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翁先生《七律.自嘲》玉巧英女士《七律.求索诗境》简析
王楼(内蒙古)
七律(步王巧英韵)
自嘲
文/痴翁
效宋追唐已有时,春思启句到秋思。
风闻八病愁扔笔,月凑四行充作诗。
半桶劣才佯水溢,三更笨骥欲蹄驰。
评优付梓回回落,顿足擂胸悔姓痴。
这是一首用调侃手法,自我嘲讽,形贬实褒的佳作。风格独特,笔法灵活,幽默中现其对诗词创作的酷爱。
下面,就我个人的理解作一简要分析,与诸诗友共享。
首联,“效宋追唐已有时,春思启句到秋思”,首句说效仿宋词追寻唐诗的艺术技法已很久了,开篇便流露出作者对对诗词的执着追求。第二句说,可是,春天苦思冥想写出开头一句,到秋天才写出下句。首句中“宋、唐”都用借代手法,借指宋词、唐诗。第二句用夸张辞格,极言自己拙笨。实则意在表现自己对唐诗宋词的酷爱、痴迷。
颔联,“风闻八病愁扔笔,月凑四行充作诗”,出句说,听说律诗有禁“八病”之苛求,我愁得干脆扔掉了写诗的笔。句中“八病”指南朝.梁沈约提出的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大韵、小韵、旁钮、正钮八种声病。对句说,一个月免强凑了四行姑且当作诗。这又用夸张的修辞手法。
颈联,“半桶劣才佯水溢,三更笨骥欲蹄驰”,出句是一个紧缩的转折关系复句,意思是我本只有半桶的劣才,但是却假装是满桶。这句话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才华比作水。对句再用比喻,把自己比喻为笨马,说三更半夜我这匹笨马还要奋蹄疾驰。足见作者对写诗的执着、痴迷。
二三联对仗都极工,做到了词性相对,结构一致,句式相同。
尾联,“评优付梓回回落,顿足擂胸悔姓痴”,上句说评选优秀作品或出版,每次都落选。下句紧承上说我又跺脚又垂胸,只是后悔自已姓痴,因作者网名叫痴翁,故调侃说姓痴,痴,在此意为痴呆、笨拙。
至此,不难看出作者故意选了一些贬义词,如劣才、笨骥、姓痴等来贬低自己,但作者仍夜半奋蹄奔驰。这正从侧面表现了作者对诗词创作的执着与痴迷。
总之,这首诗立意鲜明,笔墨集中,表现手法灵活多样,用语精当,调侃幽默手法的运用,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感染力,是一首独树一帜的佳作。

王巧英原玉:
七律.求索诗境
文/王巧英
不误青春贵惜时,半生勤苦耐人思。
长年笔墨皆成趣,四季风光已化诗。
闻鸟晨醒情畅爽,填词夕伴意飞驰。
常常入境新天地,亲友街邻笑我痴。

这首诗与痴先生的诗虽风格不同,用写实的手法,表现作者对诗词创作执着求索和把写作当作一种乐趣和享受,同样是一首文情并茂的佳作。
首联,“不误青春贵惜时,半生勤苦耐人思”,首句是一个紧缩的假设关系复句,句意是如果要不荒废青春,那就要珍惜光阴。下句紧承上句说半生勤恳刻苦追求诗歌创作的经历,耐人深思。这句话是全诗的总纲。
颔联,“长年笔墨皆成趣,四季风光已化诗”,出句说多少年来挥毫泼墨(创作诗词)已经成了我人生中的乐趣。句中“笔、墨”已活用作动词,即挥毫、泼墨。对句说一年四季的山水风光都已经化作美妙的诗词。不难看出作者把写作当作一种快乐和享受,把大自然都看作诗。
颈联,“闻鸟晨醒心畅爽,填词夕伴意飞驰”,对句说早晨醒来听到鸟声心情舒暢爽快。这句话为下句作衬托和铺垫。下句才是重心所在。出句说在夜的陪伴下,填词赋诗时意兴飞扬,再度表现自己把诗词创作当作一种享受和乐趣。句中把“夕”人格化了,用拟人手法。
二三联对仗也十分工巧。
尾联,“常常入境新天地,亲友街邻笑我痴”,这两句运用侧面衬托的手法,表现作者对求索诗境的痴迷。上句说我常常进入诗境的新天地,这句话照应题目“求索诗境”。下句用亲友、街坊邻里的评说从侧面表现作者对诗词创作的执着求索。
通过分析,可知这首诗立意鲜明,字字句句紧扣中心,无一赘余词句,语言简洁明快,表现手法灵活多样。尤其结构布局巧妙,首联总写,是全诗的纲。二三首分写,第二联写作者把诗词创作当作享受、乐趣。第三联写作者以夜为伴废寝求索诗境。最后一联照应题目,收束全诗。这些优长都值得推广、借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