹。
五、朱家大院
好一个诺大的朱家大院,形成了一个隔条小溪相望的集市般睌清民国古村落群。四面环山,葱葱郁郁,苍翠之间夹杂着五颜六色,想必是除了芍药花调谢之后,还有不知啥名的乔本木本草本之花,花枝绽妍,清香扑鼻,空气象过滤似的清新怡神。
两百多年的历史,承载了多少可歌可泣,可悲可怜的故事。五百多间房子紧密相连,可见当年人丁兴旺,人才辈出。四座独立大院伟训堂,家训堂,绍子堂,松翠堂,品形格局,规模宏大,黑瓦青砖,屋脊高耸,两肩翘立,雕梁画栋,房间回环,老宅虽然衰旧破败,仍然挺立不倒,古风犹存,雅韵尚在,意境深远。虽然比不过曾国藩故居的富丽堂皇,高大威严,但之大之多却绰绰有余,不愧为湘中第一大院。
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章几十代封王封地的遗产?还是南宋理学大师朱熹一脉相承迁移到此的后裔?顾名思义,这里应该叫朱家村?
都不是。大院的主人是清朝通议大夫朱雁峰和堂弟奉政大夫朱膺锡和他们后辈们,经过从晚清到民国几十年的艰难奋斗建筑成功。因地处偏僻,侥幸躲过了战争年代中的炮火,混过了文化大革命中的大破四旧的浩劫才保存至今。古宅大院前后左右建起了一座座新楼豪宅,新旧交错,不太和谐。依我之见,古村落群应集中保护管理,保持古色古香,原汁原味。新建的村民居或别墅区,要相隔一段踞离。这个思路,是当年梁思成林薇因夫妇,建议中央政府保留老北京城,另开辟新北京城。可惜夫妻俩的设想和建议没被采纳,伤心后辈子,也遗憾了相当部分人的老一辈。这里现在叫香花村,是原香花和嘉祥两村合并而成。真是名符其实的香花村,美丽而嘉祥。四座大院虽然比不上国家级景区曾国藩的侯府之乡的富厚堂,霸气堂皇,也不泛书卷气,也比不上其邻近的晚清名将故里的白玉堂,雄伟壮观。但完全可以比肩荷叶曾老九的大夫第。朱家大院逆流而上,与时俱进,由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早几年已成功晋升为省级文物遗产保护单位。将翻新复古,成为甘棠镇一张靓丽的名片。
六,老宅子新规划
傍晚时分,娄底湘潭两地湖南红网网友们,看了一天,跑了一天,也累了一天,当然,也快活了一天。在庄哥和朱书记的导引下,聚集于一个叫大吉农庄悠闲地散步,欣赏老宅子养云堂改造一新的朱家菜味馆,馆里饭菜香味直入鼻孔,令人垂涎欲滴。开阔的馆场坪前面,一条标准的村庄硬化水泥马路两边的景致令人目不暇接,久看不厌。馆前大坪一排塑料大掤,种植着青椒茄子等时令蔬菜,养殖场里鸡鸭鹅活蹦雀跃。馆那边,一排十余口两亩多大砌壁的鱼塘水波微荡,塘中有喷泉现象,可能有氧气泵输送氧气冒出的水泡。
年轻有为高大帅气的大吉农庄董事长兼村书记的朱总,与我们聊起朱家大院,包括大吉农庄和香花村的远景规划,兴趣盎然,信心百倍。从一个做建材生意发财的经销大老板,七年之后,响应党和政府号召,毅然和三观一致的妻子,回老家创业,做振兴乡村的带头人,领导者。先富帮后富,扶贫又扶志,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体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胸襟、气魄和担当。也彰显了朱家大院显圣堂画壁上篆体浮雕《世载其德》的祖训和优良传统。
三张靓丽名片,即《中国传统村落》,《湖南省历史文化名村》,《湖南省文化保护单位》,沉甸甸的金光闪耀。联系邻近的国家级景区湘军大帅晚清中兴名臣之首的曾国藩故居,我党最早的主要领导人之一甘洒热血英勇不屈的蔡和森英雄一家的红色故居等等,形成一条龙优秀旅游圈和风光带。虽然现在国家级一流二流风景区已人满为患,各省市县区三流四流郊区游农家乐等千篇一律,日惭式微不景气。
但我相信大吉农庄朱总的能力和气魄,相信香花村村民的干劲和力量,明天会更好更富更美。
2022年5月13日晚12的记要,7月2日整理成文,3200多字
【作者简介】王界明,别署半残居士号清泉斋主人,居室名清泉斋。男1951年5月出生于湖南邵东,常居湖南娄底,现为娄底国藩美术馆常务副馆长,娄底市棋类协会常务副主席,湖南禹光文化艺术有限公司艺术总监,高级美工师,退休干部,大学文化,政工师,职业书画家,书法美术老师。为全国性及省地市一些作协、书协、美协会员或理事(全国十多家文艺团体、艺术机构授予研究员、客座教授、常务理事、副会长,荣誉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