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s/2/2022/08/t00lPXypvyzh5S8OsZF0HsY25h0N0Y.jpg]()
![images/2/2022/08/sW4XE5aOO552B6VuOa1upP9OUnPNAo.gif]()
守岁
文/邵尊成
![images/2/2022/08/pdffhfTOvZfX6dzcCTw79Ye56fva66.jpeg]()
门外的宫灯亮了,照着鲜红的春联,照着一年一度的期盼,照着浓浓的年味,照着融融的心。屋内,祭祖桌前敬奉着父母的遗照,敬奉着红纸书写的牌位,点燃看香烛,敬奉着对老一代的尊重和虔诚,敬奉着先辈的传承和厚望。
暖暖的客厅中摆放着充满年味的菜肴,我和家人陪着本家弟兄守年夜。
春晚正在隆重播放,演员们用尽浑身解数纵情表演,我的心却回到五十多年前老家的守岁。
厅房的屏风上悬挂着庄严的神轴,这件神圣的家珍由长门耀堂叔父珍藏,每年除夕,他都提前打扫,悬挂,一丝不苟。䄂轴上由始祖三余公以及下沿三代高祖都是工笔人物肖像,精绘细描,尽显功力。以后便是十数代祖辈的名讳。琴桌上摆放着本家叔伯父敬献的祭品,简朴而实惠,每家带来两盘菜肴,摆满古典式雕花方桌。
灯罩内的铜质灯座上的煤油灯点燃,焚香。大伯、父亲、三叔父、耀堂叔、四叔父带上我们平辈的三位哥哥和我,按长幼列队三拜九叩。庄严,大气。我们就在这传统文化的燻陶下成长。
各家带来一盘炒菜,提一壶稠酒或一瓶白酒,守夜宴就这样开始。我那时十几岁,和哥哥弟弟、给长辈看座斟酒。长辈们家长里短,气氛浓烈,边饮餐边聊,聊着当年的收成,孩子的成长,家事国事,事事关心,本家亲情,其乐融融。聚宴完毕,围坐在木炭火盆周围继续抽烟,喝茶,闲聊。
守岁一直到十二点。各人回家煮饺子,端来两小碗敬献桌前,焚香叩头之后,在门前点燃鞭炮。一家的鞭炮响起来了,全村的鞭炮响起来了,炮声打破了古老乡村的宁静,它告诉人们,新的一年开始了。
眼前的春晚把我拉回现实。团拜正在进行,十四亿华夏儿女共同迎接着
新年的到来。桌上的饺子冒着热气,和老家当年的一模一样。
以后,破四旧了,神轴被烧了,但每年除夕傍晚的祖茔烧纸接灵依旧,纸写的牌位和遗像代替了袖轴,祭祖依旧,本家人团聚守岁依旧。
由我记事起,七十多年的祭祖守岁一直没有停止。无论作官或为民,无论显达或穷困,祭祖守岁是一件陪伴终生的大事。它告诉我们: 守住孝心,守住诚信,勿忘根。
2022年春节
![images/2/2022/08/Ytjf0Uz6gtckV3sVvv0GavKcWZC3ZM.jpeg]()
![images/2/2022/08/sBjBjr8ubib1lbsRIhi31h3NxXg8h1.png]()
![images/2/2022/08/B96U963Px6Y9CV0r09i7URzuEUiY06.jpeg]()
![images/2/2022/08/YfJbuX9VTwr0V9Ir39909f9301E01e.jpeg]()
![images/2/2022/08/n3tv3Etttrhvv6q6V1Lr6zz3vvCLJ5.gif]()
![images/2/2022/08/fjkB6K7GSuuuRus700jkby0EB6oB37.gif]()
![images/2/2022/08/bPpH2mYz5t5z3s4MJ66PO9jvhHP4kj.gif]()
![images/2/2022/08/MW9RmME7911urZs77kavRzh1urWJ0H.jpeg]()
![images/2/2022/08/IeUB74D4npEXtnTEF1D44F4UeRNDe4.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