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日阅读心情好]金山嘴唱晚(散文诗)
沈学印

(作者在金山嘴留念)
(1)金山嘴是一个渔村,也是上海金山最南端的一处枕水人家,滨临杭州湾,紧靠沪杭公路北侧,与大海相邻,仅有一步之近。
有人说这是沪上最后的渔村,我却说这最后的渔村仍是旧貌新颜,日渐出新。
海上观日出仍然是它最美的风景,千百年的渔歌唱晚一直在扬帆出海,延续至今;被渔光曲弹奏拨弄几千年的渔村,以海为生,耕海为田,到现在已经养活了几代人。
不信,你去打开捕鱼工具看一看,那始终幻化大写的沪字,还有上海的简称,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它的早年纹理和生命之根。

(2)一座逐浪亭初心不改,还立在渔村街口,似渔民豪饮把酒酹滔滔的往事经久演绎,重归有温。
我在桥头等你,那不是一句爱情的心灵鸡汤,却在风雨中推陈出新,等待风雨过后的彩虹的亲临;定波桥和巷道已在白墙外长廊上向远延伸,墙上布满的全是渔民搏击海浪的风尘;闲步窄巷小径仰望蓝天白云,枕水人家依然静观海上潮起潮落,心态平和,驱寒暖心;看看河道上常有的几张或大或小的吊网,想必捕捞上来的应都是岁月的味道和时光的浮尘。

(3)本来我是很讨厌商业老街的金钱味道,可身在金山嘴渔村,却让我刮目相看,另当别论。
这里的海鲜货真价实,新鲜的水淋淋;这里的油墩子咋闻都全新,味道诱人;纯净的鲜虾仁任你选任你挑,保质可信,足斤足两,任你随便付给碎银。
别看观景台的万轮舵和犁头锚还是风雨沧桑的老样子,可它摆在那里,总是那么的好客,亲近待人;我真想学着一对年轻新人的样子,拍一张赶海的时尚小照,在金山嘴长夜栖居,彻夜不归,做一直眷恋的海鸟,寄宿金山嘴,甜睡在渔村。
(2022年8月14日 )

作者简介




签发/陈百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