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牛衣岁月
作者:孙云和
二 向父亲学习生活本领
那个年代没有双休日,就周日休息一天,父亲在单位工作了六天,周日本应该休息,但是父亲为了家里我们生活得以改善,星期日就是父亲勤俭持家的劳动日。每到周日爸爸分季节,领着我们拉手推车去野外捡柴禾,捡粪、铇树根和锯死树,捡回的粪便就放在房后的大坑里发酵。

挖回的树根晾干,在冬天劈开,冬天好劈,用钎子、大锤一砸,树根就变成小块了。冬天取暖烧炉子方便。木质柴火热量还大。
爸爸带着我们哥几个不断的出去捡树枝,刨树根,锯干树,家里劈柴越来越多。敬老院也很缺劈柴,爸爸决定把多余的劈柴卖给敬老院一部分,每斤只卖5厘钱,一推车只能卖二元,三元钱补贴家用。
爸爸是木工,木工各项技术精湛,当年农村都称爸爸是手艺人,多人求父亲为其做一些木工活,他用勤劳的双手以及下班的业余时间不断的劳作,担起全家生活的重担。

我记得我们捡到的死树干,爸爸和我们用大锯拉成木板晒干用来做大柜,卖给农村需要的人家。
那个时候,农村孩子结婚,家虽然穷也必须得给孩子买口大柜,木器厂卖的一口大柜45.00元,我们家卖大柜40.00元 ,父亲木工技术高,手艺好,做大柜样子还好看。很受农村人青睐。
那个年代还不能公开卖,抓住要批斗的,不允许发展资本主义。所以我们得偷着卖,白天联系好了,农村来买大柜时,半夜三更赶着马车,拉着几个被子,来我家俏俏的把大柜抬放在马车上,用大被盖好,牵着马走,不能张扬出声。
因爸爸木工技术手艺好 ,价格低,深受村民欢迎和喜欢。农村来买大柜的人时间长了就都成为了朋友了。农村一有要结婚的,这些朋友就俏俏的来我家偷偷的和爸爸说,交了订钱。农村人相信我爸爸的诚实,更信得过我爸爸的木工手艺。

有一位农村的朋友,孩子结婚急需定一口大柜,由于结婚日子很快就到,订的非常急,七天之内要来取大柜以免耽误结婚使用。因定的很急,木料不充足,这可把我爸爸急坏了,爸爸用现钱购买原木。那时候把圆木变成板子很费劲。在院子里把圆木固定在一个桩子上,打上线,两个人用大锯拉,拉一块板子需要一个多小时。锯出的板子很湿,湿怎么办,爸爸把拉好的板子摆在火炕上,一块一块摆好,蒙劲烧炕,把炕烧的热热的,板子才能干的快,到了晚上全家都在这个炕上睡,谁都睡不着。因为板子很湿,炕一热,板子的潮气蒸发,人真的受不了,为了生活只能克服,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第二天把所有板子翻个,继续摆在炕上,还是用同样办法烘干板子,需要三天板子才能干透,不干透会影响大柜的质量!

受爸爸的影响,我们全家哥几个都会干木工活了,爸爸把长板子用水胶拼缝,过一天就可以剪裁了,我们哥几个用刨子刨,把所有裁的板子都刨平,推刨子是个力气活,那时没有手电刨,推一块板累的全身都是汗,我们哥几个轮流推刨子,刨好后,爸爸画线,我们各自分工,一晩上,一口大柜做完了。
大柜做完之后,顾画匠来画柜,每画一口大柜八元工钱,还得管吃一顿饭。
八元钱那时是很大的一笔钱呀。为了分担爸爸的重担,我下决心学画柜技术。于是我就偷偷的和画匠学,每次来画柜我都用心偷学。经过几次我基本掌握了画大柜的技巧。柜面上首先打腻子、打砂纸,刷底色,然后用笔打成四个格子,格子的外围画万字,打套环,打完后,按照买柜人提前说的,要金银花,还是五彩花。要什么花,画什么花。我把这些基本要领掌握了。就在家用爸爸提前拼好的木板和大柜面一样大小做试验,画不好了就刨掉,在重新画,经过几次反复试验,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真的成功了。
从此以后,家里做好的大柜在就不用顾人画柜了,每口大柜就省下八元钱!可以补充家用。我们在协助父亲做一些为家里生活改善的活计,同时我们向父亲学习掌握生活的本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