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跳大闸
申卫华
在咱老清江浦的方言土语中,有一句市民常说的话,叫做"眼一瞎跳大闸"。此话是由清江大闸演变而来,其实它本身的含意,已经远远超出跳水的范畴。
说起眼一瞎跳大闸的字面解释,本指那些若寻短见或想自杀之人的言谈举止。而老清江浦人随口说多了,确变成了一种精神:即敢于冒险探索,勇于迎难而上。你想啊,连死都不怕的人,还有啥艰难险阻不可克服。不过,这眼一瞎跳大闸的引申之意,咱暂且不论。还是说说老清江浦人,在那年那月的大闸口,其跳水的逸闻趣事。
记得上个世纪的七八十年代,每到夏秋之际,在里运河清江大闸上下游水域,其各路下河游泳的大军,随着行驶中的各种船舶,总是将里运河,打造的热闹非凡。更有众多的泳者,站在古老大闸四周的闸墙之上,或雄鹰展翅,或卷身翻滚;或飞机掉落,或冰棍朝下。此时此刻的清江大闸,竟成了名副其实的露天水上跳台。
如今的标准跳水跳台,一般分为十米跳台,或三米跳板。而当年的清江大闸,也许是专为跳水者而造。因为那闸墙离里运河水面,其最高处的若飞桥上,也就十米左右,最低点不过三到五米。而闸墙下的水深,估计都在三米以上,正符合跳水后,落入水中的安全距离。
当年最佩服和羡慕的,是那些头朝下的跳水者。只见他们张开双臂,面对着里运河,一个鱼跃飞向空中,在快到运河水面时,再双臂合一,直插水中。其中最精彩的,莫过于又翻转一周,跳入水中的大胆者。
而我当年由于胆小,是在少年玩伴们强求和推搡下,才身不由己,哆哆嗦嗦的爬上大闸口,其最低处的闸墙之上。当看着他们一个个以各种姿势,跳入里运河时。我才无可奈何的用左手捏着鼻子,将右手贴着大腿,眼睛一瞎,像冰棍一样,落入到里运河的水面之下。
首次跳大闸,其实挺遭罪。落入水中后,呛了几口里运河的水自不便说。还由于当时,穿着的短裤破旧,加之水的阻力又很大,落水时竟将破裤头撕坏。那露出屁股后的尴尬,只能是猫在水里,迟迟不肯上岸。还有一次,跳入水中后,就想尽快露出水面,结果搞错了方向,竟一头撞到了闸墙之上,以至于冒出水面时,还是迷糊不堪。
那年那月的跳大闸,说是一种水上游戏,倒不如说是一种水上技能,至于关键时刻,还能派上大的用场。只记得一次爬上大闸,正准备跟伙伴们一块跳水之时,忽听得闸下的运河水面,一位游泳者竖着摇动的双手,直呼“救命啊救命”。此时此刻,只见前后左右的好几位跳水者,均奋不顾身的跳入运河,直向那位遇险者赶去。
而我的发小徐伟,更是一马当先,并奋力游到那位遇险者的身边,和其他几位跳水者一起,极尽全力的托住其后腰。经过一番拖拽后,终于让那位遇险者转危为安。而当时在场的我,在目睹他们的英雄壮举后,也紧随其后从大闸跳入运河。不过这抢险救人,虽未赶上趟,也为当初的想法和行为,感到由衷的骄傲和自豪。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将它用于当年,里运河畔跳大闸的游戏,到挺相像和贴切。如今的大闸口,虽然已经难觅跳水者的身影,但她作为老清江浦人,一种不服输的气质,一腔敢冒险的精神,还真该发扬光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