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词名篇与秦皇岛(172)
戚继光《观海亭》
作者:学 贵
主播:月亮泉

戚继光(1528-1588),明代抗倭名将、军事家。山东登州(蓬莱)人。出身将家。初嗣职登州卫指挥佥事。世宗嘉靖三十四年(1555)调浙江,次年任参将抗倭。招募义乌农民、矿工,编练新军,人称戚家军,为抗倭主力。嘉靖四十年在台(tāi)州大胜。次年援闽,捣破倭寇在横屿(今福建福安南)的老巢;四十二年再援福建,升总兵官。此后经过多年奋战,终于解除为虐东南的倭患。穆宗隆庆二年(1568)以都督同知调镇蓟州,在镇16年,在长城建制上颇多建树,在巩固边防上功勋卓著,以功进左都督。张居正死后,南调广东,不久辞官罢归,病死于家。对练兵、治械、阵图等都有创见。有“一剑横空星斗寒,甫随平北复征蛮”;“男儿铁石志,总是报国心”;“遥知百国微茫外,未敢忘危负岁华”;“养心莫若寡欲,至乐无如读书”;“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草笑生平。一年三百六十日,都是横戈马上行”;“未有不立志之人,便能做得事业”;“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十年驱驰海色寒,孤臣于此望宸銮。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但使雕戈销杀气,未妨白发老边才。勒名峰上吾谁与,故李将军舞剑台”;“花事蹉跎候雁催,江南三月送春回。蓟门桃李应何限,岁岁不知春去来”;“惆怅十年成底事,独将羸马立斜晖”等名句。

《观海亭》
曾经泽国鲸鲵息,
更倚边城氛祲消。
春入汉关三月雨,
风吹秦岛五更潮。
但从使者传封事,
莫向将军问赐貂。
故里苍茫看不极,
松楸何处梦魂遥。
【观海亭】 明代修建。万历三十九年(1611),山海关兵部分司主事王致中在观海亭旧址上建澄海楼,它是老龙头的制高点,是其精华所在,也是观海览胜佳境。老龙头长城的入海石城,即为戚继光所筑。可惜,1900年,澄海楼等一系列老龙头建筑,被八国联焚毁。1987年修复。
【鲸鲵(ní)】 即鲸。比喻凶恶的人。
【封事】 古时臣下上书奏事,防有泄漏,用袋封缄(jiān),故称。
【松楸】 旧时墓地多植松树和楸(qiū)树,因以借指坟墓。
诗大意是:
我曾经在大海之滨平定凶顽的倭寇;如今又依凭长城,抗击土蛮部骚扰取得胜利,消除了边疆的不祥之气。
三月里,春天来到山海关,落下潇潇细雨;五更天,轻风吹拂秦皇岛,掀起阵阵潮水,一片和平景象。
我只管向钦差呈送密封的军事奏章;不必问将军,有没有对我立功的赏赐。
隔着大海向远方尽头望去,看不见我的故乡;我的祖先墓地在哪里呀?夜梦中,我的魂魄飞到了遥远的家里。
戚继光平生戎马倥偬、累建大功,却被权臣排挤,不得重用。颈联表现了爱国志士报国不问封赏的广阔胸襟。诗人的家乡山东蓬莱就在大海的彼岸,隔着横无际涯的大海,尾联流露了淡淡的乡愁。

读戚继光诗,追思他的传奇之路,录本人旧作一首。
鹧鸪天•贺老龙头修复
入海长城老龙头,
巍峨昂首卧千秋。
衔牵巨蟒穿丛岭,
海岳天开誉五洲。
摧古迹,
聚疯牛。
坚船利炮毁不留。
炎黄后代今修复,
雪浪欢歌澄海楼。

作者:李学贵,秦皇岛市政协第八届至第十届委员会秘书长、党组成员。曾任秦皇岛碣石暨徐福研究会顾问。主编《秦皇岛市政协志》、《秦皇岛市政协文选》,结集诗词文《岁月如歌》,《人物/诗词与党史——庆党百岁百期》在京津冀头条专题连载,博得广大听众、读者青睐。

主播:王庆阳,网名:月亮泉。退休前曾任秦皇岛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卫生学校、华北煤炭医学院秦皇岛分院党委书记。个人专著《养正新论》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结集诗词文《岁月如歌》。热爱生活,喜欢用诗文记录身边的人和事。喜欢用朗诵,为多个平台主播,用声音倾情传递正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