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随笔

邢台市树我最爱
文/沈五群
我爱国槐,我身边的朋友也很喜爱国槐。众多邢台人之所以喜爱国槐,是因为香飘四海的国槐,不仅是咱们邢台的市树,更是大美中国名副其实的国产树种,并且还拥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叫国槐。
寿命极强的国槐,民间传说可长达万年。
青枝绿叶的国槐十分招人喜欢,花朵虽说不怎么艳丽,但其清香扑鼻,长长的花期,足以持续一个夏季,自然令人刮目。
在咱们邢台将国槐定为市树之前,伟大祖国首都北京,还有其他诸多城市,不约而同均把国槐誉为市树而享誉天下。
国槐的美名大气而响亮,和国旗一样带有国字号耀眼靓丽,饱含中华民族的传统魅力。
我家住在邢台顺德路,油路两侧挺立着两行粗壮茂盛的国槐,把闹市街道衬托得格外清新靓丽。
每每进入夏至后,国槐枝头那一簇簇微黄乳白的花朵便陆续怒放,阵阵清香扑鼻。顿时引起市民们的关注和赞誉,打此经过无不欣然仰望。

邢台人喜欢国槐,邢台的先贤前辈也很喜欢国槐。自古至今,邢台城乡各地植有好多好多株国槐,足以证明人们喜爱国槐的程度。
信都区郭村是元代著名科学家郭守敬的故里,村境内有四株近千年的国槐。据说是郭守敬祖父郭荣亲手栽植,现已成为镇乡之宝。
太子井乡西柏山村,有一株国槐胸围510厘米,冠幅23米,据林业部门专家测定,这株国槐树龄已高达2000余年。
襄都区火神庙院内,有一株国槐极为神奇。据院内碑文记载,这株国槐植于明朝天顺年间(公元1457年),至今已近八百年。这株国槐与众不同,颇有传奇色彩。该国槐主干因年久枯朽,竟然从树洞中萌发子树,紧贴主干蓬勃向上。不久前从一侧又萌生一株,形成三代同株连体,被善男信女们誉为槐仙,俗称“爷抱孙三代仙槐”。
据统计,邢台共有208株国槐列入本市古树名木名单。其中,信都区八方、大鱼、马兰、水门、下寺、伍仲、放甲铺、宋家庄、东前留、西北留、后留村、周公村及沙河蝉房、刘胡庄、临城寺庄、内丘韩家庄、南宫大河头村、天宫小学、巨鹿西大韩寨、临西仓上、吕寨、隆尧尧山中学和任泽区前台南村等地,共有24株国槐树龄高达千岁以上,俨然系树中寿星,且星光灿烂光耀邢襄大地。

好多拥有千年国槐的村庄,村民们自发组织起来,义务对其进行科学保护,用栏杆把国槐圈起来,系上红绸缎,警示人们自觉爱护。一些村民还把千年国槐视为槐仙供奉敬重,逢年过节前来顶礼膜拜,祷告槐仙保佑村民福康平安,祷告槐仙佑护大田庄稼五谷丰登,祷告槐仙赐福降霖,天天都是好日子,年年都是平安吉祥幸福年!
国槐浑身上下全是宝。众所周知,国槐木质坚韧细腻,纹道美观悦目,是打造家具的特等材料。除美观实用外,最重要的是国槐家具难以变形走样。
国槐的皮、根、枝、花和果实皆可入药。据《本药纲目》记载,槐枝煎水热洗,对治疗阴疮湿痒有明显效果;槐叶味苦、性平、无毒,蒸熟晒干当茶饮,具有明目效果;槐花可治鼻血、吐血和尿血等;槐实是治疗便秘的良药,并可调整血脂肪,降血压;槐角是清热乌发的良药。
此外, 国槐的花可提炼染料,国槐的嫩叶亦可食用。记得童年时,我的母亲便在自家院中的国槐上,捋一筐嫩叶,先用清水泡一泡,然后蒸苦累,撒一些豆粉,醇香爽口真的很好吃。

国槐是家族团结的象征。
听老辈人讲,明代洪武年间,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移民,就是从山西洪洞大槐树下开始的。问我祖根在哪里?山西洪洞大槐树。这句人人皆知的民谣,足以证明大槐树就是移民后裔的祖根。
大槐树即国槐的俗称,如今已成为众多海外华侨及大陆百姓寻根访祖的源头,已成为凝聚家族和民族团结的血脉和象征。
国槐是美好喜庆的象征。 著名大型传统神话剧《天仙配》中,就有一幕老槐树牵红线,乐为贫穷孤儿董永搭桥,妙与七仙女仙俗联姻,喜结伉俪的感人镜头。大槐树变月老,已在千千万万观众心目中,树起难以磨灭的善良形象。
国槐是吉祥幸福的象征。
槐字和魁字近似。古人认为国槐有灵气,在其树下读书,定会沾上灵感仙气,定会鱼跃龙门高登魁首。
家栽国槐,繁华三代;门前植槐,招宝进财。这些个吉利吉祥的格言,早已在众多黎民百姓心里形成共识。
邢台市树我最爱。好多具备条件的家庭,大都喜欢在家里或门前栽上一株国槐,种下一片希望和憧憬。
邢台市树众人爱。天长日久的国槐葱茏滴翠,宛若一枚枚金碧耀眼的胸针,闪烁在邢台城乡各地,日日夜夜佑护黎民百姓的安康,年年岁岁葱茏繁荣,世世代代国槐飘香!
作者简介:沈五群,河北邢台人,笔名高云。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河北省音乐文学学会会员,邢台作家协会会员。曾应邀编纂出版邢台县党史第三册,并被《邢台县志》聘为特邀编辑之一,著有《太行追梦》《美在太行》等散文游记书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