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指最基层的声音:
当前,全社会都在关心关注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但有一部分贫困户似乎被国家和社会的厚爱给“惯坏了”!
在农村,贫困户可以享受着一些“特权”,例如:生病住院不用交押金;贫困户都有签约医生;贫困户子女上学有补贴,在县内义务教育可以随便择校就读;贫困户发展产业贷款不担保不抵押,政府贴息等等。
从生活中的很多细节可以感受到我们这个社会对脱贫攻坚工作已经形成了强大的合力。然而,就有一些人把贫困户当做“护身符”,肆意挑战道德底线和法律尊严,做出了一些太过于出格的事。我作为一名小组长深有体会,其实在我们这个地方〈千阳县张家塬镇曹家塬村)群众生活基本差不多,严格的算没有贫困户,当时评的时候感觉差一点而矣,如今的‘贫困户’和庙会会长比大爷还大爷,政府的各项工作都被这群人扛住,比如最近政府要求下截安装国家防诈骗App,我东家进西家出,政策讲了一大串,事例讲了若干条,被人家一句话撩到了,‘天王老子说我都不装,我是村上人,你说了不算‘。
目前在农村基层影响政府政策下达执行的是个别‘贫困户’和个别庙会‘会长’,一种是利用‘贫困户’的帽子出工不出力,无人敢惹,一种是庙会‘会长’以神为掩护非法布施集资,无人敢惹,谁都怕得罪神,得罪人,也就得过且过。从生活中的很多细节可以感受到我们这个社会对脱贫攻坚工作已经形成了强大的合力。然而,就有一些人把贫困户当做“护身符”,肆意挑战道德底线和法律尊严,做出了一些太过于出格的事,让人无法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