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生的旅途上,时常存在意想不到的变量和因素,有的来自主观,有的来自客观,这些变量和因素相互交织,使许多不可能变为可能。
古代的时候,有一个囚犯被判了死罪,在临刑前,他要求面见国王,并许诺一年内把国王失明的眼睛看好,如果看不好自愿凌迟而死。国王看他决心很大,就信了他,给了他自由。他的一个朋友私下里问他:“国王的眼睛请了全国的名医都没有看好,你为什么要去承诺不可能的事呢?”这个人悄悄地说:“越是不可能的事越有可能,你想想这一年谁知道会发生什么?也许一年以后,国王的眼睛真的好了呢?也许国王突然死了呢?与其失去一切,不如相信奇迹。”也许是巧合,半年后,这个国家发生了政变,国王被推翻了,他的罪也就不了了之了。他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世间的每一个角落,每时每刻,都在演绎着故事,大至茫茫宇宙,小至生活琐事,许许多多的不可能变成了可能。在非洲中部干旱的大草原上,有一种体型肥胖臃肿并且翅膀非常短小的“非洲蜂”。这种蜂就其飞行条件来说甚至连鸡鸭都不如。从流体力学上来分析,它们的身体和翅膀的比例是严重失调的,翅膀几乎不可能产生承载身体的浮力,起飞是相当困难的。但事实却是,非洲蜂不仅能飞,而且是飞得最远的物种之一,能够连续飞行250公里,飞行高度也是一般蜂类所不能比的。为什么“非洲蜂”天资低劣,却能够飞行呢?那是环境所逼,如果它们不能飞,就不能生存,可见,在执着顽强的生命面前,没有什么不可能。

人是习惯性动物,我们的很多行为往往是先入为主,脑海里保存了无数的规则,许多约定俗成的观念、偏见、惯例、传统桎梏着我们,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这个也不敢想,那个也不敢做,唯恐实现不了。林语堂先生说过:为什么世界上95%的人不成功,只有5%的人会成功,因为95%的人脑海里一直被三个字“不可能”所困扰。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凡事敢想就成功了一半。当有人告诉你“不行”的时候,一定要反问一句“为什么不行呢?”

不可能变成可能,办法只有一种,那就是尝试。这世上有许多事值得去尝试,要敢于尝试人生的许多可能。也许尝试会犯错误、会栽跟头,但没有尝试,就什么也干不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不能因为会犯错误或失败,就患得患失而束缚了手脚。意大利有条谚语说:“别告诉我什么人生经验,让我自己去犯错误。”害怕犯错误恰恰是一个人最大的错误,关键是要汲取教训。我们不可能一辈子永远在做自己擅长的事情,要勇敢地在犯错误中去尝试那些你不擅长的。只要你敢于付出超出常人的决心和汗水,尝试,尝试,再尝试,最终你会发现有许多事情可能都超出我们的想象。

应当说,我们都是普通人,天赋并不出众,生活中的很多时候,我们别无选择,我们无法控制生命中太多的“事与愿违”,甚至连抗争都显得那样的无力。但是只要我们渴望改变,善于发现机会,不失时机地抓住机会,每一个普通人都可以摆脱现在不满意的状态。当我们从“无可选择”努力到“拼尽所能”的时候,也许生活的魔方会翻转到另一面,谁敢说不会看到另外一种可能呢?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生命本身就是神奇的,每个人身上都蕴藏着无数的奇迹。一切皆有变数,时来运转土成金。只要你愿意开始,只要你足够努力,一切皆有可能。编辑/文字(王帅)
